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金永泽金福顺 书香浸染 家风蔚然

2016-02-25  标签:金福 家风 书香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荆晶
    金永泽、金福顺两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他们退休后将年轻时爱读书的习惯坚持了下来,每天读书、看报,还自己写书、出书,更发挥余热带动身边的老年朋友们一起学习,他们的夕阳生活,丰富多彩。

    金永泽今年75岁,毕业于延边大学中文系,曾在延边日报社、延边州委宣传部、延边电视台工作。金福顺今年73岁,是延吉市二中的退休教师。夫妻二人现居住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延社区。


老两口和他们的藏书  荆晶 摄

 
    老两口年轻时就有读书的好习惯,也常常在工作之余抒发灵感,向各大报刊投稿,有很多文章被刊发。相继退休后,时间充裕,读书学习更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每天早上8点,他们都会准时到楼下的报箱取当天的报纸,然后进行阅读、记录和交流,开启一天的生活。

    金福顺退休后担任了社区老年会辅导员的工作。每个月她都会为社区的50余名老年会会员讲解时事政治、养生保健常识等知识。虽说一个月只上两节课,但金福顺却要用半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一节课。厚厚的笔记本,满是粘贴、记录、修改的痕迹,可见金福顺对这份工作的认真。金永泽也义务为社区进行简报的翻译工作,便于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大事和社区内的好人好事。
 

金福顺的小书桌 荆晶 摄

 
    阅读累积了素材,老两口也整理思路进行创作。一支笔、一个本,是金永泽的随身“标配”,无论是在走路、散步,还是在床上休息,灵感来了,他就会马上将脑海中的文字记录下来。“上了年纪,不及时记下来就忘了,这个习惯很好,对我来说很受用。”金永泽说,现在记满了的小本子就有好几个了,都是他的创作灵感。金福顺也会和老伴一起创作,她还加入“延边枫叶随笔会”,成为了一名会员,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创作活动。

    目前,金永泽出版了个人专辑《电视艺术探究》和随笔《身土不二》《拥抱未来》,金福顺著有个人随笔专辑《无悔的选择》等,并在《枫叶》文学杂志中刊发《父亲与牛》《家》等多篇作品。夫妻二人还出版了夫妇文集《书之香》,并于2014年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金永泽利用电脑创作诗歌 荆晶 摄

    值得一提的是,金永泽平时创作的诗歌、散文,都会用电脑进行记录,老伴的文章他也会用电脑进行备份。这位七旬的老人,正是因为创作需要,才开始学习电脑。一本书平均20万字,现在老两口一共出版了6本书,共计约120万字,都是金永泽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他说,虽然打字慢,但是自己和老伴的心血创作,要自己打出来送到出版社,才更有意义。
   

金永泽、金福顺夫妇一起看报学习 荆晶 摄

 
    金永泽、金福顺家庭文化氛围浓厚,藏书千余本,仅工具书就有十几本。老两口常年订阅各类报纸,坚持为延边图书馆、延边大学图书馆、延吉市儿童图书馆赠书,还为社区的读者免费提供图书600余本。他们鼓励、带动周围的老年朋友阅读,积极向身边亲友推荐介绍自己阅读过的并从中受益的好书和佳作,传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在他们的带动下,身边的老年朋友们也开始热爱阅读,经常向他们借阅,与他们交流。

    金永泽说,睡觉会使人做梦,读书会让人圆梦。他和老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脚踏实地树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也带动身边人,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