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姜虎权:改善民生 把惠民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

2015-03-02  标签:惠民 福祉 心坎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金鑫 金洪石
    延吉新闻网3月2日讯(记者 金鑫) 3月2日,市委书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姜虎权在全市民生工作研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力解决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升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把惠民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


延吉市召开全市民生工作研讨会 金洪石 摄


姜虎权(中)、吴健(右)、宋旭日(左)出席会议 金洪石 摄

    市委常务副书记吴健,市委副书记、市长宋旭日等在延的副县级以上领导,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民生工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延吉市全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编制实施《延吉市五年民生规划》,坚持每年扎实推进120项民生工作,办好20件惠民实事。2011年以来,全市在民生方面已累计投入104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但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走访调研,当前全市民生工作,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和突出问题,迫切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民生工作。

    2015年,延吉市将进一步加大民生资金争取和投入力度,推进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对老旧楼房、平房及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按照全市组织工作会安排,有计划地提高村干部待遇,参照城市社区干部模式适当提高部分优秀村干部待遇。进一步完善民生工作各项政策,加强无物业小区改造,实现小区物业化管理,强化对现有物业公司的监管。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障问题,健全工伤认定及劳动关系确认机制,完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政策。加强对早市、夜市及路边摊的监管,严防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交易,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食品。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加大社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将新建、改建商业区停车场纳入民生发展规划,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增加公立幼儿园数量。科学选址,将第三水源地建设、净水厂扩建工程纳入中期发展规划,从源头上解决“吃水难”问题。

    “加大力度,推进市级福利院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相关部门要注重将教育引导、技能培训、优惠政策等方式相结合,更好地解决百姓‘就业难’问题”“增加功能性体育场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结合部、棚户区等区域的卫生环境”“加强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检测和管理”……研讨会上,大家围绕社会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纷纷谈看法、提建议。姜虎权边听边记,并就医疗卫生、群众文化、供水、交通、教育等方面,与大家进行坦诚深入地交流。姜虎权说,民生连着民心,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点、更幸福一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民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细、抓紧,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姜虎权作重要讲话 金洪石 摄

    就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姜虎权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分类逐步地加以落实和解决。扎实做好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上学、就业、住房、看病、养老、出行、供热、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生态环境改善等民生工作,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姜虎权强调,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把手”工程,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加强宣传力度,凝聚社会正能量,让全民共同参与到改善民生事业的建设中来。突出重点,加强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民生工程实施中的违纪问题,对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公正透明,以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工作评价的标准,做到让社会满意,让百姓放心。民生无小事,各级各部门要将民生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扎扎实实抓好各项民生工作的落实,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责编 王春荣 胡晓】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