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县市新闻 > 正文

引领村民走向振兴致富路

——记汪清县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志学

2024-07-22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他创办养牛合作社,为百姓谋取福利;经营惠民菌包厂,以小木耳带动大产业;成立海源公司,带领村民奔向小康。作为一位农民企业家,他身体力行,担当实干,坚持回馈社会,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他就是州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汪清县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志学。
 
创办养牛合作社 为百姓谋福利
 
  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宋志学意识到自己责任在肩。2016年,宋志学主动在原有养殖场的基础上,创办福利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行业龙头的作用,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支撑,为入社成员提供无偿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在宣传推广中,宋志学担心个别少数民族农业大户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过主动对接村干部、上门宣传的方式逐户讲解,还推出用工帮扶、技术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带动农业大户共同提高饲养能力。
 
  好技术养出了好牛,更要有好的市场和销路。2020年5月,宋志学带领合作社成员,与州内的十大养殖企业成立了延边黄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致力于延长黄牛产业链条,对接宁波市场,进一步拓宽市场销路。
 
经营惠民菌包厂 小木耳带动大产业
 
  2017年,宋志学承包了宁波对口援建项目“惠民菌包厂”,在用工方面着重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照顾少数民族村民,请来专家技术员,现场指导工人的生产操作,使其生产技能逐步得到提高。
 
  “我们不仅要对每一袋从厂里发出去的菌包负责到底,还要对有困难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决不能让农民们吃亏。”这是宋志学常挂在嘴边的话。有一次,当地一户菌农从外地购买了一批菌包,出现了不发芽、不出耳的情况,虽然不是自家菌厂加工的,但是看到菌农要面临损失,宋志学联系专家制定补救措施,使菌民避免了损失。真情的付出,让宋志学成为当地村民眼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勇当创业领头人 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2020年3月,宋志学抓住罗子沟镇成立上河中心村委员会和4个联合党总支的契机,出资150万元连同21个村集体合资302万元,组建了汪清县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宋志学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使罗子沟镇拥有了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也为全省面积第二大镇、有着“延边粮仓”美誉却一直依靠原粮和散养畜禽销售的罗子沟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公司快速打开局面,赢得发展,宋志学在合理经营河南惠民菌厂、上河百万木耳摆栽基地的基础上,盘活了永胜村的扶贫项目——日产3万袋的菌包加工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用规范化的操作保障黑木耳产品品质。同时,由原来的中间商采购,改为包装化精品化销售,打造“关东老农匠”木耳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仅木耳种植这一项,海源公司每年雇工达到400多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160多人,每户增加收入2万多元。
 
  “要不是听了村书记王彦忠的话,入股海源公司经营木耳农场,我到现在还在过苦日子呢。”罗子沟镇上河村脱贫户卜广武告诉记者,由于参与海源公司的黑木耳经营,他当年就盈利了7万余元,一下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同其他村民一起走上了奔向小康的快车道。
 
  无论在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时期,宋志学不遗余力地践行着一名人民代表的自我要求,遵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信条,赢得当地村民的称赞。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茂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