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从吉林最强向东北最强跨越
2015年,延吉市在“四个全面”的引领下,锁定“稳增长”,开启转型发展攻坚战,决战工业、主攻项目,开足马力向新一轮振兴发展奋力前行,惊人的“延吉力量”书写着县域经济发展最强音。
朝阳川水稻基地
进入2015年,延吉大地振兴发展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推进延吉新一轮崛起的滚滚大潮:成功签约中国企业联合会、世贸中心协会总投资32亿元、30万平方米高标准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安发(长白山)生物科技园落户延吉;成功实施总投资20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的“国药药材”药材精深加工、保健品和健康食品生产加工及仓储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4.3亿元的国药(延边)林蛙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开工建设;年交易金额超3500亿元、上缴税金超5000万元吉林贵金属(延吉)交易中心交易系统试运行;今年投资2亿元的“吉林敖东”国药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00万元,项目主体厂房已完工;中国·延吉——日本·大阪定期航线正式开通,延吉与环日本海国家全部通航,成功融入东北亚空中“一带一路”……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延吉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20强县(市)”行列,位列第16位,是东北唯一入选20强的县(市),成为东北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县(市)。延吉作为吉林唯一全国百强县和综合实力最强县,实现了经济竞争力从吉林最强到东北最强的历史性跨越。
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奋力实现赶超发展
机械化收割 崔周范 摄
延吉热电厂 李军广 摄
作为吉林省综合实力第一强县,延吉市的决策者们深知,只有把战略视野放眼全国,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经济体组成的百强发展坐标系中定位发展目标,才能全面认清自身发展的潜力和不足,进而自加压力,不断实现新的超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延吉市主动通过与发达县份发展情况对比,更客观地衡量在县域综合发展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更加清晰地描绘今后县域科学发展的基本轨迹。该市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正确评价延吉市县域经济的总量、实力与速度,认清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敢超发展的精神,始终保持一种不惧困难、勇立潮头的胆略,一种奋发进取、敢于胜利的气势,以敢拼敢超的作为全力以赴把发展抓得更快一些、更实一些、更好一些,促进延吉市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延吉的22项经济指标绝对额在延边州占比超四成,人均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社消总额、外经外贸、科技创新等8项经济指标绝对额超过一些省辖市。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延吉市经济结构指标三次产业比、经济含金量指标地方级财政收入与GDP之比、城镇化指标城镇化率、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率、投资增长速度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速度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7项重要指标均超过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今年8月,延吉再次荣膺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如今,延吉是吉林省唯一囊括全国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四大“全国百强”荣誉的县市。自加压力、自我超越、赶超发展的延吉经验已经浓缩淬炼为新时期“中国县域十大发展模式”。
项目带动,扩量提质,全力实现加快发展
大京延吉纺织有限公司 李军广 摄
百利城购物中心 李军广 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2015年,延吉把战略眼光放在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充分利用新一轮振兴东北以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势,把投资拉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以更强的举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形成绿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县域经济的产业竞争力。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延吉市对已列入计划的新建项目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建设;对继续推进的续建项目,按照规划好的开工时间和工程进度,加强跟踪调度,靠前服务管理,确保项目快开工、快达效。选送200余名副科级干部、后备干部、中层干部、招聘大学生,到基层项目单位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让机关干部在下派锻炼和提高中服务基层项目建设。市几大班子领导每位包保两个项目和两个企业,全市34名市级领导包保项目68个、帮扶企业68户,通过现场调研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实际困难。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制定《延吉市优化软环境、整治‘中梗阻’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中梗阻”问题,提升行政效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今年,延吉市项目建设在总体数量、单体规模和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1-8月,全市共组织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132个,亿元以上项目92个,5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续建项目52个,新建项目80个。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6.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6亿元,同比增长14.8%。截至6月末,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2.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6.16%。
调优结构,绿色崛起,倾力实现转型发展
百利城购物中心内景 李军广 摄
延吉卷烟厂车间 崔周范 摄
今年,作为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板块重要组成部分,延吉市围绕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整体思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绿色转型作为根本出路,把投资拉动作为重要力量,谋划、筛选25个项目成功列入《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中,努力形成绿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绿色经济产业体系。确立了以“绿色化”为核心,以";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绿色经济";为重点,努力在吉林率先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构想。把“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列入市委党代会报告和市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中,并把绿色发展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原则融入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工作布局中,让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前,延吉市经济构成中,产业辐射范围由工业、建筑业、商贸流通业、餐饮娱乐业等传统产业向科技、物流、IT信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领域扩展,呈现出多元化、多行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延吉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74:64.42:64.51,优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
城乡一体、城“区”并进,戳力实现统筹发展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 崔周范 摄
延边长白山印务有限公司
今年,延吉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启动实施了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延吉连接线、高铁站广场基础设施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二期、朝阳川污水处理、朝阳川垃圾处理、城市新区供热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城郊与主城区融城对接,缩短了城乡距离,拉大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城区面积扩展至40.6平方公里。稳步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先后制定实施《延吉市农民市民化推进办法》、《新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政策规定,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专业农场、延吉省级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和中国朝鲜族食品生产基地健康发展。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完成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综合利用、农村厕所改造等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全市4个镇全部进入省级卫生镇。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把“两区”的创新发展置于国家新型城镇化“新常态”时代背景下,统筹城市与“两区”发展,先后将金刚山食品、春雷药业等重点企业搬迁到“两区”内,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产业园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延吉“两区”已成为先进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核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和创新的示范区,成为展示和见证延吉工业化和城市化成就最响亮的品牌。依托“两区”的迅速发展,延吉城市角色正在由工业化基地、城镇化核心向区域创新载体提升,“两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相互支撑、密切联动,已成为延吉社会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延吉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7.14%。
改革创新,科技引领,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
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蜜渍红参制品包装
延吉市IT产业园一角 李军广 摄
今年,延吉市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强改革”的办法解决地方行政干预强、经济社会结构单一、社会活力不够等县域发展方面的问题。制定实施《延吉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2015-2020)》,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108项改革任务,确立改革路线图,将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各部门,明确时间表,有效解决制约全市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延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进一步形成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清华大学、中规院、中国社科院、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吉林农大等的联系与合作,与辽宁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合作健康发展,建立科研院所60余家、技术开发服务机构近70家。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品牌,目前省级科技企业和双软认定信息产业企业超过100户,IT企业近300家,培育出“高丽村”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平均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500人,位居全省县市榜首。今年1-8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62件,专利授权量达82件,均高居全省县(市)榜首。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朝阳川水稻基地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延吉市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20强县(市)”行列,位列第16位,是东北唯一入选20强的县(市),成为东北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县(市)。延吉作为吉林唯一全国百强县和综合实力最强县,实现了经济竞争力从吉林最强到东北最强的历史性跨越。
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奋力实现赶超发展
机械化收割 崔周范 摄
延吉热电厂 李军广 摄
作为吉林省综合实力第一强县,延吉市的决策者们深知,只有把战略视野放眼全国,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经济体组成的百强发展坐标系中定位发展目标,才能全面认清自身发展的潜力和不足,进而自加压力,不断实现新的超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延吉市主动通过与发达县份发展情况对比,更客观地衡量在县域综合发展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更加清晰地描绘今后县域科学发展的基本轨迹。该市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正确评价延吉市县域经济的总量、实力与速度,认清优势与劣势,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敢超发展的精神,始终保持一种不惧困难、勇立潮头的胆略,一种奋发进取、敢于胜利的气势,以敢拼敢超的作为全力以赴把发展抓得更快一些、更实一些、更好一些,促进延吉市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延吉的22项经济指标绝对额在延边州占比超四成,人均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社消总额、外经外贸、科技创新等8项经济指标绝对额超过一些省辖市。与全国百强县相比,延吉市经济结构指标三次产业比、经济含金量指标地方级财政收入与GDP之比、城镇化指标城镇化率、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率、投资增长速度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速度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7项重要指标均超过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今年8月,延吉再次荣膺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如今,延吉是吉林省唯一囊括全国百强县、全国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四大“全国百强”荣誉的县市。自加压力、自我超越、赶超发展的延吉经验已经浓缩淬炼为新时期“中国县域十大发展模式”。
项目带动,扩量提质,全力实现加快发展
大京延吉纺织有限公司 李军广 摄
百利城购物中心 李军广 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2015年,延吉把战略眼光放在全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充分利用新一轮振兴东北以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政策优势,把投资拉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以更强的举措,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形成绿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县域经济的产业竞争力。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延吉市对已列入计划的新建项目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尽快建设;对继续推进的续建项目,按照规划好的开工时间和工程进度,加强跟踪调度,靠前服务管理,确保项目快开工、快达效。选送200余名副科级干部、后备干部、中层干部、招聘大学生,到基层项目单位一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让机关干部在下派锻炼和提高中服务基层项目建设。市几大班子领导每位包保两个项目和两个企业,全市34名市级领导包保项目68个、帮扶企业68户,通过现场调研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实际困难。优化项目建设软环境,制定《延吉市优化软环境、整治‘中梗阻’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中梗阻”问题,提升行政效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今年,延吉市项目建设在总体数量、单体规模和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1-8月,全市共组织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132个,亿元以上项目92个,5亿元以上项目36个。其中,续建项目52个,新建项目80个。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3.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6.8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6亿元,同比增长14.8%。截至6月末,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02.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6.16%。
调优结构,绿色崛起,倾力实现转型发展
百利城购物中心内景 李军广 摄
延吉卷烟厂车间 崔周范 摄
城乡一体、城“区”并进,戳力实现统筹发展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延吉股份有限公司 崔周范 摄
延边长白山印务有限公司
今年,延吉市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首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启动实施了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延吉连接线、高铁站广场基础设施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二期、朝阳川污水处理、朝阳川垃圾处理、城市新区供热管网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速城郊与主城区融城对接,缩短了城乡距离,拉大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城区面积扩展至40.6平方公里。稳步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先后制定实施《延吉市农民市民化推进办法》、《新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等政策规定,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8家专业农场、延吉省级农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和中国朝鲜族食品生产基地健康发展。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完成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综合利用、农村厕所改造等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全市4个镇全部进入省级卫生镇。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区与城市互动发展,把“两区”的创新发展置于国家新型城镇化“新常态”时代背景下,统筹城市与“两区”发展,先后将金刚山食品、春雷药业等重点企业搬迁到“两区”内,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产业园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延吉“两区”已成为先进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核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城市功能提升和创新的示范区,成为展示和见证延吉工业化和城市化成就最响亮的品牌。依托“两区”的迅速发展,延吉城市角色正在由工业化基地、城镇化核心向区域创新载体提升,“两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相互支撑、密切联动,已成为延吉社会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延吉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7.14%。
改革创新,科技引领,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百威英博(延吉)啤酒有限公司
吉林韩正人参有限公司蜜渍红参制品包装
延吉市IT产业园一角 李军广 摄
今年,延吉市不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用“强改革”的办法解决地方行政干预强、经济社会结构单一、社会活力不够等县域发展方面的问题。制定实施《延吉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规划(2015-2020)》,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领域108项改革任务,确立改革路线图,将各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各部门,明确时间表,有效解决制约全市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延吉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等,进一步形成自主创新政策环境。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清华大学、中规院、中国社科院、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吉林农大等的联系与合作,与辽宁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合作健康发展,建立科研院所60余家、技术开发服务机构近70家。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品牌,目前省级科技企业和双软认定信息产业企业超过100户,IT企业近300家,培育出“高丽村”等多个中国驰名商标。平均每万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500人,位居全省县市榜首。今年1-8月,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62件,专利授权量达82件,均高居全省县(市)榜首。
(权世荣 )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