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 正文

陈敏正、吴冠平评《影》:黑白灰色调展现东方美学

2018-10-08  标签:冠平 美学 灰色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5日电 距离张艺谋导演的上一部作品《长城》已经过去一年,他的最新作品《影》在国庆档神秘登场。《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美学,传递了对大义苍生中渺小人物的深刻思考,影片制作匠心独运,返璞归真。让一个个中国文化符号跃然银幕,鲜活又不失内涵,最终成就了张艺谋导演一派独特的美学天地。10月1日、2日《今日影评》特邀《影》造型设计师陈敏正、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为观众解析《影》。

  人性博弈体现中国文化与态度 黑白灰来自导演对剧情与色彩的精心设计

  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围棋的世界,一方面因为影片整体呈现黑白灰的主色调,另一方面由于影片中的斗争如同围棋一般烧脑。吴冠平在《今日影评》中指出,人性的博弈是这部电影的看点,电影讲述的故事充满了人性的争斗,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自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

  这与电影中所体现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极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导演张艺谋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并要在转化中达到最佳状态。吴冠平认为张艺谋导演在潜意识中对人物做了黑白灰的配置,“黑色”的反面人物为王,对立面“白色”便是都督的影子,而“灰色”地带则是都督夫人,进而到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有黑白灰的分层。

  陈敏正在《今日影评》坦言,《影》的筹备期约有九个月,而张艺谋导演则用了至少一半的时间摸索色调问题。张艺谋导演本身就是善于运用颜色的行家,他对每一部影片的颜色定调都不同。在《影》中运用黑白灰的色调,加上中国特有的泼墨感体现人性的复杂。黑白虽非三元色,但三元色加在一起急速转起来就是黑色,它是颜色综合体中更高级的颜色。陈敏正表示,张艺谋导演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把设计师的智慧挖掘得淋漓尽致,再从结果中挑选。在《影》中,导演坚持这部电影只使用中国元素,在设计中不掺杂任何的欧美、日韩元素,因为这部电影就是要打造纯中国的电影,向全世界展现东方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现象。

  水墨来自千里挑一的尝试 《影》用水墨风格致敬中国学派

  水墨风是《影》的另一大亮点,为了呈现最好的服装效果,陈敏正在《今日影评》中表示,他与他的团队做了几千张的水拓画,使用了特殊染料,并且专门请铁匠师傅制作了庞大的铁盒,以便不同的颜料在水中调和。陈敏正提及因为颜料性质特殊,所以倾倒的方式、位置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形状,随后铺上宣纸拎出。这种水拓画是任何画家都不能复制的,因为水中的颜料千变万化,充满着不确定与巧合,即使两张纸同时放进去,最终效果都不一样。

  而《影》的大部分角色几乎将水墨画穿在了身上,且不同角色服饰的浓淡、线条都不相同。陈敏正表示这都是根据不同的角色量身打造的效果,而服饰上水墨的不同,也指代了每一个人物性格的复杂纠结。这也是《影》所传达的中华文化的道:无即是有,透过最简单的黑白灰把人性冲突的复杂展现出来。

  吴冠平则指出中国画下笔的三个原则:轻重、快慢、浓淡,《影》的剧情推进也是如此。电影以悬念开始,之后进入相对平缓的状态,王和都督权力斗争陡现,电影进入了高潮。整部电影浓淡相宜,体现出中国水墨书法的逸韵。

  最后,吴冠平在《今日影评》中认为,《影》是一部集张艺谋美学风格大成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能让西方观众在中国氛围理解的中国故事。过去中国电影讲述中国故事有两个瓶颈:第一,电影氛围不中不西,第二,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叙事规律的国际性问题。而在《影》中,张艺谋将这两个问题全部攻克。这与张艺谋导演从《英雄》以来的努力分不开,他要讲述能被世界观众理解的中国故事,同时又不失中国本身的文化色彩。

  他还指出这部电影的存在具有两个意义:第一,就张艺谋导演而言,他是中国影坛的传奇式人物,同时在大型文艺展演中也体现了强烈的风格,张艺谋导演在《影》中依然是这样的追求,即让世界观众感受中国文化。第二,《影》最具有开创意义的就是水墨感觉的营造,中国电影研究中的中国学派发端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墨动画,而张艺谋用《影》打造了一部水墨电影,其对水墨感的追求既大胆又具有韵味,必将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民声延吉民声热线

  • 咨询求助
  • 建言献策
  • 投诉举报
  • 赞赏表扬

公益广告·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