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作家朱宏启和他的日本义父义母的故事

2015-08-28  标签:义母 义父 日本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李刚
  “妈,最近可好?”……前不久,朱宏启又一次拨通了远在日本的义母何桂芝的电话,母子俩互诉思念,互道安好,电话两头难掩激动。

  一通跨越时空的国际长途电话,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这个充满意义的重要时刻,将回忆拉回到60年代,如烟往事,历历在目……

  公元1965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五)深夜,吉林省汪清县春阳公社石头河子村一间简陋农房屋里,一位疼痛难忍的母亲突然临盆,一个早产婴儿即将呱呱坠地。

  母亲名叫刘春兰,此刻虽在乡村,却不是此村人。她一九六0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因成份问题(父亲土改时定位小地主,即为富农)被下放到石头河子村。并在村小学当了教员。女大当嫁。不久,刘春兰嫁给了当地农民朱家有。朱家早年由山东昌邑闯关东逃荒来此地,生活贫穷,甚至连娶上媳妇也无房居住。无奈,不得不借居住在村民郎茂喜家中。郎茂喜妻叫何桂芝,两人成家后生活倒也安定,并且生了可爱的女儿,刚满六个月,还天天喂奶。

  这天晚上,刘春兰老师正在判学生期末考试卷,已怀孕七个月她肚子感到一阵阵腹痛,很快临盆,产下男婴又瘦又小,仅有两斤多重。且两唇紧闭,不能发出哭声。母亲没有奶水,眼看就要夭亡。急得丈夫在屋来回转圈跺脚,妻子暗咽直哭也束手无策。这时,郎茂喜领妻子推门进来了。一进门,就吩咐妻子赶紧将幼小男婴抱在怀中。郎妻何桂芝毫不犹豫地将男婴抱在怀中,解开衣襟,将甘甜的乳汁送入待哺婴儿的口中。这时,又听对门郎家刚降生半年的女儿小芹大声啼哭,因为没吃奶越哭越烈。刘春兰不忍心,赶紧让何桂芝回去给女儿哺乳。一边是奄奄一息的婴儿,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女儿,郎茂喜终于选择挽救婴儿。他让妻依旧给朱家新生男婴哺乳。而郎茂喜又赶回自己屋去,煮米汤给女儿喂食。渐渐地,朱家婴儿有了生机,开始贪婪地吸吮着“陌生母亲”的乳汁,进而安详地熟睡。接着,第二天、第三天......又吸吮,又熟睡。脸色红润了,身体胖胖了,终于度过了危险期,侥幸活过来了。算起来,婴儿整整吸吮了“陌生母亲”一个多月的甘甜奶汁!

  这个男婴名字叫朱宏启,是“陌生父亲”郎茂喜作主、陌生母亲何桂芝给了他新的生命!

  从此后,朱郎两家来往十分密切。朱宏启认郎茂喜为义父、何桂芝为义母。

  谁知,一九七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郎茂喜家发生了惊人的变故:

  日本国首相田中角荣率团访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出面进行接待。接见中,随团参访的日本代表团中东京帝国大学校长伊藤先生在周总理前来敬酒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情不自禁地用流利的汉语说:“我当年也在牡丹江生活过!”周总理惊讶又赞叹地说:“原来您的汉语说的这么好!”随机询问了伊藤校长当年在牡丹江的情况。伊藤更是感叹地说起当年在牡丹江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亲弟弟:“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是三十六岁啦!”那一年(1945年)伊藤的弟弟九岁,而伊藤刚满十三岁。周恩来总理对此十分感兴趣,说“伊藤先生,你的弟弟仍在牡丹江吗?”

  伊藤痛苦地说:“在中国,也许还在牡丹江。”接着,伊藤说起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

  伊藤的父亲曾经作为日本关东军驻牡丹江的警备司令,参加罪恶的侵华战争。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宣布投降时在自己的住处持刀自尽。其妻也遍洒汽油,点燃烧房自焚,随丈夫同去。留下在外玩耍的伊藤小兄弟,在日军副官的帮助下来到牡丹江火车站,准备乘火车遣返日本。谁知,在喧闹拥挤中,弟弟不幸走失。归国的人群中,再也不见九岁的伊藤敬二……

  周恩来总理听后,立即找来公安部谢富治部长,向他提出要求,用公安部通报,在东北三省查询伊藤敬二。经过艰苦细致的筛选,由公安机关初步认定四人,符合伊藤校长之弟的年龄及特征。四人情况和血液DNA采集样本传至日本,伊藤校长不禁喜出望外。经过鉴定,居住在吉林省汪清县春阳公社的郎茂喜就是伊藤校长之亲弟伊藤敬二!原来,当年(1945年)伊藤兄与伊藤敬二弟在牡丹江火车站走失后,见其可怜,不停啼哭的伊藤敬二被姓郎“炮手”(打猎的)收养。上学后怕被歧视,遂带养子伊藤敬二搬到吉林省汪清县石头河子村居住,更名为郎茂喜。郎茂喜长大结婚,与何桂芝生育子女,其养父早已去世。此事虽过去二十七年,然而当年被收养的经过,伊藤敬二怎能忘记!

  不久,日本国按战犯遗孤程序首批将郎茂喜(伊藤敬二)及家人接回日本国,定居在神奈川县小田园市居住。
在郎茂喜和何桂芝离开故居前,夫妻俩给正待上小学的宏启购买了崭新的书包和作业本,并嘱咐他好好学习。遂依依不舍地离去。分离别时,义父义母和朱宏启抱头痛哭。

  此后,朱宏启和远在日本的义父义母一直书信往来,年节互敬祝福。朱宏启上中学毕业时,义父义母多次来信,要他去日本留学,所有费用都由他们支付。由于中日关系等多种原因,朱宏启未能前往,直至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并娶妻生子。

  去年七月初,在反法西斯胜利六十九周年之时,朱宏启接到日本义母电话,说她已到东北,马上受邀请来延吉七月六日母子重返叙旧。此时,一晃分别已经四十三年了,朱宏启父母均已经过世。义父伊藤敬二也在前年离去。义母何桂芝已是八十多岁的老者,两鬓斑白,已看不出当年的样子。说起四十三年前,朱宏启和义母的一段情缘,两人都不禁感慨万分。如今,义母已在日本和子女一齐安度晚年,朱宏启已是著书百部、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回忆这段情缘,两人都说定,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日两国人民都将世世代代地友好下去。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