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身边正能量】韩成利——铿锵绽放的“女人花”

2015-05-07  标签:能量 女人 韩成利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杨东山
    【编者按】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1月9日,延吉市正式启动“寻找身边正能量”活动。为了配合活动顺利开展,1月23日起,本网将陆续推出相关人物的优秀事迹,通过发掘、传播和奖励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让更多的人看到社会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让“学好人、做好人”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引导人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参评对象不论户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只要是能够体现正能量的感人事迹均可参加评选。如果您的身边有这样的“正能量人物”,请您拨打延吉新闻网热线电话0433——4361999,延吉新闻网会及时联系采访,推选“正能量人物”。


    每天必须面对50多片的止疼药,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和外人看到积极乐观的韩成利形成了极大的落差,是什么让她把痛苦隐藏,并展露微笑,记者带着疑问走近韩成利,倾听铿锵“女人花”背后的故事。

    采访韩成利是在一个黄昏时分,当太阳的余辉洒落窗前时,记者见到了她。“你好,我是韩成利,很高兴认识你。”温柔的声音,恬静的笑容,笑靥如花的她仿佛让人感受不到病痛的折磨,就这样,采访开始了。
   
    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只为圆自己儿时的梦

    韩成利今年44岁。上小学的时候,韩成利学习特别好,一直是班级第一名,后来由于家里孩子多,经济条件有限,因为8块钱的学费而辍学。中途辍学,成为韩成利一生过不去的一道坎。而母亲的话更是伤透了她的心,“女儿长大后是别人家的,培养也是帮别人培养。”回想起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坚强的韩成利不禁潸然泪下。对于母亲的寒心话,韩成利时至今日都无法忘怀。


韩成利的书柜里摆放了很多她所获得的证书 杨东山 摄
 
    为了生活,小小年纪的韩成利在砖厂当过小工,卖过冰棍,1990年,19岁的韩成利开始做服装生意,代理过服装品牌,目前在经营一家服装店面。

    虽然生活条件好起来,韩成利心里的心结却始终无法解开。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成为韩成利当时最心切的事。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她先后帮扶珲春、汪清、延吉、和龙等地的10余名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韩成利说,自己曾经因为没有钱上不起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如果不帮,感觉从良心上就是不帮当年的自己。

    7年时间,27次无偿献血6000毫升


韩成利的献血证 杨东山 摄
 
    对于韩成利来说,帮助别人就是快乐的。2004年5月31日,韩成利勇敢地走上了献血车,开始了她无偿献血的光荣路。这一天是她的生日,第一次献血也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韩成利说,平时自己点滴都不敢打,当看到献血的针管很粗的时候却特别勇敢,因为她知道这献的血是为了救人,这点小痛不算什么。

    之前,韩成利曾无数次的想过去献血,可听到一些献血负面的消息,她胆怯了,当时她想,“我还要照顾孩子,如果因为献血得病,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经过第一次的献血,让她所有的困惑迎刃而解,拿着献血本的韩成利开心的像个孩子。

    韩成利的第一次献血献了200毫升,之后的7年间,每次都是400毫升。据了解,一个50公斤重的人身体里所有的血液总量大概在5000毫升左右,而韩成利献血的7年间,共计27次献血6000毫升,按总量来说,韩成利把一个人的血液全部无偿捐献给了他人。

    后来,韩成利了解到延边医院临床极度缺少血小板,又义无反顾的捐血小板。每次面对2个多小时的血小板采集,韩成利没有觉得劳累,反而她的回忆里都是甜的,“因为这是我愿意做的事情,这样做我会很开心。”韩成利说。
   
    用意志创造医学上的奇迹 医生:“你怎么还能站立,还能行走?”

    生活有温暖的阳光,也会有暴风骤雨。韩成利得病了,可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每次都只是吃止痛片。她回忆说,“在儿子小的时候,身体总是会时不时的疼痛,有的时候疼起来面目狰狞。”当时的她不想吓到儿子,也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隐藏许久的疼痛,便叫儿子先出去玩,等吃完止痛药,好一些再让孩子回来。用心良苦的她只想让孩子永远记得母亲微笑和开心的样子。

    前几年疼痛还能让韩成利勉强承受,2011年的一次疼痛让韩成利感觉身体里就像有个电钻在不停的钻,那种从后背穿透前胸的疼痛,让韩成利坐立不安。痛到了极点,韩成利迫不得已选择了就医。因为韩成利的情况及其特殊,医生为韩成利办理了转院手续并推荐前往南京鼓楼医院。

    当时,韩成利的心理压力特别大,她像太阳一样为身边的人传递了光和热,但对于自己的病情,却绝口不提。在黑暗中独自疗伤的她面对病痛的折磨,最终勇敢的踏上了前往南京的路。

    在决定去往南京之前,韩成利还为儿子留下了遗书和日记,“妈妈有一天也许不能陪伴在你身边了,希望你能够好好生活,为社会创造价值,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要感恩身边每一个照顾和帮助过你的人。”韩成利说,“妈妈想要解脱,希望孩子你不要难过,也希望你能用男子汉的气概接受这一切。”
   
    在南京鼓楼医院,医生看到韩成利的片子时先是惊讶之后沉默,惊讶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还能站立,还能行走?因为,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瘫痪的。在韩成利展开的CT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她胸椎的三块骨头已经没有了生命力,并且弯曲成了S型,骶椎大部分是呈裂口状,医学上讲全身骨头变异和增生。因为这种病症实属罕见,目前暂时没有办法让韩成利脱离病痛折磨,并且这种病情只能通过止痛的方式缓解。
   
    签订眼角膜和遗体捐赠协议,希望更多的人脱离痛苦


韩成利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申请登记表 杨东山 摄
 
    在了解自己的病情后,韩成利没有低落,没有哭泣,这样的一个结果让她感觉特别舒心。生活还要继续,韩成利安慰好儿子后回到了延吉,此次的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与红十字会签订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协议。韩成利想,如果通过自己身体的病理实验可以挽救更多在痛苦边缘挣扎的人,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自己特别开心。

    对于遗体捐赠,起初韩成利的儿子坚决持反对意见,韩成利却对孩子说,“妈妈一直追求完美,这件事情是妈妈完美的结局,希望你能满足妈妈的心愿。”韩成利告诉儿子,医院做完医学实验剩下的身体部分,就给她火化后将骨灰撒到大海里。韩成利还说,她特别喜欢大海,因为那里可以让人心胸宽广,把自己葬到大海还给大自然,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她在病痛折磨下,笑靥如花的面对生活

    签完眼角膜和遗体捐赠协议,韩成利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接下来的生活,让她充满了无限期待。虽然病症无法医治,但韩成利并没有选择放弃生活,反而更积极、更乐观地面对每一天,这种心态让韩成利的身体发生了改变,也让疼痛有所好转。

    2015年春节前夕,韩成利又去了趟医院,曾经为韩成利诊断的医生看到韩成利后非常惊奇。令医生没想到的是,当时觉得这个人转院后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是现在竟然站在这里。

    公园街道园航社区大学生助理席凤娇夸赞地说,“韩姐在我们社区感染了不少人,她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曾经看到她忍着病痛在雨中奔跑,她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韩姐说,人的一生要尽量给社会减少负担,要创造生活、改变生活。永远保持一颗不老的心,微笑面对每一天。不抱怨生活,并且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

    采访结束的时候,韩成利迎着窗外温暖的阳光浅浅的笑了下,仿佛岁月不舍得让她“凋零”,反而给予她阳光和雨露,让这朵铿锵美丽的“女人花”更加绚丽的绽放。
   
    【编后语】采访过后,与韩成利的谈话萦绕在心头,久久未曾散去。蓦地,一首《山丘》浮现脑海:“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她的身上还有很多闪光,无法用言语述说。

    身为女人的韩成利没有坚实的臂膀,但却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病痛。不畏病痛,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种种的磨难,她没有消极面对,而是默默承受,无私奉献着。她的胸怀像蓝天一样宽阔,她的深情埋藏在脚下这片热爱的沃土。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