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在线】学习习近平绿色发展新理念推动延吉绿色发展
学习习近平绿色发展新理念 加快推动延吉绿色转型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习近平同志总书记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作为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板块重要组成部分,延吉市要以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新理念新思想,按照总书记绿色发展新理念确定的目标、任务及发展重点,明确工作思路措施,突出绿色转型发展这个主线,全面开启绿色崛起的新征程。
一、立足实际,理清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思路
2015年5月,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作为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心城市、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延吉市站在发展新起点,以更新的认识、更深的思考,盯住吉林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的目标,确立以“绿色化”为核心,以"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绿色经济"为重点,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动力转型,努力在吉林率先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路。
二、明确主攻方向,找准绿色转型发展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也曾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理念为我们延吉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坚持“工业强基”理念,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推进延吉制造业大而强步伐,努力实现深度工业化。全力构建绿色转型经济版图。围绕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整体思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绿色转型作为根本出路,把投资拉动作为重要力量,实施好25个项目成功列入《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总体规划》盘子中的产业项目,努力形成绿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绿色经济产业体系,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中高端产业新体系。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全力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重点绿色产业突破发展。大力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总部经济及商务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
第二,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坚持以人为本,把城市建设重点放在更新改造、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丰富内涵上,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文化软实力,构建现代化大城市格局,以城市转型引领新一轮发展。完善城市绿色空间架构。城市发展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力度,着力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各种运输方式有序发展,加强枢纽性、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内外通达、市域一体、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重点完善内环主干路系统和中环、外环快速路系统畅通体系,促进“内环畅通化、中环快速化、外环便捷化”,实施延吉与东北东边道公路对接工程,继续完善区域衔接、快慢分离的城市路网,加强城市停车场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建设清洁城市、建设低碳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全面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探索两区(镇)城区联动发展新路子,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片区)—两区(特色镇)—自然村落(社区)”三级城市体系,着力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按照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充分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在创新机制、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建成以人为本、智能高效、弹性适应的现代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提高城市智能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城市精细管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完善城市安全运行体系。
第三,加快推进动力转型。顺应经济新常态,主动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完善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高地。加快区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统筹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推进各类科技园建设,加强园区科学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业方向和重点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服务链。提升园区载体功能,统筹利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资源,吸引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参与。提升园区服务功能,突出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等核心功能,完善国际交流、区域管理、职业教育、商务平台等配套功能。形成“一区多园”创新发展格局,依托高新区科技服务平台,辐射带动全市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培育。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形成促进创新创业的体制架构,加强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政策的统筹协调和有效衔接。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对海外留学人员、国内重点高校人才的吸引力度。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企业主导的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技术转移新机制,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创新型企业合理流动和集聚。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式创新模式。打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创新能力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机制。
三、强化要素支撑,破解制约绿色发展突出问题。
2013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
正转变发展理念,永远把绿色转型发展挺在前面,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破解瓶颈,下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
当前,延吉市在绿色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烟”独大的产业格局仍未改变,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处于培育阶段,投资拉动作用正在持续减弱,经济增长支撑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是城市发展滞后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品质能级亟待提升,主城区功能有待优化提高,中心城区与副城之间的协同性不高,城市建设欠账还比较多,城市基础性、功能性设施亟需充实完善三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压力日益凸显。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占比偏大,给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四是资源环境人口压力日益凸显。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土地、能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约束越来越大,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水、大气等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合评估制约延吉绿色转型发展的约束条件,既要力争在日益增大的存量规模基础上保持必要的增速,也要从要素条件和供给能力出发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既要着力提升增量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要充分挖掘其存量潜力;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加快发展,又要致力于补短板、增效益,尽可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打造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当前,延吉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预计2020年全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会逐步消失,劳动力资源结构性出现短缺,劳动力供求的数量缺口、结构矛盾和素质问题等将逐步显现。延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应对人口结构问题,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加快人才培育,加速人才引进,改善人力资源结构,为打造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当前,延吉建设用地面积、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土地开发空间极度有限。现在,全市增量供地趋紧,供需矛盾突出,必须进一步深化用地制度改革,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快建设用地减量化,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当前,延吉的生态环境难以承载,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一些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对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的影响问题明显。今后,延吉要按照国家、省关于大气、水、土地保护等方面刚性要求,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体系,严守生态红线,严控污染物排放,严格落实减排指标,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进一步强化投资支撑。随着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延吉消费需求净出口增长形势不容乐观,投资稳增长压力较大,要实现“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投资仍需保持较高增速,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调整投资结构,进一步提升投资质量,释放社会资本活力。
确保能源有效供给。今后,预计全市能源需求仍总体保持较高增速,节能任务依然艰巨,延吉必须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继续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淘汰过剩产能,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确保能源有效供给。(延吉市委财经办 权世荣)
原文链接:http://www.dangjian.org/article_6117.html
【责编 胡骁】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