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不是亲生胜亲生 老教师培育“两子”入北大清华

2015-05-12  标签:清华 北大 教师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付杨
    14年前,两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走进了全今女的生活,从此她成了四个孩子的母亲,一人挑起了养育四个孩子的重任。她用无私的母爱滋润着每一个纯真的心灵,用心将两个非亲生的“儿子”养育成人,送入清华和北大的校门,用无悔的付出成就了孩子们美好梦想。

    从两个孩子的母亲变成了四个孩子的妈

    全今女是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山社区的一名退休教师。1997年,全今女在延边师范附属小学当老师,丈夫为挣钱养家远去美国工作,她一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炅彪和京虎生活。


全今女与年幼的男英、又英合影
 
    2001年,全今女遇到了年仅9岁的男英和6岁的又英哥俩。两个孩子从小父母离异,生母远走他乡对孩子不闻不问,父亲忙于工作也无暇管教他们,而继母却因年纪太轻而不知如何照顾他们。这使得两个孩子不断辗转于亲戚之间,过着朝不保夕、无依无靠的日子。继母知道全今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妈妈,于是她恳请全今女代为照管这两个孩子。

    作为母亲的全今女,面对两个可怜的孩子心疼不已,她的心动摇了。可周围的亲戚朋友得知后,都劝她不要管闲事,反对的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全今女进退两难,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在之后的几天里,全今女一直在挣扎,养两个孩子已经很累,要是再管两个孩子,就意味着自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可如果就放任两个孩子不管,那他们的未来就完了。最终,经历了一番感情上的取舍,全今女决定答应男英和又英继母的请求,她从两个孩子的母亲变成了四个孩子的妈。

    当妈又当爸 助俩“儿子”成材

    回忆起与两个孩子相处的岁月,许多场景仍旧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在哥俩刚来时,弟弟又英还在上幼儿园,好几次都将大便拉在了裤子里,她为又英换下裤子,亲手将弄脏的裤子洗净。看着孩子稚嫩的脸庞,全今女心中越发的辛酸,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弥补他们之前失去的母爱。


全今女帮助孩子们补习功课 付杨 摄
 
    又英经常喊着要喝奶,全今女买来一箱箱牛奶放在家中备着。由于体质弱,两个孩子总是生病,只要有流行性感冒哥俩肯定逃不掉,全今女隔三差五就得给他们买药,带他们去医院打针。两个孩子的汉语不好,为了能让他们在汉族学校里更好的学习,全今女专门请人为他们补习汉语。衣服、书本、水果、零食,她一样不差都给孩子买来。她想,只要是别的孩子有的,她的孩子也要有。

    起初,哥俩的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习惯也不好。为了改掉他们的坏毛病,每天晚饭后,全今女都会监督孩子们学习,为他们补习数学,直到所有作业完成,看着孩子睡下后,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倒在床上沉沉睡去。几年来,全今女每天早上四点半之前起床,晚上十一点之后入睡,没有一天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男英喜欢玩网络游戏,全今女允许他玩一个小时,但是男英总是以查资料等理由偷偷玩。全今女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他。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英根本听不进去全今女的话,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与她顶嘴。尽管很生气,但全今女也从不动孩子一根汗毛,“我从来没打过他们,这两个让人心疼都来不及的孩子我怎么舍得打。” 每当孩子与她顶嘴时,全今女都会先进行自我检讨,分析自己的不足,与孩子们谈心。说着说着,孩子们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一点点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渐渐地,在全今女的管教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始突飞猛进,排名从班级的末等逐渐上升到了中上等,最终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说起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全今女的脸上不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自豪感和欣慰的笑容,如数家珍一样开始向记者一一列举孩子曾获得的荣誉。“只要孩子们发展的好,之前吃的苦受的累不算什么,都值得。”

    每当去学校开家长会时,是全今女最自豪、最开心的时候,老师和同学都对男英和又英赞不绝口。但他们都不知道男英和又英不是全今女的亲生儿子,她一直瞒着所有人说自己是孩子姑姑,因为她怕别人知道两个孩子的情况,会再一次造成心理伤害。全今女红着眼圈说,什么伤都能治好,唯独心灵上的创伤是最难治愈的,我不能再让他们受伤了。

    有“妈”的地方才有家

    自从两个孩子来到全今女家后,全今女对他们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孩子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疼爱。他们私下里偷偷问全今女,可不可以叫她妈妈,可每当她听到两个孩子说出“妈妈”两个字时,心都像被刀割一样疼痛难忍,因为她知道,两个孩子对父母的渴望是多么强烈,全今女至今还忘不了孩子过生日时希望得到家人祝福的场景。

    生日当天,全今女给孩子钱让他们去和小伙伴一起吃饭庆祝,但是他们却一直守在电话旁,眼中充满期待,坚定地对全今女说:“生日爸爸会打来电话的。”可是等了一天,电话铃都没有响起,孩子问全今女:“爸爸会来电话吧?”全今女不知作何回答,走到角落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

    每到寒暑假,全今女都劝两个孩子回到爸爸家住,可是两个孩子却非常不愿意,甚至会生气。他们找来各种理由留下来,因为在他们心中,有全今女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

    在男英和又英的爸爸与继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们才感受到了做父母的难和苦,逐渐对两个孩子的态度有所转变。他们把全今女认作亲姐姐,每逢节假日就会到家里看望她。他们对全今女说,我们没有资格当父母,你才是两个孩子真正的家人。

    爱心无限 奉献不止

    有付出就有回报。全今女的努力没有白费,男英和又英以优异的成绩给全今女送上了最好的礼物。2011年,男英考上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又英在2014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全今女的两个儿子早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而男英和又英在考上大学后,也相继离开了全今女。孩子走后,全今女的心像被掏空了一样。“孩子刚离开的那几天,我流了好多眼泪,也不愿意回家,毕竟我们在一起十多年了,感情太深了。”每天回家,看着孩子们曾经住过的房间,全今女仿佛仍能看到四个孩子在一起嬉笑打闹的样子。孩子们经常给全今女打来电话,她总会抢着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她只能通过声音来缓解对四个儿子的思念。

    正在全今女最孤独空虚的时候,她得知社区还有许多渴望学习,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于是,她走进社区,凭借数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北山街道丹山社区那些家庭困难而又品学兼优的孩子免费补习功课,为这些孩子乃至家庭送去温暖,带来希望。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