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红石榴之家让各族居民籽籽相抱、亲如一家——“咱的社区,咱的家!”

2024-06-13  标签: 来源:延边日报
  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而闻名全国,是首批吉林省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示范试点、首批延边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


  听说丹英社区各族居民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啥地方?好在哪?5月31日,记者心生好奇,前往一探究竟。


  进入丹英社区,经过一段干净整洁的上坡路,道路两侧长长的、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彩绘墙瞬间将人拉入了团结互助、相亲相爱的浓厚氛围。不远处,一栋明艳的飞檐翘角建筑跃然眼前,一颗硕大的“红石榴”一分为二,牢牢地悬挂在门口上方正中央,一半颗颗红心、籽籽相抱,一半饱满圆润、红艳似火,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光彩夺目。两侧汉、朝双语红体大字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丹英社区各族群众的新晋“据点”——“红石榴之家”。
 
  “欢迎到红石榴之家来参观,快请进!”讲解员、丹英社区社工岗于潼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在州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提升推广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经验,在全州打造100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以后,丹英社区在州、市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具体指导下,历时2个月精心设计和打造了丹英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中心,将原来的“蒲公英之家”升级改造为“红石榴之家”,并将其作为研学中心的主阵地。

  “红石榴之家”于5月8日揭牌,共分上下两层。一层为学习区,包含“我的国”“我的家”“我的社区”三个部分;二层为互动体验区,整体通过展馆、多媒体展示区、互动体验区等功能模块,为来访各族群众提供实地观摩、现场讲解、互动实践全景式研学体验,既展示省、州、市的概况、地域民族特色和民族团结进步成果,也从各族居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提供休闲娱乐、关爱“一老一小”等暖心服务,引导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采访当日,阴雨连绵,往常人来人往的“红石榴之家”难得安静下来。“奶奶,奶奶,快过来,这里有个大‘石榴’,咱去看看这是啥地方?”记者正在于潼的引导下看得津津有味,就听到一阵稚嫩的话语和脚步声传来。循声望去,一个约五六岁的小男孩正拽着奶奶的手走进来,满眼的兴奋与好奇。


  “你好呀,小朋友,这里是咱们社区居民的一个新家,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呢!”于潼见状,立即从刚刚专业的解说员状态“切换”为邻家大姐姐角色,快步上前迎接祖孙俩,然后一一向其耐心讲解各个区域的内容和功能。在二楼的关心下一代手作空间,一幅幅精美的儿童画让小男孩和奶奶目不暇接、兴趣大增。得知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社区“代理亲人”、退役军人、“五老”队伍、爱心志愿者、大学生等各类群体前来,按照制定的课程表,教社区小朋友们唱歌、下棋、画画、做手工,小男孩激动不已,当即让奶奶预约了时间。
 
  “给你看看,‘红石榴之家’现在有多‘红’。”于潼拿出“红石榴之家”活动登记预约记录本,记者看到“红石榴之家”自挂牌开放之日起,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接待各级各部门参观等各类活动57场,辖区各族居民也在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和21支文艺团体的组织和带动下,隔三岔五前来唱歌跳舞话家常,“红石榴之家”树立起全州建设互嵌式社区的丹英“新样板”,成为了各族居民心向往之、相亲相近的另一个家。

  “走出家门,才能打开心门,‘红石榴之家’作为一个新的平台,一定会让各族居民更加紧密地抱在一起。”丹英社区党委书记王淑清说,丹英社区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分注重培育睦邻文化,自2006年起举办“邻居节”以来,通过广泛开展“百家宴”“花甲礼”“趣味运动会”等富有民族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了其乐融融、热闹非凡的“邻里嘉年华”。为了迎接端午节,丹英社区早早筹备起新的活动,依托红石榴之家,组织驻街单位、部队和各族群众,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石榴花开情更浓”主题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交融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文/图)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