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地”里“大乾坤”
——汪清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纪实
2024-11-21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一方小庭院,绿植掩映,诗意盎然;一处小地方,宜居宜商,潜力无限。这是在汪清县不断呈现的新画卷。
近年来,汪清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引导群众科学规划房前屋后空地,打造“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让“闲置田”变“增收田”,让“方寸地”变“增收园”,上演了“绿了庭院、美了村庄、活了资源、富了口袋、红了生活”的生动实践,成为乡村振兴“微引擎”。
汪清县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新模式,印发《汪清县促进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打造庭院经济升级版的意见》,让一处处庭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战场”。
今年以来,汪清镇西崴子村因地制宜,对村内闲置烧烤店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了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庭院经济烧烤大院。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尝到烧烤、土鸡、河鱼等美食,还可采摘菜园里的农产品,享受农村的悠闲时光。西崴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强说,烧烤大院的大部分食材是村民自种、自养的,村干部对所需食材进行统计,面向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收货并送至庭院经济烧烤大院,完成现金结算,提高村民收入。
“我家有土鸡、土鸡蛋、辣椒,村里的烧烤大院有需要,就直接从我这儿进货,已经卖出去1000多块钱的货了。”西崴子村脱贫户初玉华笑着说,自从有了烧烤大院,再也不用担心家禽和蔬菜没有销路了。
百草沟镇在兴隆村、平安村、西城村推广辣椒种植,订购发放辣椒苗5.9万余棵,带动78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利用闲置空地和房前屋后种植辣椒。其中,兴隆村还计划订购辣椒烘干机一台,为农户提供加工服务,进一步调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春阳镇、天桥岭镇等则针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了鸡雏、鹅雏,大力发展庭院养殖,村干部耐心讲解饲养方法、技巧以及疫病防控知识,帮助村民提高喂养成活率,并帮助售卖。
如今,汪清县积极推动庭院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解锁了庭院经济的“N种”打开方式,一处处庭院悄然变身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和乡村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夏天,我们家投入了2000块钱,代种了1000袋木耳菌袋,不到3个月,就获得了500块钱的收益!”谈及黑木耳代种,鸡冠乡鸡冠村脱贫户任宗全喜笑颜开。
鸡冠乡副乡长高岩介绍说,乡里的黑木耳代种采用了“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由岩兴菌业专业合作社负责菌包生产、培植、采摘、销售等全过程管理。今年,鸡冠乡投资60余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动员95%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木耳代种产业,共代种菌袋30余万袋,龙头企业按照每袋0.1元的金额确保参与户收益,乡政府按照各户庭院经济投入的20%给予补贴,每户可得收益和补助资金共500元。
在罗子沟镇,汪清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273户脱贫户开展黑木耳代种,脱贫户累计投资入股163.5万元,代种菌袋81.75万袋。截至9月末,该公司为脱贫户发放收益金8万多元,政府庭院经济奖补收益32.7万元,脱贫户户均增收1500元。
在大兴沟镇,大豆种植产业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太和村,由党支部牵头,村集体企业拉动,村民29户57人自愿入股57万元,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蛤蟆塘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这家合作社的大豆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公顷,由农业部门免费提供大豆种子和农药,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约8万元。
庭院经济存在于阡陌之间,具有“小快灵”的优势。为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汪清县还以政策引领为依托,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自主发展庭院经济。
今年61岁的周哲栋是汪清镇西崴子村的脱贫户。年初,他自费购买了2箱蜜蜂开展庭院养蜂,目前已经发展到6箱蜜蜂,产蜂蜜50多公斤,增收2000元,享受到养殖奖补资金1200元。周哲栋告诉记者,他也参与了木耳代种项目,投入6000元代种3000袋木耳,获得收益300元,享受种植补贴1500元。“我还在庭院里种植了玉米,由村里代卖了200公斤玉米[查][米]子,增收近500元。”周哲栋说。
今年,汪清县因地制宜扩展庭院经济范畴,统筹各类资金1100余万元,针对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以及低收入人口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济等购买的生产资料,按不同比例给予补助,最高奖补资金可达4800元,撬动了脱贫户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
今年6月至8月,汪清镇先后开通了庭院经济云超市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在庭院果蔬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的购销桥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毅刚告诉记者,庭院经济云超市将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低保户人群及低收入家庭等群体生产的时令蔬菜、家禽、菌类以及各类农产品衍生品统一登记进行收购,在接到订单完成销售后,驻村干部会将货款送至农户手中。同时,云超市还与机关单位、餐饮商家、食堂等开展了对接活动,采取订单直供方式,进一步促进庭院农产品销售。
日前,汪清镇东振村携手网络电商达人“大峰哥”团队,销售2400余单鲜元蘑、750公斤元蘑干品,销售额达10万余元,解决了全村的元蘑滞销难题。东光镇满河村邀请了抖音平台达人“东北小王支书”开展直播带货,3天共卖出1300多单木耳、1600余单榛蘑、3000余单松子、200余单蜂蜜,销售额达13万余元……汪清的土特产吸引了众多网络达人的目光,直播也让庭院经济相关产品搭上了“顺风车”,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今年以来,汪清县开展了“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大集暨助企惠农年货节”“第一书记代言暨清凉一夏嗨购节”等活动,来自全县的数十名驻村“第一书记”为各村农产品代言销售,通过线上推介,助力“汪清好物”出圈,打出了汪清特色牌。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销售额115.3万元。记者了解到,汪清县正计划开办“第一书记”代言旗舰店,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塑造,拓展庭院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稳定增收。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
来源:延边新闻网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近年来,汪清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与推动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引导群众科学规划房前屋后空地,打造“庭院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将“小庭院”打造成“大产业”,让“闲置田”变“增收田”,让“方寸地”变“增收园”,上演了“绿了庭院、美了村庄、活了资源、富了口袋、红了生活”的生动实践,成为乡村振兴“微引擎”。
多元发展 特色庭院变增收“新战场”
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提出从实际出发,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汪清县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发展庭院经济新模式,印发《汪清县促进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打造庭院经济升级版的意见》,让一处处庭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战场”。
今年以来,汪清镇西崴子村因地制宜,对村内闲置烧烤店进行升级改造,建设了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庭院经济烧烤大院。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尝到烧烤、土鸡、河鱼等美食,还可采摘菜园里的农产品,享受农村的悠闲时光。西崴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强说,烧烤大院的大部分食材是村民自种、自养的,村干部对所需食材进行统计,面向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收货并送至庭院经济烧烤大院,完成现金结算,提高村民收入。
“我家有土鸡、土鸡蛋、辣椒,村里的烧烤大院有需要,就直接从我这儿进货,已经卖出去1000多块钱的货了。”西崴子村脱贫户初玉华笑着说,自从有了烧烤大院,再也不用担心家禽和蔬菜没有销路了。
百草沟镇在兴隆村、平安村、西城村推广辣椒种植,订购发放辣椒苗5.9万余棵,带动78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利用闲置空地和房前屋后种植辣椒。其中,兴隆村还计划订购辣椒烘干机一台,为农户提供加工服务,进一步调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春阳镇、天桥岭镇等则针对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了鸡雏、鹅雏,大力发展庭院养殖,村干部耐心讲解饲养方法、技巧以及疫病防控知识,帮助村民提高喂养成活率,并帮助售卖。
如今,汪清县积极推动庭院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解锁了庭院经济的“N种”打开方式,一处处庭院悄然变身为群众增收的新路子和乡村亮丽的风景线。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农家小院开了“花”
黑木耳产业是汪清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充实腰包”的重要方式。如何让脱贫户也能坐上这趟“致富车”,政府部门没少动脑筋。“今年夏天,我们家投入了2000块钱,代种了1000袋木耳菌袋,不到3个月,就获得了500块钱的收益!”谈及黑木耳代种,鸡冠乡鸡冠村脱贫户任宗全喜笑颜开。
鸡冠乡副乡长高岩介绍说,乡里的黑木耳代种采用了“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由岩兴菌业专业合作社负责菌包生产、培植、采摘、销售等全过程管理。今年,鸡冠乡投资60余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动员95%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庭院经济木耳代种产业,共代种菌袋30余万袋,龙头企业按照每袋0.1元的金额确保参与户收益,乡政府按照各户庭院经济投入的20%给予补贴,每户可得收益和补助资金共500元。
在罗子沟镇,汪清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了273户脱贫户开展黑木耳代种,脱贫户累计投资入股163.5万元,代种菌袋81.75万袋。截至9月末,该公司为脱贫户发放收益金8万多元,政府庭院经济奖补收益32.7万元,脱贫户户均增收1500元。
在大兴沟镇,大豆种植产业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太和村,由党支部牵头,村集体企业拉动,村民29户57人自愿入股57万元,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蛤蟆塘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这家合作社的大豆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公顷,由农业部门免费提供大豆种子和农药,为农户节省种植成本约8万元。
庭院经济存在于阡陌之间,具有“小快灵”的优势。为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汪清县还以政策引领为依托,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农户自主发展庭院经济。
今年61岁的周哲栋是汪清镇西崴子村的脱贫户。年初,他自费购买了2箱蜜蜂开展庭院养蜂,目前已经发展到6箱蜜蜂,产蜂蜜50多公斤,增收2000元,享受到养殖奖补资金1200元。周哲栋告诉记者,他也参与了木耳代种项目,投入6000元代种3000袋木耳,获得收益300元,享受种植补贴1500元。“我还在庭院里种植了玉米,由村里代卖了200公斤玉米[查][米]子,增收近500元。”周哲栋说。
今年,汪清县因地制宜扩展庭院经济范畴,统筹各类资金1100余万元,针对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以及低收入人口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个体经济等购买的生产资料,按不同比例给予补助,最高奖补资金可达4800元,撬动了脱贫户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
拓宽渠道延伸触角 托起发展好“钱”景
汪清县在打好庭院经济“地基”的基础上,将触手延伸至销售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农增收,进一步促进庭院经济发展。今年6月至8月,汪清镇先后开通了庭院经济云超市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在庭院果蔬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便捷的购销桥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高毅刚告诉记者,庭院经济云超市将脱贫人口、监测人口、低保户人群及低收入家庭等群体生产的时令蔬菜、家禽、菌类以及各类农产品衍生品统一登记进行收购,在接到订单完成销售后,驻村干部会将货款送至农户手中。同时,云超市还与机关单位、餐饮商家、食堂等开展了对接活动,采取订单直供方式,进一步促进庭院农产品销售。
日前,汪清镇东振村携手网络电商达人“大峰哥”团队,销售2400余单鲜元蘑、750公斤元蘑干品,销售额达10万余元,解决了全村的元蘑滞销难题。东光镇满河村邀请了抖音平台达人“东北小王支书”开展直播带货,3天共卖出1300多单木耳、1600余单榛蘑、3000余单松子、200余单蜂蜜,销售额达13万余元……汪清的土特产吸引了众多网络达人的目光,直播也让庭院经济相关产品搭上了“顺风车”,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今年以来,汪清县开展了“第一书记代言产品大集暨助企惠农年货节”“第一书记代言暨清凉一夏嗨购节”等活动,来自全县的数十名驻村“第一书记”为各村农产品代言销售,通过线上推介,助力“汪清好物”出圈,打出了汪清特色牌。截至目前,全县已实现销售额115.3万元。记者了解到,汪清县正计划开办“第一书记”代言旗舰店,通过资源整合和品牌塑造,拓展庭院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民稳定增收。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
来源:延边新闻网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