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视察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延吉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付杨)10月29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松男带领教科文卫工委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视察。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小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写作业 付杨 摄
15时40分,视察组来到延吉市中央小学,正值课后服务时间。视察组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全面了解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情况,对课后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
座谈会 付杨 摄
人大代表发言 孙鹏 摄
按照国家、省州等相关文件要求,为满足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本着自愿选择、公益普惠、公开透明、全面发展的原则,延吉市教育局于2021年3月15日和3月29日分别在城区和乡镇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工作,2020年10月26日在普通高中实施课后服务工作。自开启课后服务工作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课后服务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计39所,学生46601人,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89%,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3567名,教师参与率71%。普通高中3所,学生5427名,学生参与率96.7%,教师参与率84.4%。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罗松男讲话 付杨 摄
就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罗松男表示,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扎实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科学的课后服务开展方法形式,准确把握学生和家长需求,根据当地季节的变化,采取“一校一案”原则。要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多渠道整合教师资源,积极争取社会支持,聘请校外专家、离退休教师,鼓励更多具备一定专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减轻学校教师的负担。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后服务内容,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工作模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进一步扩大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基地校资源,灵活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教育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吸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学校引入具备资质、规范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教育机构联合提供课后服务,有效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视察组在中央小学视察课后服务工作情况 付杨 摄
小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写作业 付杨 摄
15时40分,视察组来到延吉市中央小学,正值课后服务时间。视察组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全面了解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情况,对课后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建议。
座谈会 付杨 摄
人大代表发言 孙鹏 摄
按照国家、省州等相关文件要求,为满足广大家长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本着自愿选择、公益普惠、公开透明、全面发展的原则,延吉市教育局于2021年3月15日和3月29日分别在城区和乡镇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工作,2020年10月26日在普通高中实施课后服务工作。自开启课后服务工作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课后服务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计39所,学生46601人,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89%,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3567名,教师参与率71%。普通高中3所,学生5427名,学生参与率96.7%,教师参与率84.4%。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罗松男讲话 付杨 摄
就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罗松男表示,要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扎实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科学的课后服务开展方法形式,准确把握学生和家长需求,根据当地季节的变化,采取“一校一案”原则。要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多渠道整合教师资源,积极争取社会支持,聘请校外专家、离退休教师,鼓励更多具备一定专业教学能力的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减轻学校教师的负担。要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后服务内容,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工作模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进一步扩大课后服务教育资源,利用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基地校资源,灵活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教育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吸取家长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鼓励学校引入具备资质、规范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教育机构联合提供课后服务,有效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