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48集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虽然刚刚播出两集,但该剧凭借诸多的精彩细节博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首播两集奠定全局基调
戏剧性的故事、逼真细腻的战争场面、充满新意的细节展示加上演员丰满的人物塑造,《十送红军》的诸多优秀特色在首播的两集中展现得非常充分。
正如该剧制片方之前向媒体透露的那样,《十送红军》的故事结构以“单元剧”的形式呈现,每三至四集,讲述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故事,同时对应长征史上某一重大事件。首播的两集中,一开始就在一场高度戏剧化的“假枪毙”情节中,非常明确的用台词告诉观众,这个故事,讲述的是长征的起点“瑞金撤退”。
正如编剧李修文之前接受采访时所介绍的,《十送红军》最为可贵的特色之一是,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军事历史题材,没有过往主旋律作品中那种“俯瞰苍生”的视角,没有出现指挥部、墙上的地图、会议桌和领袖的大手一挥,而是用最为具体和细微的个人视角来观看历史——基本上,这是近些年类似题材在国际上的主流拍法,但在中国的主旋律作品中,之前并不多见。
老戏骨刘威“打头阵”
首播两集中,担纲扮演这个“视角人物”的是老戏骨刘威。他所扮演的一位老红军(字面意义上的“老”)形象极其丰满:善战而执拗,和四个儿子相处得并不是很好。角色在刘威的诠释下让人充满遐想:一把年纪,在成为红军之前显然已经有过丰富的战争经历,而他和四个儿子之间不同的关系背后一定也有很多家庭故事……能够到达这样的表现程度,堪称导演、编剧和演员共同的成功。
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导演毛卫宁承认,第一个故事的情节多少有些向《拯救大兵瑞恩》致敬的因素——刘威所扮演的父亲要从同为红军战士的四个儿子中带一个离开敢死队,前往较为安全的中央纵队。但是在《十送红军》里,我们看到 制作方将这个故事结构拍出了诸多新意:刘威在“父亲”和“红军战士”双重身份下的情感冲突,四个“儿子”迥异的形象与个性以及对父亲的不同态度,以及与故事背景紧密契合的革命浪漫主义。
网友高度评价首播
在首播之后网友的诸多赞誉中,意见主要集中于两点:“感人”以及“主旋律就该这样拍”。
“泪流满面”、“眼睛里好像进了沙子”……这一类的评论在所有关于该片的评论区中反复出现,更直白一点的则是“太虐了”。
对此,导演毛卫宁明确表示没有刻意煽情,“事实上恰恰相反,这部剧集的拍摄一直都追求真实、客观。如果观众被感动,是因为故事本来就很感人。”当然,这一说法或有争议,因为剧集中恰到好处的配乐着实不少,这个算不算煽情恐怕要见仁见智。
该剧独特的结构同样受到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以前)一些主旋律题材的电影,尽管也试图表达主流价值观,却或脱离现实或脱离历史,或干脆就因为滥编剧而毁了整部戏……《十送红军》的编剧用十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把整部戏的英雄主义、民族主义表达得酣畅淋漓。 制作方似乎在用拍电影的手法拍电视剧,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小细节上又丝丝入扣,所以视觉上的冲击才会那么明显。” 记者李晓彤
编剧李修文
分享观剧感受
“导演用影像发展了红军美学”
《十送红军》的编剧李修文,是武汉文学院青年专业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在该剧剪辑制作前,他已看过全剧,昨天下午,记者连线李修文,分享了他的观剧感受。
记者:您觉得这部剧集拍摄得如何?能反映出剧本中想表达的内容吗?
李修文:这次和毛卫宁导演合作非常愉快,我们的价值观和美学追求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我很迷前苏联的小说、电影,他也很喜欢。毛导抓住了剧本的精神、灵魂,拍摄得很精彩,可以说他用影像发展了红军美学。
记者:这部电视剧有不少大腕演员参演,十个故事中,每个故事都有主人公,你最喜欢谁的表演?
李修文:每个故事的主演演得都不错。如果说最喜欢,应该是罗晋主演的那个角色吧,是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主要因为罗晋之前给人留下的是偶像小生的形象,但在这部剧中,他的表演脱胎换骨。他在剧中出演的是一位重伤员,在那样的情况下依旧帮助队友实现遗愿,最终他也没有逃过死亡的残酷命运。罗晋将人物的深情、可怜又狂野的个性演得十分精彩。他也十分敬业,对剧本钻研很深,曾专门找医生咨询:胸口受过伤的人在走路、射击等一系列动作中,姿势会有何变化,力求在细节上表演逼真。
记者:您对这部剧集的收视率、口碑有期待吗?
李修文:这部剧已经创作完成,摆在了观众面前,好不好,爱不爱,都是大家的自由。我手头也在写新的作品。如果观众爱看,收视率高,我很高兴。观众不爱看那就不看嘛,也没什么。
记者钟磬如
【本网责编 胡骁】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4/0612/thumb_150_105_20140612015551335.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