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光辉历程】红色轨迹——“五·四”运动在延吉

2016-06-15  标签:延吉 光辉历程 轨迹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翟宇佳
  【开栏语】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为了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

  延吉各族人民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融入到全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之中。从响应五四运动,到马列主义在延吉的传播;从延吉早期共产党人在延吉的地下建党工作,到延吉党组织的建立;从抗日烽火中的中共东满特委和延吉区委领导民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艰苦斗争,到延吉光复后,建立中共延吉县委和延吉市委……纵观延吉的发展史,共产党人立下了一座座丰碑,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设《光辉历程》专栏,回顾延吉市党组织及党员带领各族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向建党95周年献礼。


    1919年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吼声:“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这是救亡的呼声,民族的呐喊,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就此展开,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1919年5月18日,延吉道立示范学校收到北京大学全体学生《敬告邦人父老书》,当天即回信表示全力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主义斗争。延吉师范、延吉二中及其他学校学生300多人,手持“还我青岛”“挽回外交”的手旗,高呼“打倒卖国贼”“拒绝合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恢复国权”等口号,在局子街举行示威游行,沿街讲演,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而原来企图阻止学生的不少军警也被学生的反日宣传和爱国热情所感染,积极支持并加入学生的游行队伍。

    紧接着,师范中学学生连日举行罢课,召开学生大会,成立了延吉学生团,后又成立了吉林省东南路学生团,发表宣言,散发传单。他们在局子街及商埠张贴从上海寄来的《救国日报》,到处讲演,高呼口号,群情激昂,声势浩大。在帽儿山前县立第六小学召开的群众大会上,道立中学的荆树智等3名学生当场咬破手指在白布上书写“还我河山”“竭力救国”的血书,更激起了各界人士对北洋军阀卖国行为的义愤,并把血书寄往北京,以此表达延吉各族人民的爱国热忱和“牺牲一切去救国”的决心。

    然而这场广大学生的正义行动,却遭到反动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延吉道尹公署勾结日本领事馆出动警察横加阻拦,竟说学生的正义行动是“逾越常规”“有碍邦交”,“规劝”学生“安心向学”“恪守学规”,不许干涉国家外交。他们还借口“延边地处极边,日韩杂居”“韩乱(指朝鲜人的反日斗争)未息”,厉行禁阻,逮捕学生,并扣留爱国传单,取缔排日印刷品。尽管反动当局一再破坏和镇压,但学生没有丝毫退却,反而“群性汹动,暗潮仍烈”。反动势力“恐惹交涉”,竟下令中师两校提前放假,限令外县学生一律回家,妄图以此分散学生的斗争力量。

    让反动当局想不到的是,学生的反日斗争未受到丝毫影响。局子街中师两校学生,在东南路学生团的统一指挥下,分别组织“十人团”开展维持国货,抵制日货为主要内容的反日爱国斗争。据延吉道尹公署报告中记载,学生放假后“忽于十八日聚集多人游行街市,到处讲演,散发传单,叫买国货,甚至讲演时,将所看到的洋货衣服,撕破废置,以资倡率”。而回到各县的两校学生,通过组织演讲,散发传单,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宣传发动广大群众,把反日爱国斗争,迅速传播开来。

    各界民众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逐步行动起来,和学生一起进行反日爱国斗争,以局子街为中心先后举行了罢教、罢工、罢市。6月1日,局子街各界群众团体,在延吉商会召开了代表会议,决定成立国民团,在致师范学校的公启中写道:“青岛问题危机万分,震动全国群起抗日,我延边地处边陲,久为日人覷觎,近来日本人竟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实行其侵略政策,公然设警,擅自逮捕垦民,搜查私立学校,为所欲为,其不堪痛忍处殆有甚于内地,稍具爱国热忱者必不能坐视沦亡,当有以医救之”。

    以局子街学生为中心的延边各族人民反日爱国斗争,是全国“五·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声援并支持了各地的爱国正义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大大提高了延边各族人民的革命觉悟,推动了延边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为以后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创造了条件。(翟宇佳据《中共延吉党史资料》整理)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