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影评:冷眼旁观着那些“热血”
《敦刻尔克》影评:冷眼旁观着那些“热血”
张军昱
诺兰大神又出佳作。
继《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之后。
对于那么喜欢玩构架的诺兰大神来说,你不用指望他会单纯地给你玩大场面。大场面是有钱就可以办到,对诺兰来说,这有损他在电影界的威望。
所以,在《敦刻尔克》中,若兰给你拍了三条线。
地上一条,空中一条,海上一条。
地上的就是那个法国士兵那条线,空中的是两个飞行员那条线。至于海上,就是英国船主道森和他的小儿子以及他的小儿子的朋友那条线。
三条线,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穿插。地上的40万英法联军是为了撤退,是为了逃出生天;空中的英国皇家空军是为了保护他们撤退,他们需要和德国飞行员进行较量;海上的,是英国民众自发的、驾驶民船想去敦刻尔克接回英国子弟兵的拯救行动。
所以,没有主角。地上那两个抬着担架的士兵可以是主角,空中的飞行员可以是主角,英国公民道森和他的儿子也可以是主角。诺兰在这三条线上,几乎是平均用力。但是他似乎在这部电影里,又隐匿了自己的感情;空袭、轰炸、沉船、漂浮的尸体,燃烧,等等,每个生命都在冷静地死去;除了英国士兵对自己飞行员,面对驾驶着民船前来拯救自己的英国公民巨臂欢呼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敦刻尔克》里感情的爆发。
但是这里头又很真实地蕴藏了一种感情。40万人的生死,没有感情都不行。只不过诺兰把这种感情压制压制再压制,压制到几乎冷血,几乎让我们看不出来这是在拍电影,压制到似乎是在诉说的一部纪录片。就是这么着,在敦刻尔克偌大的海滩上,在一望无垠的海平面上,在飞行员俯瞰的视角里,40万人平静地生,平静地死,甚至平静地去挣扎。在电影里,他们瞬间是钢铁,瞬间是血肉,瞬间是过去的故事。
这种平静,几乎让观众直接从电影院里回到了1940年那个叫做敦刻尔克地小镇。我们伸伸手,几乎就可以抚摸到那些在海滩上等待生死判决的年轻士兵的脸颊。但是,在这种平静的电影叙事之下,我们却真实地感觉到了一种青花瓷脆裂般的紧张。
两个士兵抬着担架坚持不懈地朝撤退的驱逐舰上赶路;在那艘搁浅的渔船上、海水从德国士兵击穿的弹孔里不停地倒灌进船舱里,而此时的船舱里还藏着二十多名想要逃命的士兵;鱼雷击沉装满了士兵的船只,无数的士兵下饺子一样跳进海里,从一艘沉船逃生到另一艘暂时安全的船只;海水吞没,燃烧;空中,飞行员在鏖战空战;飞机上的燃油在一点一点减少;一个飞行员把飞机迫降在海面上,打不开飞行舱,差点被海水淹死;另外一个飞行员把德国战机打下来之后,自己的燃油也耗尽,迫降的滑翔之中,他清晰地看到了海滩上每一个士兵的脸;海上道森的坚持,即便是儿子死了,即便知道前去敦刻尔克死多生少,他也绝不动摇。一切让我知道,有一种热血,其实不需要高喊口号。
这样的情景,倒是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一战题材的片子,《西线无战事》。
这种冷静的功力,其实非诺兰这样的大神不能办到。热血,很多导演都会;但是在平静里,去冷眼旁观那些热血,却需要很多的功力。
这部片子让很多人称赞诺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样大题材的片子,在诺兰手里,举重若轻;他刻意地去回避了一些特效,把角色赤裸裸地晒给大家看,你甚至会产生一种把耳朵贴在演员的胸口上,去倾听他们紧张到要死的心跳声的感觉。
直到士兵们回到自己的祖国。直到双脚终于踏上真实的土地,连蜷着身子在火车上睡觉,都是那么舒服。只是当天的报纸上,那些或多或少的消息,在告诉你,刚刚发生了什么。
没人去嘲笑,因为活着回来就是胜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张军昱
诺兰大神又出佳作。
继《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之后。
对于那么喜欢玩构架的诺兰大神来说,你不用指望他会单纯地给你玩大场面。大场面是有钱就可以办到,对诺兰来说,这有损他在电影界的威望。
所以,在《敦刻尔克》中,若兰给你拍了三条线。
地上一条,空中一条,海上一条。
地上的就是那个法国士兵那条线,空中的是两个飞行员那条线。至于海上,就是英国船主道森和他的小儿子以及他的小儿子的朋友那条线。
三条线,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穿插。地上的40万英法联军是为了撤退,是为了逃出生天;空中的英国皇家空军是为了保护他们撤退,他们需要和德国飞行员进行较量;海上的,是英国民众自发的、驾驶民船想去敦刻尔克接回英国子弟兵的拯救行动。
所以,没有主角。地上那两个抬着担架的士兵可以是主角,空中的飞行员可以是主角,英国公民道森和他的儿子也可以是主角。诺兰在这三条线上,几乎是平均用力。但是他似乎在这部电影里,又隐匿了自己的感情;空袭、轰炸、沉船、漂浮的尸体,燃烧,等等,每个生命都在冷静地死去;除了英国士兵对自己飞行员,面对驾驶着民船前来拯救自己的英国公民巨臂欢呼的时候,我们看不到《敦刻尔克》里感情的爆发。
但是这里头又很真实地蕴藏了一种感情。40万人的生死,没有感情都不行。只不过诺兰把这种感情压制压制再压制,压制到几乎冷血,几乎让我们看不出来这是在拍电影,压制到似乎是在诉说的一部纪录片。就是这么着,在敦刻尔克偌大的海滩上,在一望无垠的海平面上,在飞行员俯瞰的视角里,40万人平静地生,平静地死,甚至平静地去挣扎。在电影里,他们瞬间是钢铁,瞬间是血肉,瞬间是过去的故事。
这种平静,几乎让观众直接从电影院里回到了1940年那个叫做敦刻尔克地小镇。我们伸伸手,几乎就可以抚摸到那些在海滩上等待生死判决的年轻士兵的脸颊。但是,在这种平静的电影叙事之下,我们却真实地感觉到了一种青花瓷脆裂般的紧张。
两个士兵抬着担架坚持不懈地朝撤退的驱逐舰上赶路;在那艘搁浅的渔船上、海水从德国士兵击穿的弹孔里不停地倒灌进船舱里,而此时的船舱里还藏着二十多名想要逃命的士兵;鱼雷击沉装满了士兵的船只,无数的士兵下饺子一样跳进海里,从一艘沉船逃生到另一艘暂时安全的船只;海水吞没,燃烧;空中,飞行员在鏖战空战;飞机上的燃油在一点一点减少;一个飞行员把飞机迫降在海面上,打不开飞行舱,差点被海水淹死;另外一个飞行员把德国战机打下来之后,自己的燃油也耗尽,迫降的滑翔之中,他清晰地看到了海滩上每一个士兵的脸;海上道森的坚持,即便是儿子死了,即便知道前去敦刻尔克死多生少,他也绝不动摇。一切让我知道,有一种热血,其实不需要高喊口号。
这样的情景,倒是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一战题材的片子,《西线无战事》。
这种冷静的功力,其实非诺兰这样的大神不能办到。热血,很多导演都会;但是在平静里,去冷眼旁观那些热血,却需要很多的功力。
这部片子让很多人称赞诺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样大题材的片子,在诺兰手里,举重若轻;他刻意地去回避了一些特效,把角色赤裸裸地晒给大家看,你甚至会产生一种把耳朵贴在演员的胸口上,去倾听他们紧张到要死的心跳声的感觉。
直到士兵们回到自己的祖国。直到双脚终于踏上真实的土地,连蜷着身子在火车上睡觉,都是那么舒服。只是当天的报纸上,那些或多或少的消息,在告诉你,刚刚发生了什么。
没人去嘲笑,因为活着回来就是胜利。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城市发展网】延吉跻身2016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300强延吉跻身2016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300强 日前,国内著名第三方研究机构竞争力智库联合北京甲子征信公司发布《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 ...
- 【凤凰网】延吉机场正式更名为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延吉机场正式更名为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 民航资源网2017年8月30日消息:8月29日上午,在喜迎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延边州州庆65周年之 ...
- 【食品安全报】延吉三举措让师生吃上放心餐 延吉三举措让师生吃上放心餐 本报讯 马萍 记者陈银江 发自吉林 随着2017年秋季开学的临近,为提高配餐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的警惕性,吉 ...
- 【新闻早报】延吉人民公园收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 【中国新闻网】延吉一小时交通圈初形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成果丰 延吉一小时交通圈初形成 吉网 吉刻APP讯 记者 刘源江 五年来,延边州各类交通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五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