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致青春】楚春宝——让青春在岗位上绽放光芒

2015-05-05  标签:青春 光芒 岗位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杨东山
    【开栏语】有人说,青春是划破天宇的流星,绚丽却很短暂;有人说,青春是垂涎娇艳的花朵,盛开至极便枯蔫……然而,有些人的青春却似沾点了驻颜花,被定格,被印记。青春在爱岗敬业、创业自强、志愿奉献中,肆意飞扬。他们,将青春永驻,尽染韶华。让我们,共同走近他们,聆听青春的旋律。

    他从延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小小的技术员做起,7年时间里,经历过无数的黑夜,寒风凛冽中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他的所作所为只为了一个目标,让市民喝上放心水。


背后挖掘机,脚下踩着黄土,每个现场都会有楚春宝的身影 杨东山 摄
 
    他叫楚春宝,现任延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36岁的他有着黝黑的皮肤和矫捷灵活的身姿,从他热情洋溢的笑容中丝毫感受不到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从他笃定的眼神中让人一眼就能读到什么叫做坚持。

    他赶上了很多人工作20年也赶不上的大项目

    烟集供水工程是延吉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于2007年开始建设,于2010年正式通水,解决了4万户居民12 万人口的“吃水难”问题。

    作为技术骨干,楚春宝有幸参与到了这一投资上亿元的民生工程的建设,这份荣耀,这一次锻炼的机会,是在水务集团工作20年也遇到的。楚春宝至今还记得接到任务时的喜悦之情,“无法形容当时自己的心情,特别激动、兴奋,同时也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当楚春宝怀揣着大干一场的美好憧憬来到工地的时候,现场的场景却让他高兴不起来。河道上,到处都是鹅蛋大的卵石,楚春宝和同事必须得在卵石下至少挖深2米的坑,而卵石下面还都是坚硬的岩层,这给他们的挖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此恶劣的施工环境,可能换做其他人根本无法接受。但是楚春宝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除这些卵石,如何挖开这坚硬岩层。

    施工的异常艰辛却阻挡不了楚春宝完成任务的决心。楚春宝和6名同事,在村子里租了个房子,村子处于山脉包围中,夏天特别热,冬天又特别冷。建设期正好在七、八月份。由于天气燥热,楚春宝不得不带领工人凌晨4点前就开工,中午最热的时候休息,恢复体力,下午接着干,晚上8时收工。度过酷暑,还要克服严寒。11月的延吉,已经是冰寒刺骨,楚春宝说:“当时在工地,下午3点的时候,不穿棉裤根本干不了活,别提多辛苦了。”就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楚春宝愣是带着小团队保质保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任务。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楚春宝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了一条主管线,没日没夜的干

    从延吉市五道水库下来的主管线,供应着全市60%以上居民的用水,由于管道老化问题,需要重新规划新管线。管线改造工程从2013年开始,楚春宝在此项目建设中负责现场施工管理。 
   

在工地,楚春宝指导工人作业 杨东山 摄
 
    2013年冬天,管线改造工程至延吉市高速西出口段时,因其管道在涵洞里,只能在水里作业,工人必须穿个棉裤外面再套个防水的皮叉子,还要在涵洞的外面加起一堆火才能施工。在水里冻得实在不行,大家就跑到岸上暖和暖和。楚春宝回忆说:“那个时候,太冷了,热水不及时喝,马上变凉,不一会就冻住结冰了。当时在涵洞里干了4天,每天保证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最后顺利完成任务。”

    2015年3月21日,工程再次开工。当记者看到楚春宝时,他正在十几米深的大坑中,现场指导工人如何正确施工。当现场解决完问题时,楚春宝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赶往下一个现场,一路风尘仆仆。

    由于工作的需要,楚春宝在工地上一站就是一天,腿都是僵硬的。为了保质保量,有的时候一天一宿干不完,楚春宝就一直跟在现场,楚春宝说,“从开工就不能停,直到干完,老百姓都等着喝水呢。”
   
    老阿迈说,大麦茶烧好了,赶紧来喝吧

    由于延吉市自来水管道老化问题严重,造成了经常性的临时停水。在停水的区域,楚春宝和他的团队就会出现在现场。由于停水,部分市民情绪较为激动,楚春宝总是耐着性子跟市民解释,楚春宝说,“毕竟自己干的是服务行业,老百姓不了解情况,但是自己了解,百姓的不理解我都可以理解。”

    最让楚春宝难忘的是,在农村管网改造的时候。需要将管道挖到居民家,由于工期紧,工人们只好起早贪黑的干。有次当管道快要挖到一位老阿迈家时,老阿迈打开门,告诉楚春宝说,“大麦茶烧好了,赶紧来喝吧,你们辛苦了。”一句简单的话,一杯清淡的茶,却温暖了楚春宝和同事的心。

    常回家看看是奢望

    7点之前到单位,从开始工作就会一直忙到天黑,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于楚春宝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很多时候,一个现场解决完问题,马上奔赴下一个现场,每天驱车200多公里的不停穿梭,他一直在路上。当问到是什么动力让他一直奔跑却从未劳累?他说,“已经习惯了,为了保质保量,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再累也得奔跑。”

    楚春宝的父母在敦化市,虽然很近,但对于楚春宝来说,常回家看看却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他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节假日,并且哪里有抢修,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很多时候,他还会因为一次紧急抢修,一宿两宿的不回家,不是他不想回家,是因为现场需要他。

    楚春宝,他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热爱的岗位上,他的青春也因奉献绽放出美丽光芒。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