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娱评:商业片要尽情地商业,文艺片要专业地文艺 |
2015-04-14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 字号:【大 中 小】 |
近日最引人注目的新片肯定是《速度与激情7》,单日票房的火爆气势令人顿时想起去年雄霸一时的《变形金刚4》。对于这种成绩,我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一来为不断增容的中国电影市场举杯,二来也对外来虎带来的好经验微笑。一个故事拍了7集,依然魅力不减,这该是多好的案例。
《速度与激情》第二部、第三部走过的弯路证明,对观众喜好的研究与预判有多么重要。进一步加强了卖座元素的《速度与激情7》能够掀起票房巨浪是意料之中的,什么超跑变飞机、辣妹加猛男,甚至把对已逝主演的悼念都变成了煽情的MTV,这些最后统统变成了商业元素,而爆发的票房表明豪爽的中国观众支持这些痛快淋漓的商业化操作。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观众的选择日益清晰:我们要的就是电影的想象力和爆发力。不妨回想一下,春节档笑傲群雄的《澳门风云2》,之后轻松进入“4亿元阵营”的《王牌特工》、《战狼》……这类票房成功且有口碑的电影都属于那种“不求高大上,只要秀自己最大卖点”的电影,其中的商业味道倒腾得淋漓尽致、不遗余力。因为制片商已经看透了市场:观众不喜欢披着文艺外衣的商业片,或者不喜欢拿着商业化明星面孔卖弄文艺台词的文艺片。
回望一下那些票房惨败的电影,比如《归来》、《一步之遥》等,请大牌、偶像来演文艺故事的招数屡屡票房挫败,这说明明星的面孔已经挽救不了被肢解得四分五裂的故事,哪怕它拍得再文艺;偶像的魅力也不足以说服需要放声大笑的观众对悲伤故事的回避,哪怕它伪装得无比上档次。所以,商业片,请你尽情地商业;文艺片,麻烦你专业地文艺,起码保住至少曾经深爱你的观众群和各大电影节的奖项。如果不伦不类,只会遭到市场唾弃。(林虹汝)
【本网责编 胡骁】
|
相关热词搜索:文艺片 商业片 文艺 |
上一篇: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开启“全景中国”影展 |
下一篇:美剧《权力的游戏》第五季回归 内地有望网络播出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