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返乡创业】宋永灿:种下一片山林种下一片希望

2015-08-19  标签:林种 片山 宋永灿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季芳旭
    在延吉市朝阳川镇龙盛村,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日本留学6年,为了年迈的父母选择了返乡创业。回到家乡10年,他在村民们不理解的眼光中坚持做自己,把自家的林业种植规划得井井有条。他是村会计,也是一名返乡创业者,他的名字叫宋永灿。

    为了父母 回到老家

    宋永灿今年37岁,今年是他回国的第10个年头。1999年,宋永灿远赴日本留学,2005年他放弃了日本的生活,选择回到老家,陪伴年迈的父母。“本来我是想自己创业的,但是父母身体不好,年纪越来越大,作为儿子,能陪伴在他们身边,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惜、后悔之谈,孝顺是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选择,宋永灿觉得是正确的。


宋永灿正在进行清林工作 季芳旭 摄

    宋永灿的父母常年在村里的山上种植落叶松,回国后的宋永灿便帮着父亲打理。宋永灿一边跟着父亲打理林地,一边积累经验学习种植技术。他说,以前从没想过会这么辛苦,但如果自己不好好种植它们,父母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的“果实”岂不是断送在了自己手中。

    在质疑声中走出一条林业种植创新路

    2005年4月,宋永灿选取新的山坡,种植了80公顷的红松。这对于当地的村民来说,是“不靠谱”的。宋永灿说,本来想跟村民一起搞林业种植,当时村民们都不愿意跟我一起干,因为林业种植的收益期很长,都要10年以上。村民们觉得种红松没有养牲畜和耕种收益快,投资大、收益慢不说,而且还不保险,大家不仅不和他一起干,还都说他“脑子坏掉了”。


宋永灿种植的大片红松林地 季芳旭 摄

    虽然在众人眼中,宋永灿种红松是件不靠谱的事,但凭着自己的执着劲儿,宋松灿还是“一头扎进去”了。他吃、住都和工人们一起,起早贪黑,选树苗、种树苗、护林,都是他亲力亲为。经过2年的栽培,80公顷红松长势优良。

    在2007年时,宋永灿又有了新想法。在他居住的镇上,还没有人种植林下参,于是,他大胆决定来一次新突破——种参。

    然而种植人参可没有种红松那么简单,光是在山上选择合适的坡度,朝阳的方向和适合人参生长的最佳土壤,宋永灿就用了整整2年的时间。宋永灿说:“那时候不仅要照顾好红松林地和落叶松林地,还要根据每天太阳光线的变化,细心研究到底哪个坡度最适合种人参。”

在宋永灿最艰难的时候,和20来个工人们一起住在只有40平的草房里 季芳旭 摄

    2009年,经过2年的精心测量和考察,宋永灿的林下山参终于开始种植。人参的种植期每年有两次,分别是6月和10月。宋永灿和工人们顶着初夏的烈日、挨着晚秋的寒风,每天五点起床,带着午饭上山,一直到天黑了才下山。加上他一共20来个人,挤在一间有30年之久,只有40平的草房里。山上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和水井,宋永灿和工人们喝的是草房门前小河里的水。“那个时候是最辛苦的,刚入夏的时候天气开始闷热,10月份快入冬的时候天气阴冷潮湿,在山上一待就是一整天,中午啃馒头就着咸菜。”每次回想起这些,宋永灿都是记忆犹新,“那时候真是太不容易了,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


宋永灿种植的林下山参长势良好

    宋永灿告诉记者,现在林下山参开始成型,已经有了出售的价值,所以除了打理人参的长势之外,每天还有专人上山进行看管,避免有牲畜践踏和他人偷取而造成损失。

    辛勤付出见成效 永怀一颗感恩心

    如今,回国已经10年,宋永灿种植的红松和林下山参都逐步形成规模,美好的明天也开始向他招手。宋永灿心里知道,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家人对他的支持。他说:“当年种植红松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政府的相关政策,有关部门没少为我的事情操心,还为我争取了很多福利,解决了不少的困难。”他还说,特别感谢妻子在他身后的默默付出,当年为了创业搞林业种植,资金都投入其中,妻子不仅没有埋怨过他一句,而且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妻子还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延吉生活。每到节假日,妻子和孩子回到村里,一家三口才能团聚。


每当宋永灿看到一家人的合影时,一天的劳累都挥之而去 季芳旭 摄

    除了林业种植有模有样之外,宋永灿还不忘为村里做些事。在2010年,宋永灿开始担任龙盛村的会计工作。村里不管有什么活动,他都积极配合。

    谈及未来,宋永灿信心十足,“搞林业种植,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很长的项目,它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我坚信我的事业会越来越好,也希望可以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作最大的贡献。”宋永灿笑着说。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