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民族团结“实景图”越绘越美
2024-09-25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今年以来,延吉市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繁荣延吉、绿美延吉、青年延吉、智慧延吉、幸福延吉”的“五个延吉”建设目标,从思想铸魂、文化引领、共同富裕、互嵌交融入手,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巩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军广 摄
9月18日,记者随州委宣传部“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集中调研采访团,先后走进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感受“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建设、文旅双向赋能促“三交”新路径等民族团结工作越绘越美的“实景图”。
党建赋能“石榴籽”
共谱和谐“幸福曲”
社区外,有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彩画墙,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红打卡墙、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有一系列可视化宣传实体;社区内,有引导各族群众交朋友、结对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各式文体活动,有各民族群众的欢声笑语……
9月18日,集中调研采访团来到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在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兼居民委员会主任王淑清的带领下,通过参观红石榴之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心等,真切感受到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丹英社区,每天都有各式文体活动,包括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各族群众在这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王淑清说。
“‘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是要让各族群众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并且真正做到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在王淑清看来,“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落实,是确保各族群众在丹英大家庭中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的有效途径。这种包容、互助、和谐的生活方式,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如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是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在丹英社区早已深入人心。丹英社区还被指定为全省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现场会参观点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各级各类荣誉200余项。
文旅双向赋能促“三交”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当文旅双向赋能,会带来哪些惊喜?9月18日,记者来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探寻该园以文旅双向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新路径。
近年来,延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造8个旅游促“三交”基地为抓手,以核心景区提档升级为重点,坚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探索新模式,持续释放文旅双向赋能合力,递交了深入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高分答卷”,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正是其中的缩影。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位于延吉市南部、帽儿山脚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45平方米。园区设有庆典活动乐游区、非遗文化展游区等6个功能区,是全国及全省研学旅行基地,也是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研学中心、旅游促“三交”基地。
走进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从体验民俗服饰,到观看民俗文化展演,再到品尝民俗美食、观摩百年民俗古迹,这些具有民俗特色的中华文化符号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沉浸式体验备受青睐,让人耳目一新。
来自云南的苗族姑娘王彩琼第一次来到延边,穿上了期待已久的朝鲜族民族服装,在民俗园里拍摄了许多漂亮的照片。她说,这里的每个场景都像是电影中的镜头,真实而梦幻。
据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招商策划总监张晋铭介绍,为发展旅游促“三交”,民俗园从边境古村落整体迁移过来9栋百年老宅,并以其为主体,打造了集服饰体验、文化展演、美食制作和传统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型民俗旅游目的地。通过搭建沉浸式、互动式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内容、新玩法、新体验,让游客在深度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和各民族的团结交融,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山小学的舞蹈《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李军广 摄
“实景图”越绘越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如今,行走在延吉的街头巷尾,处处能看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未来,延吉市将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工作成果,绘就更加美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景图”。
(本组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来源:搜狐城市-吉林
初审:王 栋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李军广 摄
9月18日,记者随州委宣传部“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集中调研采访团,先后走进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感受“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建设、文旅双向赋能促“三交”新路径等民族团结工作越绘越美的“实景图”。
党建赋能“石榴籽”
共谱和谐“幸福曲”
社区外,有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彩画墙,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红打卡墙、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有一系列可视化宣传实体;社区内,有引导各族群众交朋友、结对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各式文体活动,有各民族群众的欢声笑语……
9月18日,集中调研采访团来到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在丹英社区党委书记兼居民委员会主任王淑清的带领下,通过参观红石榴之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心等,真切感受到了“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在丹英社区,每天都有各式文体活动,包括唱歌、跳舞、书法、绘画等,各族群众在这里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王淑清说。
“‘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是要让各族群众在社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并且真正做到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一个节。”在王淑清看来,“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落实,是确保各族群众在丹英大家庭中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的有效途径。这种包容、互助、和谐的生活方式,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如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是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在丹英社区早已深入人心。丹英社区还被指定为全省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现场会参观点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全国创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各级各类荣誉200余项。
文旅双向赋能促“三交”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当文旅双向赋能,会带来哪些惊喜?9月18日,记者来到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探寻该园以文旅双向赋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新路径。
近年来,延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打造8个旅游促“三交”基地为抓手,以核心景区提档升级为重点,坚持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探索新模式,持续释放文旅双向赋能合力,递交了深入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高分答卷”,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正是其中的缩影。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位于延吉市南部、帽儿山脚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45平方米。园区设有庆典活动乐游区、非遗文化展游区等6个功能区,是全国及全省研学旅行基地,也是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研学中心、旅游促“三交”基地。
走进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从体验民俗服饰,到观看民俗文化展演,再到品尝民俗美食、观摩百年民俗古迹,这些具有民俗特色的中华文化符号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沉浸式体验备受青睐,让人耳目一新。
来自云南的苗族姑娘王彩琼第一次来到延边,穿上了期待已久的朝鲜族民族服装,在民俗园里拍摄了许多漂亮的照片。她说,这里的每个场景都像是电影中的镜头,真实而梦幻。
据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招商策划总监张晋铭介绍,为发展旅游促“三交”,民俗园从边境古村落整体迁移过来9栋百年老宅,并以其为主体,打造了集服饰体验、文化展演、美食制作和传统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型民俗旅游目的地。通过搭建沉浸式、互动式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内容、新玩法、新体验,让游客在深度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和各民族的团结交融,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山小学的舞蹈《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李军广 摄
“实景图”越绘越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越来越强。如今,行走在延吉的街头巷尾,处处能看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未来,延吉市将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工作成果,绘就更加美丽的民族团结进步“实景图”。
(本组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来源:搜狐城市-吉林
初审:王 栋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