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社区民族阳光议事厅:执好协商议事“笔” 绘出民族团结“花”
2025-01-16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民富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工作更高效、更便捷的各民族的议事协商阵地,通过“线上+线下”模式,聚焦各民族最上心、最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品牌项目“民族阳光议事厅”。线上,结合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管理“巷长制”,以“党建引领数字延吉建设”平台为依托,上传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微事处置”功能解决,涉及多部门协助处理的事件利用平台“吹哨报到”版块向职能部门发起吹哨功能,寻求解决。线下,“议事厅”通过“四步议事法”即收集议题、商讨议题、解决议题、评价议题来倾听民意、精准知悉民情,以“大事共商、好事共享、难事共帮”的民主机制,设立了“网格议”-“居民议”-“联合议”-“代表议”-“专家议”五级议事规则,为各族居民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
网格微事,社工速决显成效
依托“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社区每日安排1-2名社工在窗口办理业务,将其余力量全部下沉网格进行巡查,在收集各族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后,依托议事厅进行商议、讨论、解决。利用网格议事平台,使网格员互相借鉴方式方法,总结问题共性,将问题得以正确、快速地处理,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能够加速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
居民话事,协商共治筑和谐。
社区充分发挥各族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工作机制,坚持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做主”,以各族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居民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出现的问题为契机,开展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辖区内的科延小区存在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等问题,按照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三项行动”,社区积极协调小区业主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为促进各民族融合,方便业委会成员反映各族居民需求,业委会成员共7人,由4名汉族、1名满族和2名朝鲜族业主组成。社区与业委会及小区居民时常坐到一起,就管道堵塞、设立门禁、园林绿化等小区问题在议事厅进行商讨,将各自想法摆在“桌面上”探讨,直观地了解对事情处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为方便上班族有效参与议事,社区还增设了“傍晚六点半议事厅”工作机制,将议事厅延伸到网格、凉亭、小区,建立网格服务站、民族议事亭等议事平台,就地召开民族议事,大大畅通了居民的议事渠道。
联合共事,攻坚克难见真章
对于“重点”“难点”无法解决的治理难题,社区采用“联合议事”功能。以下沉单位、驻街单位、三新组织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起来组成的议事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商讨解决。社区都市花园小区与涌金小区之间有一条路从2018年开始破损,路面坑洼不平,社区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也未得到解决。自“议事厅”建立之后,社区利用“线上+线下”议事功能,将问题发起“吹哨”,就此问题,多个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现场踏查后拿出了解决方案。延吉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贤哲也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到社区督促问题解决。通过“联合议事”,这条路已经修葺完毕,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代表议事,传递民意筑桥梁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当好沟通联系的“联络员”、纾困解难的“服务员”、推动落实的“监督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定期开展“代表议事”。代表们经常与群众代表、社区网格长进行深入交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场梳理、做好记录,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提速增效,力争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专家化办事,智慧引擎解民忧
在“议事”机制有序开展的同时,社区遇到许多专业问题而无法解答,对此社区邀请到律师、民警、妇联、物业、心理咨询等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热心社区事务、在各自岗位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党员和群众组成的“专家智囊团”,社区将有技能、有特长、有思想的能人聚集起来参与社区议事,把分散的资源转化为促进议事发展的动力,用“金点子”为各族居民答疑解惑,以此来实现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面对面”“零距离”。
自民族阳光议事厅成立以来,辖区内形成了各族居民遇事共同商讨、互动交流的和谐氛围,激发了居民的主体力量,由“被动式管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有力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族居民的需求和呼声,力争做到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做实做细民生服务,努力构建用协商议事“小场景”撬动民生“大幸福”的协商议事新格局。
网格微事,社工速决显成效
依托“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社区每日安排1-2名社工在窗口办理业务,将其余力量全部下沉网格进行巡查,在收集各族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后,依托议事厅进行商议、讨论、解决。利用网格议事平台,使网格员互相借鉴方式方法,总结问题共性,将问题得以正确、快速地处理,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能够加速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
居民话事,协商共治筑和谐。
社区充分发挥各族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的工作机制,坚持群众的事由群众自己“做主”,以各族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居民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出现的问题为契机,开展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辖区内的科延小区存在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等问题,按照党建引领物业治理“三项行动”,社区积极协调小区业主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为促进各民族融合,方便业委会成员反映各族居民需求,业委会成员共7人,由4名汉族、1名满族和2名朝鲜族业主组成。社区与业委会及小区居民时常坐到一起,就管道堵塞、设立门禁、园林绿化等小区问题在议事厅进行商讨,将各自想法摆在“桌面上”探讨,直观地了解对事情处理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为方便上班族有效参与议事,社区还增设了“傍晚六点半议事厅”工作机制,将议事厅延伸到网格、凉亭、小区,建立网格服务站、民族议事亭等议事平台,就地召开民族议事,大大畅通了居民的议事渠道。
联合共事,攻坚克难见真章
对于“重点”“难点”无法解决的治理难题,社区采用“联合议事”功能。以下沉单位、驻街单位、三新组织等多个职能部门联合起来组成的议事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商讨解决。社区都市花园小区与涌金小区之间有一条路从2018年开始破损,路面坑洼不平,社区多次协调相关部门也未得到解决。自“议事厅”建立之后,社区利用“线上+线下”议事功能,将问题发起“吹哨”,就此问题,多个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现场踏查后拿出了解决方案。延吉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贤哲也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到社区督促问题解决。通过“联合议事”,这条路已经修葺完毕,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代表议事,传递民意筑桥梁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区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当好沟通联系的“联络员”、纾困解难的“服务员”、推动落实的“监督员”,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定期开展“代表议事”。代表们经常与群众代表、社区网格长进行深入交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当场梳理、做好记录,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推动基层治理提速增效,力争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落实。
专家化办事,智慧引擎解民忧
在“议事”机制有序开展的同时,社区遇到许多专业问题而无法解答,对此社区邀请到律师、民警、妇联、物业、心理咨询等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热心社区事务、在各自岗位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党员和群众组成的“专家智囊团”,社区将有技能、有特长、有思想的能人聚集起来参与社区议事,把分散的资源转化为促进议事发展的动力,用“金点子”为各族居民答疑解惑,以此来实现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面对面”“零距离”。
自民族阳光议事厅成立以来,辖区内形成了各族居民遇事共同商讨、互动交流的和谐氛围,激发了居民的主体力量,由“被动式管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有力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族居民的需求和呼声,力争做到急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之所想,做实做细民生服务,努力构建用协商议事“小场景”撬动民生“大幸福”的协商议事新格局。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