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长珲城际铁路开通两周年 客流火爆

2017-09-21  标签:城际 客流 铁路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翟宇佳
  2015年9月20日,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长珲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图定开行55趟动车组,与哈大、盘营、沈丹和丹大快速铁路等,共同构成东北地区铁路快速客运网,让延边这颗边疆明珠正式进入了“高铁时代”。


长珲城际铁路开通两周年


载歌载舞


延吉西站“金达莱之约”服务台

 
  两年来,延吉车务段通过融入民俗元素,打造了具有民俗特色的“最美高铁”精品线。开通至今,累计发送旅客近2000万人,客运收入突破16亿元。

  边疆的魅力名片

  走进延吉西站,造型精美的“金达莱之约”服务台映入眼帘,精通朝鲜语的客运员正热情地为朝鲜族旅客介绍着出行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发挥服务品牌的阵地作用,突出服务特色,延吉西站升级打造了民俗温馨服务团队,挑选60名工作人员到延边大学培训韩语、英语和俄语,精心编制《四语服务手册》并推广,为重点旅客提供便利服务。同时,设计安装了朝文版、俄文版“旅客自助引导系统”,朝鲜族旅客和外籍旅客只需轻轻点击屏幕,即可轻松获取朝文、俄文的车次、时刻、站台、到站等信息,实现“无障碍服务”和“零距离沟通”。

  此外,工作人员还安排重点旅客优先检票进站上车,积极与长春、沈阳、沈阳北、大连等高铁站服务联系、对接,使重点旅客从进站到出站,一路无忧,为旅客打造“温暖、温情、温馨”的出行环境。

  旅客的服务代言

  领略长白山壮丽美景,观赏海兰江稻浪飘香,体验中俄朝边境风光,品尝朝鲜族民俗饮食……长珲高铁串起沿线诸多风景名胜,也让游客体验到了“快旅漫游”的舒心与畅快。

  自开通以来,以长珲为轴线,沈哈为两翼,京津冀为延伸的国内旅游合作联盟机制初步建立起来,延边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候车大厅热闹非凡


春运


帮助乘客购票

 
  延吉西站旋起民族风、珲春站大秀国际范、安图西站流露长白韵、图们北站打开江之门、蛟河西站舞动红叶情,一站一景、一地一景、一物一景,让出行旅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延吉车务段借势高铁开行,通过加开重联扩充运能、落地咨询扩展服务、对接政府扩大声势等一系列手段,将长珲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使延边地区“高铁游”持续升温、异常火爆,区域旅游进入同城时代,也让延边的旅游市场呈现出“旅快游慢、速来慢游”的新常态和新趋势,到蛟河、敦化、安图、延吉、图们、珲春旅游的散客数量不断刷新纪录。

  同时,延吉车务段结合朝鲜族元日节、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秋夕节等“五大节日”,宣传开行多趟“山水踏青”“端午祭”“坐高铁、赏花海”文化观光列车。积极围绕冰雪旅游节、梨花节、苹果梨节等20余个特色旅游节日,有针对性地推出特色服务项目,打造服务亮点,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地域文化的延伸,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让越来越多的游客爱上了延边。

  民俗的欢乐驿站

  每逢节假日,延吉西站候车大厅里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客运人员身着鲜艳朝鲜族民俗服饰,载歌载舞表演“民俗快闪”。日常,候车大厅里总是循环播放《金达莱香满边城》《魅力延边欢迎您》《山水醉美吉图珲》等专题片或民俗歌曲。

  为了展示边疆的独特魅力,释放服务效能,延吉车务段搭建 “民俗大舞台”,邀请延吉、珲春等地区7个街道的“民俗舞蹈队”定期演出,并与延边州内10余个民间艺术团体合作举办民俗表演,使高铁站真正成为了朝鲜族民间艺术的展示平台。

  同时,延吉车务段还组织高铁站的客运员开设饮食文化、服务礼仪和民俗表演等拓展训练课,并举办了多场朝语服务技能大赛、俄语服务技能大赛、民俗歌舞职工风采大赛、民俗饮食厨艺大赛,以及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大赛等,不断提高客运人员的自身素质。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长珲城际铁路开通两年来,在全体客运人员的努力下,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强了人文交流,更成为拉动延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