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韩万爽——带领村民过好日子

2017-10-16  标签:过好日子 一书 村民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季芳旭
  在延吉市小营镇东光村,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书记。自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经组织安排担任挂职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村里贫困户精准脱贫,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第一书记的艰巨使命和责任,带领贫困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东光村驻村第一书记韩万爽 季芳旭 摄

  他是延吉市财政局党办主任韩万爽,现挂职担任小营镇东光村驻村第一书记。

  从点滴做起 融入新岗位


韩万爽到贫困村民王永梅家走访 季芳旭 摄


韩万爽和其他村干部到合作社的鸡舍查看运营情况

  2016年4月,韩万爽来到东光村,在新的岗位上开始了工作。为推进东光村脱贫攻坚工作,韩万爽从来到东光村的第一天便告诉自己,要想实现村内贫困户的全面、长久脱贫,就要找准导致他们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为尽快融入新的工作,融入村民的生活,韩万爽每天都在各贫困户家来回奔波。他说,只有和贫困户成为了朋友、亲人,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为何致贫,才能制定最科学的帮扶办法。

  东光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32人,其中朝鲜族贫困户21户。作为一名汉族干部,想要开展好村内的脱贫工作,第一个摆在韩万爽眼前的难题便是如何和朝鲜族群众打成一片,沟通上排除障碍。他和村委会成员积极学习了解朝鲜族生活文化习俗,帮助朝鲜族贫困户干农活、卖玉米,通过他的努力,如今在东光村说起韩万爽,无论朝汉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精准扶贫 带领贫困村民致富 改善生活


住进新房的王永梅老人提及此事时难掩激动的泪水 季芳旭 摄


韩万爽和村民就如同一家人相处融洽

  通过一系列的入户走访工作,韩万爽了解到东光村的贫困户多为因病致贫。针对此情况,他与村委会积极沟通协调,确定了与小营镇东光村麦子农场合作成立“未来东光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鸡、猪、牛、羊饲养、蔬菜种植等。合作社占地7.4万平方米,2016年项目投资250万元,其中韩万爽协调申请扶贫资金100万元,新建鸡舍5座,购买1.5万只鸡和鸡饲料20万斤。2016年底,合作社便带动18户贫困户23人,人均增收2300—2500元。2017年,项目还将新投资12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成鸡2万只和饲料加工机器,年底将会有贫困户因此受益。

  除增加贫困户收入外,韩万爽还积极协调帮助贫困户进行房屋重建维修工作。贫困村民王永梅和老伴都已70多岁,一直居住在40多年前用煤渣灰盖的老房子,期间修修补补,冬不避寒夏不避雨,老鼠等也常能在屋内看见,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在了解两位老人居住的困难后,韩万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为二老争取了重建房屋的资金,将村内第一间贫困户房屋改造安排到了她家,8月破土动工,如今老两口已住进新房半月,帮老两口完成了这辈子来说最大心愿——住上好房子。

  如今,王永梅的家是宽敞整洁的砖瓦房,屋内温馨暖和。住进新房的王永梅脸上带着笑容,每次韩万爽去看望他们二老时,他们眼中难掩激动的泪水,王永梅说:“这辈子都没想过能住进如此漂亮的房子,现在心里别提有多敞亮了,这要感谢党的政策,感谢韩万爽这样的好干部。”

  任重而道远 日子会越来越好


改善后的东光村干净整洁 季芳旭 摄


改善后的东光村干净整洁 季芳旭 摄

  韩万爽对东光村的付出远远不止这些。驻村以来,他在脱贫攻坚方面全力以赴,挽起袖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绿色、美丽新农村建设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两年来,他为村里争取上级资金514万元,完善村基础设施、文化大院、产业项目、饮水安全等8个项目;争取100万元修筑排洪沟;争取90万元修建鸡舍;争取123万元修建机耕路3公里;帮助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少数民族资金100万元,改善村集体经济;争取80万元修建围墙2000余米。同时,积极为驻村绿色产业项目争取循环经济补助资金,筹建塘坝等。在他的带领下,村容村貌更加靓丽,贫困户收益显著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韩万爽说,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但看着如此多的成就,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埋头苦干下,东光村的脱贫工作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