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吉林(长春)冬季农业博览会23日开幕
2019-01-22 标签: 来源:吉网

1月21日,中国吉林网从第十届吉林(长春)冬季农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届吉林(长春)冬季农业博览会将于1月23日至2月11日(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休会)在长春农业博览园举办。本届展会突出农业科技与冰雪旅游相结合,突出“年味儿”特色与年俗文化相融合,将在春节期间为广大农民和市民奉献一场绿色欢乐盛宴。
本届冬季农博会以“质量、品牌、新春、祥和”为主题,以“发展设施农业、打造冬季绿色、弘扬年俗文化、营造节庆氛围”为目的,主要开放农博园外展场区域,包括6万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植物展区5栋现代化观光温室,展示面积20万平方米。中国吉林网了解到,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区、规模化无土栽培展示区、基质栽培技术展示区、热带果树园、鲜切花卉园、沙漠植物园、植物工厂展等7个特色种植区组成的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集中展示先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设施设备的集成配套,融合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内容,集示范性、观赏性、科普性于一体。并新增东北地区新型保护地模式展示区,包括2栋不加温温室,实现北方冬季温室不供暖进行叶菜生产,节能环保,打造北方现代高效农业模板。
乡村振兴主题展厅、新时代创意展厅以创意农业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崛起复兴之路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世界农业风情园、凤梨花卉园展示异域特色观赏植物。渔业展区集中展示上百种海洋动植物及小型宠物,观赏性更强。“珍禽园”集中展示孔雀、鹦鹉等40多种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品种。
新春大集一直是冬季农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展会,设在连栋智能温室内的新春大集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展示展销上千种年货礼品。精品年货大集展销中高档绿色优质农产品、食品、工艺品、轻工产品等特产年货,设153个标准展位,展示展销上千种中高档绿色优质农产品、食品、工艺品、轻工产品等特产年货,满足群众“过大年”的购物需求,西南角设置500平方米儿童娱乐区和家长休息区;美食一条街现场制作热卖各地特色美食、风味小吃15大类,方便观众就餐休息;年宵花卉展销200多种、约1.2万株花卉绿植;绿色蔬菜超市展销、配送农博园自产绿色蔬菜及精美蔬菜礼盒。展会期间联合长春市妇联共同举办工艺集市,征集长春市范围内的“手工艺品大师”在现场制作和展销;在外展场设置东北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主要销售各类肉制品、冻货、干果等东北特色年货。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新春文艺汇演,学生科普体验,“乡广社区大联欢”“小记者逛农博”“不加温温室观摩研讨会”,农博园蔬菜、花卉促销,猜灯谜,现场抽奖等活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本届冬季农博会以“质量、品牌、新春、祥和”为主题,以“发展设施农业、打造冬季绿色、弘扬年俗文化、营造节庆氛围”为目的,主要开放农博园外展场区域,包括6万平方米智能连栋温室、植物展区5栋现代化观光温室,展示面积20万平方米。中国吉林网了解到,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区、规模化无土栽培展示区、基质栽培技术展示区、热带果树园、鲜切花卉园、沙漠植物园、植物工厂展等7个特色种植区组成的高新设施农业展示区,集中展示先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设施设备的集成配套,融合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内容,集示范性、观赏性、科普性于一体。并新增东北地区新型保护地模式展示区,包括2栋不加温温室,实现北方冬季温室不供暖进行叶菜生产,节能环保,打造北方现代高效农业模板。
乡村振兴主题展厅、新时代创意展厅以创意农业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崛起复兴之路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世界农业风情园、凤梨花卉园展示异域特色观赏植物。渔业展区集中展示上百种海洋动植物及小型宠物,观赏性更强。“珍禽园”集中展示孔雀、鹦鹉等40多种经济价值、观赏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品种。
新春大集一直是冬季农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展会,设在连栋智能温室内的新春大集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展示展销上千种年货礼品。精品年货大集展销中高档绿色优质农产品、食品、工艺品、轻工产品等特产年货,设153个标准展位,展示展销上千种中高档绿色优质农产品、食品、工艺品、轻工产品等特产年货,满足群众“过大年”的购物需求,西南角设置500平方米儿童娱乐区和家长休息区;美食一条街现场制作热卖各地特色美食、风味小吃15大类,方便观众就餐休息;年宵花卉展销200多种、约1.2万株花卉绿植;绿色蔬菜超市展销、配送农博园自产绿色蔬菜及精美蔬菜礼盒。展会期间联合长春市妇联共同举办工艺集市,征集长春市范围内的“手工艺品大师”在现场制作和展销;在外展场设置东北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主要销售各类肉制品、冻货、干果等东北特色年货。
展会期间,还将举办新春文艺汇演,学生科普体验,“乡广社区大联欢”“小记者逛农博”“不加温温室观摩研讨会”,农博园蔬菜、花卉促销,猜灯谜,现场抽奖等活动。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于洋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