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边新闻 > 正文

民族团结,是历史底蕴更是“未来之钥”

——中省直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2024-11-01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叶落天气凉,秋暮露成霜。而涌动在延边大地的民族团结之情,却似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各族群众的心。
  10月30日至31日,中省直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调研采访团深入汪清、延吉两地,在行进中挖掘动人的故事,用笔和镜头记录感动。
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场秋雨过后,山中的蒙蒙雾气让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更显庄严、肃穆。
 
  “这是一面特殊的红旗……”步入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烽火”主题展厅序厅,该中心教育培训部副部长李蕾的话,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广场东西两侧共摆放了100面红旗,每一面都有唯一的收藏编号,赠给全国100个红色之城、红色企业、大中小学收藏。大家看到的这面红旗,编号是第050号!”话音刚落,记者们便围上前,用镜头记录下“红城”中的这一抹“中国红”。
红色文化,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
  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自2021年投入使用以来,为充分利用汪清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入口处建设了“烽火”主题展厅。该展厅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布展面积2400平方米,分为“序厅”“边疆危机 奋起反抗”“旗帜树起 共御外侮”“不畏强暴 浴血奋战”“不屈不挠 最后胜利”“尾厅”等六个部分,以大量史料、图片及场景,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延边各族儿女百折不挠、喋血抗日的壮丽史诗。
  今年7月,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成为延边州首批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之一,现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学习实践的“重要渠道”、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阵地”。
  “随着更多史料被不断挖掘出来,英雄事迹更加生动、细化和丰富,展厅每一处都让我深受感动。从中不难感受到延边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自新浪吉林的周和如是说。
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下一代的心灵深处
  走进汪清县第四幼儿园,仿佛走进了充满童真童趣的乐园。
  在幼儿园一楼“国粹苑”里,灯光昏暗,小朋友们个个端坐,不错眼珠地看向前方,眼神里闪着好奇、惊喜的光。原来,他们正在看一场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故事的皮影戏。
 
  “本月,我们以皮影戏为主要内容,讲述传统故事、英雄故事,特别是儿童英雄的故事。上个月,表演了56个民族的舞蹈串烧。每个月,‘国粹苑’都有不同的活动主题,每天也都有新鲜的内容。”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兼园长李海兰说,“国粹苑”已成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和体验非遗文化的场所。
近年来,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日常管理、课程建设和保育教育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从一楼到三楼,每个班级、每条走廊都有各民族幼儿进行“混班”活动的身影:坐在纺织架前,将不同颜色的毛线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拿起绣针绣出各种水果、小动物图案;用传统技法将金黄的大豆打磨成鲜甜的豆浆……孩子们沉浸在求知和快乐中的模样,让现场的“老记”们倍感新奇、羡慕不已。
  “太好玩了,真想加入他们体验一下!”腾讯新闻记者张金如兴奋地流连在每个区域,感叹独具特色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带给孩子们的收获与改变。
  不久前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殊荣的李海兰动情地说,投身家乡学前教育事业三十年,她始终坚定地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今后将持之以恒地开展好爱党爱国教育,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下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
  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延吉市中央小学校。
 
走进延吉市中央小学校教学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区开启了专属于这里的“和雅”旅程:“和雅展厅”“稻文化展厅”“中华礼仪教室”“齐心书屋”“爱国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六年为六十年奠基”的办学理念下,延吉市中央小学校精心打造5个体验项目、7个展厅、10个体验室,划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红色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五大板块,引导学生扣好爱国主义“第一粒扣子”,在校园内营造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亲如一家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闻名全国,是首批吉林省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示范试点、首批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
  记者随调研采访团探访丹英社区,经过一段长约200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路,道路两侧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彩绘墙瞬间将人拉入了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浓厚氛围。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王淑清说,这条路是各族居民到社区学习、办理业务、开展活动的必经之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民族团结路”。
 
不远处,一栋明艳的飞檐翘角建筑跃入眼帘:一颗硕大的“红石榴”一分为二,悬挂在门上方的正中央,一半颗颗红心、籽籽相抱,一半饱满圆润、红艳似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这里是丹英社区最热闹的地方——“红石榴之家”。
  今年5月,丹英社区在州及延吉市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延吉市北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具体指导下,用时两个月,精心设计和打造了全州唯一一家社区研学中心——丹英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将原来的“蒲公英之家”升级改造为“红石榴之家”,并将其作为研学中心的主阵地。
  “红石榴之家”揭牌后,不仅成为辖区各族居民群众开展活动的“新家”,也树立了建设互嵌式社区的“新样板”,州内外各级各部门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家庭成员’一天比一天多,社区大家庭更加壮大啦!”王淑清高兴地说,近几年,丹英社区居民增加了3800多人,汉族、朝鲜族、藏族、瑶族、蒙古族、锡伯族等10个民族的居民在这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互嵌共融”是丹英社区的真实写照。
  “‘我的国’‘我的家’‘我的社区’,‘红石榴之家’各区域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丹英’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丹英’,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份真挚、热烈的家国情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吉林总站记者王吉晨感慨地说。
  行走在延边大地上,团结友爱的感人故事、动人瞬间不胜枚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处处可感。也正是因为这些,今天的延边焕发活力,明天的延边充满希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文 陈延龙/图
来源:延边日报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