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春季房交会即将开幕——政企联合推出亿元补贴,购房享“史上最大”优惠
延吉新闻网 5月9日讯(记者 旦增珠扎)5月9日,记者在延吉市2025年春季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延吉春季房交会将于5月17日在百利城举行,24家房企携38个项目、5210套房源参展。
本届房交会以“惠民安居、品质生活”为主题,市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房企推出“亿元级”购房补贴及多项优惠政策,涵盖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税费减免等多个方面,力度空前,助力市民实现安居梦想。
政府补贴力度空前,最高可享10万元优惠
据延吉市房产管理中心介绍,本届房交会计划投入1亿元购房补贴(视情况可追加),针对不同购房方式提供差异化支持:
全款购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贴500元,单套最高5万元;
贷款购房(含公积金、商业贷款):享受同等额度一次性贴息补贴;
车库(车位):购买可办理产权证的车库(车位),每套补贴1万元。
此外,部分房企同步加码优惠,如名珠松山樾项目推出“政企双补”政策,叠加政府补贴后,购房者最高可享10万元置业礼金。
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本届房交会上推出降利率、提额度、放宽限制等11项惠民新政。
利率下调:首套房5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2.6%,二套房降至3.075%;
额度提升:双职工家庭最高可贷90万元,多子女家庭再上浮20%;
门槛降低:取消贷款次数限制,首付最低15%(部分优质楼盘),灵活就业人员亦可缴存公积金并享受低息贷款。
商业贷款同步让利,首付低至15%
商业银行代表表示,房交会期间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优惠至3.05%,首付比例最低15%,同时,支持“商转公”业务,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将高利率商贷转为公积金贷款,减轻还款压力。
过户税费减免,二手房交易更便捷
延吉市自然资源局推出便民举措。
降低登记费:车库(车位)按住宅标准收费(80元/件,原550元/件),房屋转移登记费、抵押登记费全免;
带押过户:二手房交易无需提前还贷,实现“无缝衔接”;
换购退税:2024-2025年出售住房后1年内再购住房,可退还出售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房企加码优惠,未来人居体验成亮点
多家参展房企推出特价房、家电礼包等额外优惠。部分项目如名珠松山樾还打造“第五代住宅体验馆”,展示智慧安防、健康监测等科技居住场景。
本次房交会还设置购房抽奖活动,每日200个名额,奖品含干细胞存储券、双门冰箱等。
初审:旦增珠扎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本届房交会以“惠民安居、品质生活”为主题,市政府联合金融机构、房企推出“亿元级”购房补贴及多项优惠政策,涵盖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税费减免等多个方面,力度空前,助力市民实现安居梦想。
政府补贴力度空前,最高可享10万元优惠
据延吉市房产管理中心介绍,本届房交会计划投入1亿元购房补贴(视情况可追加),针对不同购房方式提供差异化支持:
全款购房: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贴500元,单套最高5万元;
贷款购房(含公积金、商业贷款):享受同等额度一次性贴息补贴;
车库(车位):购买可办理产权证的车库(车位),每套补贴1万元。
此外,部分房企同步加码优惠,如名珠松山樾项目推出“政企双补”政策,叠加政府补贴后,购房者最高可享10万元置业礼金。
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本届房交会上推出降利率、提额度、放宽限制等11项惠民新政。
利率下调:首套房5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2.6%,二套房降至3.075%;
额度提升:双职工家庭最高可贷90万元,多子女家庭再上浮20%;
门槛降低:取消贷款次数限制,首付最低15%(部分优质楼盘),灵活就业人员亦可缴存公积金并享受低息贷款。
商业贷款同步让利,首付低至15%
商业银行代表表示,房交会期间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优惠至3.05%,首付比例最低15%,同时,支持“商转公”业务,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将高利率商贷转为公积金贷款,减轻还款压力。
过户税费减免,二手房交易更便捷
延吉市自然资源局推出便民举措。
降低登记费:车库(车位)按住宅标准收费(80元/件,原550元/件),房屋转移登记费、抵押登记费全免;
带押过户:二手房交易无需提前还贷,实现“无缝衔接”;
换购退税:2024-2025年出售住房后1年内再购住房,可退还出售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房企加码优惠,未来人居体验成亮点
多家参展房企推出特价房、家电礼包等额外优惠。部分项目如名珠松山樾还打造“第五代住宅体验馆”,展示智慧安防、健康监测等科技居住场景。
本次房交会还设置购房抽奖活动,每日200个名额,奖品含干细胞存储券、双门冰箱等。
初审:旦增珠扎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