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二〇一四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
2015-01-05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一项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一批批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激发改革动力,凝聚发展力量。一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是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
进入2014年以来,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学术前沿,注重成果运用,建强人才队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把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增强对讲话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促进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梦、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民主等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研修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研修班,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有力推进……
此外,为推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精心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自2014年6月23日出版后,短短一周时间,全国就发行了200万册,引起了各地各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年来,一批批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成果问世,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更好地服务了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全方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实践证明,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社会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深入持久进行宣传教育,精心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在工作内容、领域、载体、对象上抓好贯穿结合融入,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做到具体化系统化,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加深理解认同。
——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坚持教育引导与依法监管相结合,坚持集中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建设媒体公信力;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如河南省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组织“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推出《永远的焦裕禄》《大河儿女》等一批新作佳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享受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倡导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家庭、学校、企业、农村和机关抓起,大力培育传承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和乡贤文化,切实抓好党员干部“三严三实”教育,大力开展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以及“记录时代,记录你我”全国新闻记者公益广告展播活动,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
一年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识。
着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走稳走快走好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直接关系到主流舆论阵地的发展壮大,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是战略任务,也是紧迫任务。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机制创新为动力、重点项目为抓手、队伍建设为基础,弘扬社会正能量,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以中央主要媒体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整合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开创媒体融合发展新局面;
——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和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融合发展;
——在强调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弘扬网络正能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调整和完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年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呈现出走得稳、走得快、走得好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积极适应融合之路,不断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14年以来,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推动文化大改革大发展大繁荣。
中宣部等部门专门开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旨在让广大文艺工作者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鲜明的群众观点、强烈的时代观念、正确的价值理念。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文艺工作者采撷文化养分、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创作文艺精品,推出更多打动人心、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送去文化服务,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播撒文化种子,通过教、学、帮、带,培养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截至目前,仅文化部直属艺术单位今明两年就已安排100批次、超过3000人次陆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活动。
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播撒文化种子的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收获了感动与满足,心灵受到洗礼。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普遍表示,要牢牢把握中国精神这个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打造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
与此同时,一年来,一个个新政策、新思路激发影视、出版、演艺、游戏、动漫等各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模式与成果,以促融合、重质量、求实效为特点的文化事业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用中国好声音塑造好国家形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宏大、最精彩的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经成为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理顺内宣外宣体制,以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对外战略为基本任务,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加强重大主题对外宣传,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权威性。
——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与投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方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整合力量资源,切实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
——积极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国外民众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使中国的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大力推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创新成果,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一年来,一个个来自中国的好声音、好故事在国际社会上唱响,生动准确地介绍着中国道路和中国梦,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面对党和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期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记者孙铁翔)
【本网责编 胡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相关热词搜索:精神 动力 |
上一篇: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给世界带来惊喜 |
下一篇:瞭望:深改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为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