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延吉 > 正文

【新华网】延吉: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8-12-27  标签: 来源:新华网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全市幅员1748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4个镇。全市户籍人口54.13万人,朝鲜族人口30.8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7%。城市化水平超过90%,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旅游为主的具有中国朝鲜族民族特色的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吉林省县(市)第一,获“全国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县(市、区、旗)党委”等15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延吉市紧紧围绕全力打造经济更加繁荣、城市更加文明、民族更加团结、城乡居民生活更加美好的美丽延吉目标,自加压力,对标先进,积极探索新时代县域发展新模式,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荣膺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市),位居第80位,成为吉林省唯一上榜的县级市,有力彰显了延吉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推动综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坚定不移地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扭住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走出一条迎合新时代要求、符合新理念导向、契合延吉实际的综合发展之路。

  大幅提升县域综合实力。积极探索综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产业集群化、生产链条化、要素集聚化,进一步增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2018年1至8月,延吉市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144.7%,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完成16.8亿元,同比增长33.8%,成功跻身“全国公共财政竞争力百强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58%,不仅高出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4.38%,位居吉林省县(市)榜首,而且高于全国百强县户籍人口平均城镇化率(58.79%)26.79%。

  优化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突出功能集合构建、项目集中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园、民族食品产业园、医药工业园、人参产业园为代表的特色生态园区,产业承载集聚功能不断增强,获评“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高效推进长白山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集“医养、旅游、研发、生产”全方位一体化的国际大健康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延吉市已汇集了百威英博、韩正人参、国药集团、紫鑫药业等多家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企业。上半年延吉三次产业结构为0.6:45.3:54.1,荣膺“全国县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百强县”,位居全国第三。

  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在繁荣提升商贸流通、居民消费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国际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图们江区域国际服务产业中心。积极引入精品百货、连锁餐饮、品质娱乐休闲等体验式业态,亿元以上市场发展到11家,服务业“两上”企业已达156家,人均社消额直逼5万元,赶超全国部分大中城市,跻身“全国第三产业竞争力50强县”。2017年电商交易额达136亿,荣膺“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第十位。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20.6%。荣登“中国十大热门边境旅游目的地”,列第7位,先后五次被评为“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始终坚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以创新衍生新供给、催生新动能,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创新资源引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环境营造等各项工作,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凸显。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园、延吉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项目优势,重点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旅游、软件开发、文化创意等科技型服务业。荣膺“2018年度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是吉林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城市。

  科技研发实力不断攀升。积极发挥与周边国家的技术合作优势,培育优势产业科技研发实力,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工作获得新进展,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延边大学建立企业科研人员实训基地。今年1至8月全市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分别为235件和134件,持续高居吉林省县(市)榜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全国百强、东北三强、吉林最强。

  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取得新成效,制定实施《延吉市人才发展规划》(2018-2022)和《延吉市特殊人才引进办法》,2016年以来引进的75名招才引智大学毕业生和宁波市鄞州区18名挂职卫生、教育、农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充分显现,选派96名副科级以下党员干部挂职锻炼;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延吉市政府出资200万元,设立延吉市风险担保基金,根据风险担保基金比例放大10倍的金额,推出总额2000万元的返乡创业专项贷款,截至目前,已向34家返乡创业企业累计发放返乡创业贷款基金808万元。

  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根基坚实牢固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面对能源、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切实增强生态文明的观念,算好绿色发展“长远账”,严守高质量发展的底线。

  坚持发展绿色产业。坚持立足本地资源、环境、企业和现有基础等实际情况,在产业发展上转变以往偏重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在产业选择上把目标瞄准“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科技含量”的“两低两高”项目,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人参精加工、功能食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延吉科技创新园项目已入驻企业58户,其中,韩资企业14户,日资企业2户,从业人员3000多人。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行业先进产能代替落后产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谋划项目,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生态底线,不符合环评要求的一个不上。全力开展环保督察回馈问题整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出重拳、下猛药,全速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先后关停和淘汰了铝业集团、玻璃厂等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产能企业,努力使信息服务、人参加工、生产型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高于全国百强县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8.76%)11.24%;工业废水处理率为100%,高于全国百强县工业废水处理率(98.34%)1.66%;污泥无害化处理率为100%,高于全国百强县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7.36%)2.64%。

  坚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以高质量生态环境延长发展持久力,以铁的决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铁的手腕控煤减排,以铁的措施修复生态,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真正让延吉大地的山绿起来、水清起来、环境美起来。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7%,高于全国百强县平均森林覆盖率(34.46%)28.24%,是全国的2.86倍;中心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93%,高于全国百强县中心城镇空气质量达标率平均值(80.83%)12.17%。成功跻身“全国生态环境竞争力百强县市”,荣膺环保部“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优级县域”。

  推动统筹发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稳步拓展

  加快推动统筹城乡发展,以项目建设、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实施主城区标志性建筑亮化提升工程,实现由静态到动态的华丽转变,打造夜晚靓丽的风景线;投资2800万元,完成人民公园一、二期工程11万平方米草坪景观改造及2.2万平方米园内道路升级改造,实现公园景观质的飞跃;实施市内绿化精细化改造,完成主次干道绿化彩化项目及高铁广场等10处立体项目,推进延龙图新区“二桥二路”工程,全部完成30条小街小巷改造工程。新机场公路新民北街段竣工通车,延吉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率位居全国第一,成功跻身“全国交通通达能力百强县”。全市绿化面积达129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27平方米。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三三三” 工程(三改:改危房、改围墙、改旱厕;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粪污;三化:净化、美化、绿化)为载体,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筹措整合各类资金1.8亿元,完成16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规划,投入2350万元,率先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生活垃圾统一处理,已实现54个行政村的全覆盖。紧紧围绕延吉社会发展大局,平安建设根基进一步牢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公共安全品质持续提高,平安延吉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上榜“2018中国东北十佳最安全城市”。

  着力建设全面小康村。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1家、专业农场28个、家庭农场3个,农民合作社313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推进棚膜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工程,推进黑木耳生产基地建设,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6615公顷。


  原文链接:http://www.jl.xinhuanet.com/2018-12/25/c_1123896171.htm


【责编 胡骁】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