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延吉市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破解“厚家底”的三大密码

2023-09-22  标签: 来源:延边新闻网
  丰收季还未到,延吉市依兰镇利民村不少村民已提前将一年的收益金妥妥地揣进腰包。

  “土地托管给专业的农业公司,每公顷净剩1万多元,旱涝保收不操心,自己再给农业公司打工挣份工资。没想到当上‘甩手掌柜’,收入竟翻了一番儿!”利民村种粮大户孟宪秋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延吉市依兰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致富增收渠道,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依托,引入一家集生产资料经销、粮食种植、粮食收割、粮食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农业公司,在辖区尝试推广新型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科学化种植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利民村是土地托管首批试点村,据村党支部书记于洋介绍,加入的农户每公顷土地能够获得收益金1.1万元和1000元的土地直补、粮食直补,村集体也能得到每公顷800元的管理费用。截至目前,利民村已动员42户村民,流转土地面积66.97公顷,村集体增收70余万元。2024年,预计新增托管200户150公顷土地,村集体将增收165万元。

  集体经济活力足,乡村振兴才能步伐稳。利民村只是延吉市村集体经济驶入发展“快车道”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延吉市把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基层党建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行动”,破解了全市村集体鼓钱袋、厚家底的“三大密码”。

  密码之一:产业拉动——增收不用愁,致富有奔头。

  延吉市统筹用好政策资金,积极争取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190万元,因地制宜发展21个乡村产业项目,引领带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档升级。除在更大范围推广新型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外,还全力打响太兴红色小镇、五凤文化产业园、利民五月丁香民宿、春兴古村落特色村寨等一批“醉美乡村”延吉品牌。

  密码之二:人才推动——选对“领头雁”,激活整个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延吉市坚持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发展行动,吸纳249名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才、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储备330名高中以上学历人才作为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定期举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提升了村级组织带头人服务发展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开展“基层治理大练兵”、选派党建指导员、招聘乡村振兴专干等举措,推动42名高素质人才到村任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今年,延吉市按照省、州部署,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五优五好·金牌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锤炼基层党组织书记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干的真本领。敢想、敢拼、敢干的于洋,凭借村集体经济再创新高的可喜成绩,在依兰镇“一举夺魁”。

  密码之三:支部带动——一个好支部,一座强堡垒。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延吉市将建强村党组织作为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手棋”,立足“智慧村部”提标升级资源,因村制宜打造老村部改造、光伏发电等富民增收项目。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经济薄弱基层党组织,“一村一策”制定提标方案,先后选派45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助推软弱涣散“蝶变升级”,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葛 威)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