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经济发展结硕果 亮点频现成绩喜人
延吉新闻网4月5日讯(记者 付杨)2015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延吉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科学决策、精准部署,全市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取得喜人成果。
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蜜渍红参制品包装
2015年,延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42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总和的3.7%, 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省42个县域地方级财政收入总和的8.54%,37项经济社会指标值超过全省平均值,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观察分析2015年延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吉林省比重情况,延吉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
亮点1:城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延吉,这座幅员面积仅占全省县域0.98%、人口占全省1.97%的城市,创造了25个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3%,10个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5%的贡献度。同时,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超过30个经济社会指标占吉林省比重位列全省42个县、市、区前列。
璀璨家园 崔周范 摄
延吉这一全国百强、东北十强、吉林最强经济综合实力城市的风头正盛,发展成效日益显现,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位居全省42个县市区第一名,雄踞中国社科院经济竞争力全国排名第16位、东北第一位。延吉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亮点2:经济稳中求好见成效
2015年,延吉市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时适度推进经济发展,稳中求好,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和水平。
大京延吉纺织有限公司 李军广 摄
敖东制约厂包装车间 李军广 摄
随着经济的平稳发展,全市“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企业效益稳中有进。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均实现增长,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县域增幅4.2%。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比重高达7.51%和27.35%,总量均居全省县市前茅。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税收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比全省水平高出0.05%、3.1%、1.45%和1.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比全省水平低出10.19%。这一系列数字是延吉经济稳中求好的坚实基础,是经济效益水平由量变到质变的真实写照。
亮点3: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合理
2015年,延吉市继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多产业协调支撑、多极化发展的格局。
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延吉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41.5:56.6,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三次产业结构优于全国百强县和全省比例。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56.6%,超出全省比重19.2%;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7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超出全省比重18.6%。
2015年,延吉跻身全国县(市)经济结构竞争力第四名。
亮点4:三驾“马车”促经济协调发展
2015年,延吉市力求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突破,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使其呈现出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稳固。
延边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崔周范 摄
强化投资推动力,加大重大工程和项目谋划建设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03亿元,占全省比重达1.98%,超出全省平均值19.03%;提高消费贡献力,打造吸引周边地区社会购买力的区域消费中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6.32亿元,占全省比重达3.41%,超出全省平均值104.31%;增强出口拉动力,加快“走出去”步伐,外贸进出口总额2.8586亿美元,占全省比重1.51%。消费、投资、出口占全省比重均居全省县域前列。
亮点5: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成效显著
2015年,延吉市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在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健康安全、教育水平等需求。
延吉卷烟厂生产车间 崔周范 摄
数据显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卫生机构拥有床位、卫生技术人员、互联网用户、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占全省比重均超过3%;国内专利申请量、国内专利授权量、移动电话用户、普通高中在校生 、报刊订阅等指标占全省比重均领先全省县域;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移动电话普及率等比重分别超过全省指标1.36%、0.84%、37.2部/百人。
2015年,延吉位列中国县域教育综合发展指数排行榜榜首,晋级全国卫生福利竞争力50强县(市)。
亮点6: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2015年,延吉市加快民生建设步伐,让老百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享受更多实惠。
延吉热电厂 崔周范 摄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简称“人均GDP”)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2015年,延吉市人均GDP高出全省水平5630元,位居全省县域领先位置,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处于中上游。同时,在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水涨船高”。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8500元和12784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599元和1458元。另外,高档类商品销售和储蓄存款余额也是百姓收入逐渐增加的有力佐证。全年汽车类零售额22.63亿元,占全省比重高达5.17%,商品房销售面积高达67.60万平方米,占全省比重达4.53%,年末住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高达404.17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4.2%,赶超省内三个省辖市。
2015年,延吉中国县域居民发展指数排名居全国第11位、东北第一位。
亮点7: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再次提升
2015年,延吉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以赴补上中心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力。
延吉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高达145.8万人次,占全省比重高达13.76%;接待国内外游客750.12万人次,超过户籍人口13.86倍,占全省比重达5.31% ;旅客发送量0.1299亿人,占全省比重达3.73%;货物发送量0.14184亿吨,占全省比重达2.74%;邮政业务总量0.9027亿元,占全省比重达2.5%。人流、物流程度和指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延吉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度、贡献度和牵引度。
2015年,延吉成为吉林省唯一入围“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的城市。
(延吉市委财经办“四个全面在延吉”课题组)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蜜渍红参制品包装
观察分析2015年延吉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占吉林省比重情况,延吉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
亮点1:城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延吉,这座幅员面积仅占全省县域0.98%、人口占全省1.97%的城市,创造了25个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3%,10个指标占全省比重超过5%的贡献度。同时,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服务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超过30个经济社会指标占吉林省比重位列全省42个县、市、区前列。
璀璨家园 崔周范 摄
亮点2:经济稳中求好见成效
2015年,延吉市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时适度推进经济发展,稳中求好,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和水平。
大京延吉纺织有限公司 李军广 摄
敖东制约厂包装车间 李军广 摄
亮点3: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合理
2015年,延吉市继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多产业协调支撑、多极化发展的格局。
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2015年,延吉跻身全国县(市)经济结构竞争力第四名。
亮点4:三驾“马车”促经济协调发展
2015年,延吉市力求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取得突破,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使其呈现出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态势,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稳固。
延边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线 崔周范 摄
亮点5: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成效显著
2015年,延吉市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在保持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健康安全、教育水平等需求。
延吉卷烟厂生产车间 崔周范 摄
2015年,延吉位列中国县域教育综合发展指数排行榜榜首,晋级全国卫生福利竞争力50强县(市)。
亮点6: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2015年,延吉市加快民生建设步伐,让老百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享受更多实惠。
延吉热电厂 崔周范 摄
2015年,延吉中国县域居民发展指数排名居全国第11位、东北第一位。
亮点7: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再次提升
2015年,延吉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以赴补上中心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力。
延吉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高达145.8万人次,占全省比重高达13.76%;接待国内外游客750.12万人次,超过户籍人口13.86倍,占全省比重达5.31% ;旅客发送量0.1299亿人,占全省比重达3.73%;货物发送量0.14184亿吨,占全省比重达2.74%;邮政业务总量0.9027亿元,占全省比重达2.5%。人流、物流程度和指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延吉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度、贡献度和牵引度。
2015年,延吉成为吉林省唯一入围“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榜的城市。
(延吉市委财经办“四个全面在延吉”课题组)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