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师德赞】李艳玲:扎根乡村21载 半生热血育新苗

2019-08-29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韩丹
  开栏语:为人师,你看遍四季晴雨、滋润芬芳桃李;为人师,你坚守初心一片、写下远方和诗。在教师节即将来临的日子,延吉新闻网开设【师德赞】专栏,带你认识十位有着崇高职业理想的人民教师,让我们想把一切美好的祝愿送给老师。

  1998年,刚刚师范毕业的她,被分配到朝阳川镇光华小学任教。不知不觉一干就二十一年,从风华正茂的小姑娘到了不惑之年。在这21年里,她甘做农村孩子成长的一块铺路石,用汗水播种着希望。21年来,她情系乡镇教育,倾情耕耘。21年来,她孜孜以求,将一颗滚烫的心献给了学生。她用汗水播种着希望,她就是2019年延吉市师德标兵候选人——光华小学教师李艳玲。


李艳玲教师

  一方黑板勤耕作 三尺讲台自雕琢

  做人民满意教师,是李艳玲为之奋斗终生的追求。多年的教学实践让她深深体会到,要把职业作为事业追求,把事业作为专业钻研,才能干好工作。

  李艳玲说,她刚参加工作半年就分配到朝阳川德新村支教。那时的她根本不会骑自行车,可是村里不通车,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学着骑车,笨笨卡卡在坑洼的土路上七扭八拐,有时骑快了就冲进了玉米地里。每天来回15公里的村路,很快让这个骑车打怵的姑娘变成了在泥潭里骑车自如的骑车高手。一年里,李艳玲风里来、雨里去,却从未请过假,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这次经历让李艳玲迅速地成长起来,回到乡镇上,为了让农村孩子跟城市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新理念,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她深知仅仅凭借外出学习听课来提高自身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自行购买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充电。组织年组教师成立教研团队,带头准备、带头讲课、相互听课、研课,带动全体语文老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并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用她自己的话说,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家乡父老的嘱托和期盼。


领读课文


为学生答疑解惑

  一隅教室播撒爱 母爱融融润心田

  李艳玲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她把无尽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

  班级里有一个叫小博的男孩儿,他出生在一个父亲残障、母亲智障的家庭。一年级时,他突然检查出患了肾病综合征。全身浮肿,眼睛只剩下了两条缝。为了帮助他,李艳玲经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买文具、书籍、服装,同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这个特殊的家庭真实情况。在学校和教育局的积极协调下,筹措几万元资金为孩子看病,家里父母无法护理孩子,李艳玲就亲自陪同孩子到南京治病,一去就是6天。看完病回到家,怕他学习跟不上,又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一住就是半个月,为他补上了落下的课程。小博的父母为了表示感谢,拿了一沓十元、二十元凑成的钱来到学校,眼含泪水,说话吃力的爸爸一边嘴里反复说:“李老师谢谢你”,一边拽着李艳玲硬生生地塞钱,“这钱我坚决不能要,拿回去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小博在我们班级,就是我的孩子” 。

  李艳玲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活上对小博更是无微不至。小博感冒了,她提醒他吃药;小博头发长了,她告诉他去剪;小博没有冬季校服,李艳玲就悄悄为他买了一件。由于小博家庭情况特殊,受到政府各部门的关心与补助,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自己有没有事情,李艳玲都是放下自己的事,第一时间处理小博的事。在学校、老师的关心关怀下,小博先后3次到南京治病,如今他的病已经治愈。

  小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境很贫困,校车费都是李艳玲先垫付,不仅如此还时不时买些生活用品到家中探望。小玉因为家庭原因差点失学,是李艳玲不辞辛苦多次往返20多公里路,耐心相劝才使得她重返校园。李艳玲就是这样用自己无私的爱温暖了许许多多的孩子,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爱上学校。


与教师们提前备课交流


向学生赠予书籍

  以身作则酬夙愿 甘洒热血谱新篇

  李艳玲对学生的付出远远超过自己的孩子。孩子生病时,她怕耽误课,总是委托自己的亲属、朋友领孩子去打针。孩子在初三关键时期,她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功课。对于自己,她更是几近苛刻。上班21年来,她从没因为生病而耽误一堂课,病了她就咬牙坚持。2018年冬天,因为天气寒冷,原本体质偏弱的她,嗓子开始不断红肿发炎,高烧不断,甚至说不出话来。医生建议她在家休息,但考虑到会耽误上课,她每天吃着药、含着含片上课,声音小就自己配个移动麦克,直到放了寒假,她才默默一个人去医院治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1年来,李艳玲不仅收获了一些个人荣誉,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尊敬与喜爱。看到学生取得点滴进步,她兴奋得无以言表。这就是李老师,在教师这个职业路上她执着坚守在农村学校,倾尽全力、无怨无悔,努力前行。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