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西市】再见,西市场!我梦想和希望的家园
【编者按】经延吉市委第十次常委会研究决定,延吉市将对延吉西市场进行拆除重建。对于有着30年历史,承载着延吉市乃至延边州众多业户的梦想和希望的西市场,它的拆除重建,迁动人心,引人关注。《延吉新闻网》从即日起开设【重建西市】专栏,多角度、全方位跟踪西市场拆除重建进程,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与广大业户、市民共同见证延吉西市场的重生。
30年,延吉西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客流稀疏到人潮拥挤,从冷落清静到生意红火,同时,也从最初的整洁规范逐渐变得杂乱无序。但就是这样的西市场,却成为了延吉人逛街购物的代名词,它陪伴了太多人的青春年华,承载了太多人的创业故事,“西市场”将会沉淀成人们心中不变的记忆。
西市场,多少人的起家之地
延吉西市场服装区 金洪石 摄
想到熙熙攘攘了30年的西市场将原地拆除重建,在西市场卖服装有26年之久的韩女士不禁黯然神伤,充满留恋。
26年前,年仅18岁的韩女士来到延吉,她的创业第一站便是西市场。从此,她在西市场“安家落户”,见证了西市场的变迁,度过了26年的难忘时光。
回忆起初到西市场的情景,韩女士记忆犹新,“那时二楼有很多空床位,每天顾客都只是稀稀拉拉的。”但是,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1990年,服装行业发生了质与量的飞跃,随即迎来了销售高潮。“很多摊主都到福建石狮采购,然后成麻袋的空运回来,周边县市的商贩都到西市场批发进货,可以想象,当时的西市场有多么繁华。” 韩女士回忆道,每天都要整理货品到凌晨1点才能休息,早上还要早点起来,雇车将补货拉到市场,否则第二天就将面临缺货的问题。
当时以批发为主的销售方式,使得销售量急速增加,而一个柜台一天的利润就能达到一两万元,甚至更多。西市场一度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市场,曾被国家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为延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市场,写满了我们的奋斗史
因为年轻,所以更要奋斗,虽然过程中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但是坚信会在风雨后见彩虹。韩女士说,凡是在西市场工作过的,肯定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奋斗史,看着老照片,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当时,为了多筹集资金,外出进货时,家里就只剩下10元钱,其余的钱全部用来进货。然而,就在1992年,服装样式发生了转型,流行趋势从商务正装变成了休闲装,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延吉市的市场间接受到影响,整个西市场生意十分萧条,韩女士亏损严重。“根本没有人买,经常一天营业额为零,可是货已经发出来了不能退,进的所有货都赔本。”当时已经怀孕两个多月的韩女士十分上火,“一件110元进的西服,90元就卖,进的衣服落地就赔,不过赔钱卖也高兴,因为卖出一件就少亏一点。”由于亏损巨大,韩女士经常以泪洗面,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韩女士怕养不起孩子,曾到医院想要打胎,最终被护士长劝了回来。
然而,就在那样的艰难时期,韩女士没有放弃,每天挺着大肚子,拿着衣服到街上叫卖,只要能把手中的货换成现钱揣到兜里,亏多少都卖。为了养家糊口,生完孩子45天后,韩女士不顾身体不适,就又背着孩子来到西市场卖货。像韩女士一样坚守事业的“西市人”很多很多,他们赌上所有,放手一搏,只为守住自己的创业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94年,所有人终于迎来转机,服装行业迎来第二次飞跃,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大家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市场恢复活力,延吉的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随着交通的发达,周边县市的商贩开始陆续到沈阳、哈尔滨等地批发采购,西市场销售模式逐渐从批发向零售转型。虽然营业额下降,收入减少,但是收入平稳,一个柜台每个月基本稳定在几千元钱,人们享受着平淡的幸福。
西市场,我们真正的“家”
延吉西市场内部摊位紧邻 金洪石 摄
西市场摊位紧邻,没有任何隔板遮挡,这使得所有摊主感觉互相之间更加亲近。无论是谁有事不能来,他的货品不会少一件,周围的摊主都会帮忙照看;无论是谁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关照,出谋划策;无论是谁发生矛盾争吵,大家都会积极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家人的感觉在每一天的日子里,慢慢浸入所有人的心中。
韩女士旁边的摊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金阿迈,阿迈的老伴在2012年瘫痪在床,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韩女士每个月要去阿迈家两趟,帮忙打理家里家外的各种事务,直到其老伴去世。韩女士说:“在西市场的这些年里,我们对西市场的感情很深厚,而这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更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家,因为这里有关心照顾他们的人,有他们可以依靠的人。”
当得知西市场要原地拆除重建的消息后,很多“西市人”不愿相信,他们失落、悲伤,因为他们对西市场有一种已经融为一体,无法割舍的情。这种情既是对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的留恋,更是对这些年来朝夕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家人”的留恋,而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却怕等不到“新西市”落成的那天。
“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收获了美好的生活,我们把最美好的时光都倾注在西市场,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迷茫的感觉,觉得我们苦心经营的家就要没了,一个集体就要散了,我们都成了孤雁。”韩女士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更深层的关怀和承诺,让我们所有西市场业主安心,放心。”
西市场,愿你的明天会更好
延吉西市场现貌 金洪石 摄
如今,经过了30多年岁月洗礼的西市场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基本面貌,裸露的墙壁和管道,越来越拥挤的摊位,狭窄而堆满货物的走廊,这个开放式原生态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在此经营的摊主以及前来购物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拆旧建新,这是历史的前进,发展的标志,西市场改造势在必行。
虽然对“老西市”难舍旧情,无比眷恋,但是韩女士深知安全的重要,环境改变的必要。她和所有的业主一样,希望在这片有着所有“西市人”回忆与梦想的土地上,能够建造一座安全有保障,格局合理,环境整洁,软、硬件设施一流的“新西市”。今天的离开不是永远的离开,老友也好,新朋也罢,期望所有的人会再次相聚在新的家园里,共同开创新的生活。
西市场,愿你的明天会更好!
30年,延吉西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客流稀疏到人潮拥挤,从冷落清静到生意红火,同时,也从最初的整洁规范逐渐变得杂乱无序。但就是这样的西市场,却成为了延吉人逛街购物的代名词,它陪伴了太多人的青春年华,承载了太多人的创业故事,“西市场”将会沉淀成人们心中不变的记忆。
西市场,多少人的起家之地
延吉西市场服装区 金洪石 摄
想到熙熙攘攘了30年的西市场将原地拆除重建,在西市场卖服装有26年之久的韩女士不禁黯然神伤,充满留恋。
26年前,年仅18岁的韩女士来到延吉,她的创业第一站便是西市场。从此,她在西市场“安家落户”,见证了西市场的变迁,度过了26年的难忘时光。
回忆起初到西市场的情景,韩女士记忆犹新,“那时二楼有很多空床位,每天顾客都只是稀稀拉拉的。”但是,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很久,1990年,服装行业发生了质与量的飞跃,随即迎来了销售高潮。“很多摊主都到福建石狮采购,然后成麻袋的空运回来,周边县市的商贩都到西市场批发进货,可以想象,当时的西市场有多么繁华。” 韩女士回忆道,每天都要整理货品到凌晨1点才能休息,早上还要早点起来,雇车将补货拉到市场,否则第二天就将面临缺货的问题。
当时以批发为主的销售方式,使得销售量急速增加,而一个柜台一天的利润就能达到一两万元,甚至更多。西市场一度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市场,曾被国家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市场,为延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西市场,写满了我们的奋斗史
因为年轻,所以更要奋斗,虽然过程中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但是坚信会在风雨后见彩虹。韩女士说,凡是在西市场工作过的,肯定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奋斗史,看着老照片,她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当时,为了多筹集资金,外出进货时,家里就只剩下10元钱,其余的钱全部用来进货。然而,就在1992年,服装样式发生了转型,流行趋势从商务正装变成了休闲装,加上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延吉市的市场间接受到影响,整个西市场生意十分萧条,韩女士亏损严重。“根本没有人买,经常一天营业额为零,可是货已经发出来了不能退,进的所有货都赔本。”当时已经怀孕两个多月的韩女士十分上火,“一件110元进的西服,90元就卖,进的衣服落地就赔,不过赔钱卖也高兴,因为卖出一件就少亏一点。”由于亏损巨大,韩女士经常以泪洗面,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韩女士怕养不起孩子,曾到医院想要打胎,最终被护士长劝了回来。
然而,就在那样的艰难时期,韩女士没有放弃,每天挺着大肚子,拿着衣服到街上叫卖,只要能把手中的货换成现钱揣到兜里,亏多少都卖。为了养家糊口,生完孩子45天后,韩女士不顾身体不适,就又背着孩子来到西市场卖货。像韩女士一样坚守事业的“西市人”很多很多,他们赌上所有,放手一搏,只为守住自己的创业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1994年,所有人终于迎来转机,服装行业迎来第二次飞跃,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大家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市场恢复活力,延吉的经济重新发展起来。
随着交通的发达,周边县市的商贩开始陆续到沈阳、哈尔滨等地批发采购,西市场销售模式逐渐从批发向零售转型。虽然营业额下降,收入减少,但是收入平稳,一个柜台每个月基本稳定在几千元钱,人们享受着平淡的幸福。
西市场,我们真正的“家”
延吉西市场内部摊位紧邻 金洪石 摄
西市场摊位紧邻,没有任何隔板遮挡,这使得所有摊主感觉互相之间更加亲近。无论是谁有事不能来,他的货品不会少一件,周围的摊主都会帮忙照看;无论是谁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互相关照,出谋划策;无论是谁发生矛盾争吵,大家都会积极调解,化干戈为玉帛。家人的感觉在每一天的日子里,慢慢浸入所有人的心中。
韩女士旁边的摊主是一位上了年纪的金阿迈,阿迈的老伴在2012年瘫痪在床,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韩女士每个月要去阿迈家两趟,帮忙打理家里家外的各种事务,直到其老伴去世。韩女士说:“在西市场的这些年里,我们对西市场的感情很深厚,而这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更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家,因为这里有关心照顾他们的人,有他们可以依靠的人。”
当得知西市场要原地拆除重建的消息后,很多“西市人”不愿相信,他们失落、悲伤,因为他们对西市场有一种已经融为一体,无法割舍的情。这种情既是对自己打拼出来的事业的留恋,更是对这些年来朝夕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家人”的留恋,而个别上了年纪的老人却怕等不到“新西市”落成的那天。
“我们从一无所有,到收获了美好的生活,我们把最美好的时光都倾注在西市场,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很多人都有一种迷茫的感觉,觉得我们苦心经营的家就要没了,一个集体就要散了,我们都成了孤雁。”韩女士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我们更深层的关怀和承诺,让我们所有西市场业主安心,放心。”
西市场,愿你的明天会更好
延吉西市场现貌 金洪石 摄
如今,经过了30多年岁月洗礼的西市场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基本面貌,裸露的墙壁和管道,越来越拥挤的摊位,狭窄而堆满货物的走廊,这个开放式原生态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在此经营的摊主以及前来购物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拆旧建新,这是历史的前进,发展的标志,西市场改造势在必行。
虽然对“老西市”难舍旧情,无比眷恋,但是韩女士深知安全的重要,环境改变的必要。她和所有的业主一样,希望在这片有着所有“西市人”回忆与梦想的土地上,能够建造一座安全有保障,格局合理,环境整洁,软、硬件设施一流的“新西市”。今天的离开不是永远的离开,老友也好,新朋也罢,期望所有的人会再次相聚在新的家园里,共同开创新的生活。
西市场,愿你的明天会更好!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