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正能量】社区书记于广发:以真心 换真情
【编者按】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1月9日,延吉市正式启动“寻找身边正能量”活动。为了配合活动顺利开展,1月23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相关人物的优秀事迹,通过发掘、传播和奖励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让“学好人、做好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引导人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参评对象不论户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只要是能够体现正能量的感人事迹均可参加评选。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正能量人物”,请您拨打延吉新闻网热线电话0433——4361999,延吉新闻网会及时联系采访,推选“正能量人物”。
在社区居民眼中,有这样一位好书记,大事小情他总是冲在前,以身作则带动工作人员,以真情实意感动辖区居民。
孤寡老人深夜突发疾病,他随叫随到并护送前往医院;低保家庭的孩子怕打不到车延误高考,他便组织社区私家车队爱心送考;自掏腰包帮助低保户家庭,为残疾人送温暖,他总是义不容辞,这个心心念着社区居民的人,叫于广发。
于广发是一名党员,从军25年间他先后获得13次嘉奖,连续9年被部队评为优秀党员。2004年,于广发退役,选择在社区继续投洒自己的热情,先后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岭社区、丹进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任社区书记四年多,于广发始终将党的宗旨铭记于心,时时刻刻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辖区居民。
工作中的于广发 荆晶 摄
以身作则 积极投入社区工作
于广发退伍后从事了几份工作,但始终提不起工作的热情,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后来,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2008年5月,于广发到丹英社区交党费,无意中得知社区很缺少勤劳肯干的志愿者,便决定试试看,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一干就是三年,虽然没有报酬,却丝毫没有影响对工作的一腔热忱。
于广发积极的工作热情,肯干的志愿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好评。2011年,他被推选为丹岭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刚开始,于广发想尝试着用部队的管理方式管理社区,但渐渐发现,并不完全适用,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各项工作的完成也不尽人意,“生搬硬套不行就来点实际的”,于广发决定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
2011年12月下了一场大雪,由于社区的分担区域是道路主干道,于广发提前出发,从5点就开始忙碌。当8点钟其他人陆续赶到现场,见于广发已经把活干了一半,所有人没有过多的言语,都拿上工具,开始任劳任怨地清雪,没有人再“磨洋工”,没有人站在一边闲聊。那次清雪任务提前完成,得到了上级表扬,这让刚来没多久的于广发有了信心。
“私车公用” 带出一支私家车爱心车队
社区没有配车不方便,于广发就主动要求一切活动用他的车,私家车成了公用车。社区组织的参观学习、文艺活动,总能看到于广发来往接送的身影;孤寡老人、低保户、残疾人出行就医,于广发随叫随到。“我还能为他们做点啥,这都是应该的。”
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其他有私家车的工作人员,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就是这样一群有爱心的人做着充满爱心的事,他们为这支车队取名“私家车爱心车队”。
记者采访当天,来到社区正看到于广发小心搀扶着一位老人下车,上前询问得知,这是刚送社区的孤寡老人王大娘从医院复诊回来。王大娘今年87岁高龄,她说,自己年纪大了,“老年病”都找来了,经常需要上医院检查、复查,几乎每次都是搭着于广发的“爱心”车去的,看他忙前忙后的,就好像自己的半个儿子。
这只是于广发日常“爱心行”的一个缩影。有居民向记者透露,自从于广发的私家车“公用”,每年的燃油费都近万元,是正常出行费用的两倍不止,每年慰问辖区贫困户也要花上七八千,但他从来不觉得这是吃亏。于广发说:“辖区居民相信我,不跟我客气愿意让我帮忙,这种信任不是钱能比得了的。”
孤寡老人金顺姬见到于广发,好像见到了亲人 荆晶 摄
于广发小心搀扶老人出行 荆晶 摄
真心换真情 一心为了居民
于广发做社区书记的年头不长,但靠着一份热情和真心,已经和辖区居民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家人。
2012年2月,于广发走访低保户时发现,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沿线上有人要轻生,便赶紧上前询问,巧合的是,这个人居然是辖区的一位空挂户。询问后得知,欲轻生的这个人叫张基福,患有白血病,妻子崔顺玉患有乳腺癌,俩人住在一个15平米的出租房里,家里一贫如洗,没有生活来源,只靠亲戚朋友救济生活。但当于广发提出帮助他们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原来,张基福以前是一个企业大户,也曾风光一时,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他和妻子都得了病,他的病情又特别严重,当时张基福觉得“活够了,不如死了算了。”面对这样的心态,于广发只得耐心开导,劝说他们要积极向上,“自己不帮助自己,别人更没办法帮助你们”,并表示会尽快帮他们申请低保和廉租房。张基福被于广发的真诚打动,当即答应于广发不再轻生,乐观面对生活。
后来,通过于广发的努力,张基福住进了廉住房,也申请到了低保,本想这家人的生活可以轻松一些,但没想到张基福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一天,于广发正在办公,崔顺玉突然冲进门就跪了下去,于广发见此情景心里也很着急,一边搀起早已哭花了脸的崔顺玉,一边说:“你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吧,起来说,我一定会帮你的。”原来医生说张基福时日不多了,但家里连给他买寿衣的钱都没有。“我想让他体面的走”,这样的话,崔顺玉说着心疼,于广发听着也不好受,他当即掏出钱递到崔顺玉的手里。崔顺玉说:“最困难的时候,能想到谁?谁又能伸出手帮我?于广发对于我们家,像亲人一样。”
从部队到社区,从丹岭到丹进,即使变换了工作环境,但是于广发的热情始终没有变。辖区的大事小情,于广发总是挺身而出、亲力亲为,一桩桩,一件件,他用真心换真情,一心为了辖区的居民过得更好而努力着。
【责编 王春荣】
此次参评对象不论户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只要是能够体现正能量的感人事迹均可参加评选。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正能量人物”,请您拨打延吉新闻网热线电话0433——4361999,延吉新闻网会及时联系采访,推选“正能量人物”。
在社区居民眼中,有这样一位好书记,大事小情他总是冲在前,以身作则带动工作人员,以真情实意感动辖区居民。
孤寡老人深夜突发疾病,他随叫随到并护送前往医院;低保家庭的孩子怕打不到车延误高考,他便组织社区私家车队爱心送考;自掏腰包帮助低保户家庭,为残疾人送温暖,他总是义不容辞,这个心心念着社区居民的人,叫于广发。
于广发是一名党员,从军25年间他先后获得13次嘉奖,连续9年被部队评为优秀党员。2004年,于广发退役,选择在社区继续投洒自己的热情,先后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岭社区、丹进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兼主任。任社区书记四年多,于广发始终将党的宗旨铭记于心,时时刻刻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辖区居民。
工作中的于广发 荆晶 摄
于广发退伍后从事了几份工作,但始终提不起工作的热情,觉得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后来,一件偶然的小事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2008年5月,于广发到丹英社区交党费,无意中得知社区很缺少勤劳肯干的志愿者,便决定试试看,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志愿者,一干就是三年,虽然没有报酬,却丝毫没有影响对工作的一腔热忱。
于广发积极的工作热情,肯干的志愿精神,赢得了大家的好评。2011年,他被推选为丹岭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刚开始,于广发想尝试着用部队的管理方式管理社区,但渐渐发现,并不完全适用,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各项工作的完成也不尽人意,“生搬硬套不行就来点实际的”,于广发决定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
2011年12月下了一场大雪,由于社区的分担区域是道路主干道,于广发提前出发,从5点就开始忙碌。当8点钟其他人陆续赶到现场,见于广发已经把活干了一半,所有人没有过多的言语,都拿上工具,开始任劳任怨地清雪,没有人再“磨洋工”,没有人站在一边闲聊。那次清雪任务提前完成,得到了上级表扬,这让刚来没多久的于广发有了信心。
“私车公用” 带出一支私家车爱心车队
社区没有配车不方便,于广发就主动要求一切活动用他的车,私家车成了公用车。社区组织的参观学习、文艺活动,总能看到于广发来往接送的身影;孤寡老人、低保户、残疾人出行就医,于广发随叫随到。“我还能为他们做点啥,这都是应该的。”
在他的带领下,社区其他有私家车的工作人员,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就是这样一群有爱心的人做着充满爱心的事,他们为这支车队取名“私家车爱心车队”。
记者采访当天,来到社区正看到于广发小心搀扶着一位老人下车,上前询问得知,这是刚送社区的孤寡老人王大娘从医院复诊回来。王大娘今年87岁高龄,她说,自己年纪大了,“老年病”都找来了,经常需要上医院检查、复查,几乎每次都是搭着于广发的“爱心”车去的,看他忙前忙后的,就好像自己的半个儿子。
这只是于广发日常“爱心行”的一个缩影。有居民向记者透露,自从于广发的私家车“公用”,每年的燃油费都近万元,是正常出行费用的两倍不止,每年慰问辖区贫困户也要花上七八千,但他从来不觉得这是吃亏。于广发说:“辖区居民相信我,不跟我客气愿意让我帮忙,这种信任不是钱能比得了的。”
孤寡老人金顺姬见到于广发,好像见到了亲人 荆晶 摄
于广发小心搀扶老人出行 荆晶 摄
真心换真情 一心为了居民
于广发做社区书记的年头不长,但靠着一份热情和真心,已经和辖区居民成为了朋友,成为了家人。
2012年2月,于广发走访低保户时发现,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沿线上有人要轻生,便赶紧上前询问,巧合的是,这个人居然是辖区的一位空挂户。询问后得知,欲轻生的这个人叫张基福,患有白血病,妻子崔顺玉患有乳腺癌,俩人住在一个15平米的出租房里,家里一贫如洗,没有生活来源,只靠亲戚朋友救济生活。但当于广发提出帮助他们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原来,张基福以前是一个企业大户,也曾风光一时,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他和妻子都得了病,他的病情又特别严重,当时张基福觉得“活够了,不如死了算了。”面对这样的心态,于广发只得耐心开导,劝说他们要积极向上,“自己不帮助自己,别人更没办法帮助你们”,并表示会尽快帮他们申请低保和廉租房。张基福被于广发的真诚打动,当即答应于广发不再轻生,乐观面对生活。
后来,通过于广发的努力,张基福住进了廉住房,也申请到了低保,本想这家人的生活可以轻松一些,但没想到张基福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一天,于广发正在办公,崔顺玉突然冲进门就跪了下去,于广发见此情景心里也很着急,一边搀起早已哭花了脸的崔顺玉,一边说:“你一定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吧,起来说,我一定会帮你的。”原来医生说张基福时日不多了,但家里连给他买寿衣的钱都没有。“我想让他体面的走”,这样的话,崔顺玉说着心疼,于广发听着也不好受,他当即掏出钱递到崔顺玉的手里。崔顺玉说:“最困难的时候,能想到谁?谁又能伸出手帮我?于广发对于我们家,像亲人一样。”
从部队到社区,从丹岭到丹进,即使变换了工作环境,但是于广发的热情始终没有变。辖区的大事小情,于广发总是挺身而出、亲力亲为,一桩桩,一件件,他用真心换真情,一心为了辖区的居民过得更好而努力着。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