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省关工委来延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

2015-10-28  标签:下一代 情况 来延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刘鑫
    延吉新闻网10月28日讯(记者 刘鑫)10月27日,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聂文权一行来到延吉市新兴街道民和社区,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


聂文权一行来延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 刘鑫 摄

    延边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灵计,延吉市委书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姜虎权,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延军,以及州、市关工委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了解民和社区建设情况 刘鑫 摄


省关工委来延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 刘鑫 摄

    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民和社区青少年之家、居家养老活动室、三点半小课堂,详细了解社区建设情况,并听取了社区关于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的汇报。民和社区共有人口6900余人,其中,未成年人536人、留守儿童105人、“五老”关爱工作团15人、关心下一代志愿者120余人。近年来,社区以共建为载体,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以“老+新”为主力,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共建方面,社区与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八中、东山小学、北山小学、梨花小学等学校以及部分企业、部队军区、武警和派出所等部门单位建立了共建关系。在民族团结中,社区积极组织朝汉学生开展帮扶、交流活动。在“老+新”模式下,充分发挥“五老”作用,让孩子学习传统技能,并组织志愿者开展为未成年人普及互联网科技、开办三点半课堂、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显著成效。


聂文权讲话 刘鑫 摄
 
    聂文权对延边州及延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延边州和延吉市对关工委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发挥“五老”作用,为更好地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同时,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者,关工委老同志精神状态饱满,积极组织群众关心党的事业,在夕阳中发挥朝阳的作用,值得借鉴和学习。

    就如何更好地通过社区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聂文权指出,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地方,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社区工作状况和服务质量,时刻体现着党和政府关怀的落实程度,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失管青少年问题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到社会就业稳定问题等方面,社区责任重大。在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社区要与关工委紧密联系,让老同志参与进来,发挥余热,形成正能量,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青少年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切实做到关心下一代的茁壮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聂文权要求,关工委工作要定位于“急党政所急、帮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积极构建起党和政府培养教育青少年的桥梁。要组织广大志愿者和学校、企业、机关联系在一起,倾听到群众的呼声,让关工委工作得到群众的欢迎、社会的认可和组织的支持。同时,关工委工作要明确职责分工,防止职能交叉,并让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帮助青少年解决生活、就业、受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家庭解决困难,为青少年解决出路,为社会分担责任。

    聂文权强调,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不能走形式主义,要深入实际。相信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延吉市关工委工作会更上一层楼。


郭灵计讲话 刘鑫 摄

    郭灵计表示,关工委工作在党的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区工作也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社区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在行动上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为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让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延边州有决心、有信心、有条件、也有基础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好。


姜虎权讲话 刘鑫 摄

    姜虎权表示,做好关工委工作对当前乃至将来的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延吉市一定会严格按照省、州关工委的要求,提高重视程度,将关工委工作和社区工作相结合,严肃落实工作责任,不断强化工作措施,让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