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每日头条 > 正文  
站内搜索

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的中国探索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述评之一]

2012-10-25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开栏的话

  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一系列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相继提出并逐步落实,有的已收到明显实效,有的正不断拓展深化。从今天起,本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推出“十年回眸·重大战略”系列述评,从新世纪新阶段的特点出发,展示各项重大战略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就,揭示辉煌背后的制度优势、不竭动力,凝聚起共同奋斗、继续前行的力量。

  (一)

  一段文明的零落成泥,有多少是自然之力的游戏?一段文明的风雨飘摇,有多少是自食苦果的悲歌?

  工业革命烘焙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极点,却让生态环境付出惨重代价。一次次对大自然的索取之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留下了太多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印记。

  这样的教训,中国也曾有过,并已深深记取:传统工业文明的局限,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几十年思索、十年探求,中国有了自己的破局抉择:建设生态文明。

  “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的铿锵之辞,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用10年运笔:

  10年间,“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推进两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10年间,中国成为世界上投资清洁能源力度最大的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

  10年间,绿色GDP的政绩考核在这片土地如火如荼,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在这个国度稳步推进。

  从此,“生态文明”构成了定位中国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谈及的“两型社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生态文明的概念也许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样有价值。”对于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图尔明如此评述。

  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所架起的坐标,早已超越中华大地,在全球视野中树起一座风向标,在历史长河里化为一座里程碑。

  这是一次反思,对既有文明的是非功过客观审视。

  这是一次超越,对西方国家的发展悖论重大突破。

  这是一次抉择,对中国社会的何去何从确立方向。

  这是一次回应,对人民群众的一枝一叶充分关情。

  10年,不过人类历史的一瞬。但生态文明的中国运笔,即使一瞬,也浓墨重彩。

  (二)

  时间有重量吗?

  时间本无重量,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持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因我们顺势有为、逆势前行、乘势而上的不懈努力,因我们这一份化解资源供需矛盾的精彩“中国答卷”,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20世纪的最后20年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资源难以支撑、发展难以为继。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万众一心、步步前行。

  这10年的重量,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担当上。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10年下降了12.9%;而“十一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感慨地说:“这10年,节能减排成效突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猛,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能源国际互利合作成绩斐然。”

  这10年的重量,在推进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上。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欣慰地说:“10年来,我们坚持统筹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不放松,在支撑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红线没有动,秩序没有乱。”

  这10年的重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上。

  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农民余晓兰,20年如一日在荒山上植树播绿,把万余亩荒山变成绿色林地,成为保护环境的典型。

  10年征程不寻常,10年分量沉甸甸。能交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中国答卷”,靠的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指针”的力量。

  这力量,来自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

  这力量,来自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厚度;

  这力量,来自于淘汰落后产能、升级产业结构的实践深度;

  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力量,驱动中国巨轮驶向一个光荣的梦想旅程。

  (三)

  时间有色彩吗?

  时间本无色彩,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我们勇于担当、敢于攻坚、善于创新的积极探索,因我们努力探索一条不牺牲环境也照样发展的独特“中国道路”,让这段时间有了绚烂的色彩。

  世纪之交,环境的恶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众望所归、层层落实。

  这10年的色彩,是涂抹在大地上的绿色。

  全国森林面积由23.9亿亩增加到29.3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自豪地说:“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和生态治理成效最为明显的国家。”

  这10年的色彩,是描绘在水系里的碧色。

  2002年七大水系重点监测断面中,仅有29.1%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7.16万平方公里。

  党的十八大代表、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过去10年,我国着力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10年的色彩,是喷洒在天空中的蓝色。

  2002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的人口比例仅占统计城市人口总数的26.3%;2011年,3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比例为89.0%。

  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一线工人任晓云为首都“美容”16载,他见证了“10多年前,北京一年的蓝天数量只有100多个,而2011年增至286天”的历史。

  10年征途不一般,10年色彩亮丽丽。能走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国道路”,靠的是我们党领导下“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效率。

  这效率,体现在“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的制度安排中;

  这效率,体现在“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的制度导向中;

  这效率,体现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7亿多亩林地确权到户”的制度创新中;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领亿万人民合唱一曲动人的绿色赞歌。

  (四)

  时间有味道吗?

  时间本无味道,但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因我们坚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活理念,因我们以人为本、以民为先、以和为贵的人文关怀,因我们这一则全民参与、上下同欲的宝贵“中国经验”,让这段时间有了丰富的味道。

  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成熟,不仅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终极生命力,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把高屋建瓴的战略认知熔铸为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这10年的味道,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之鲜。

  高污染、高耗能的生活观渐渐被扫入历史的角落,低碳生活、绿色理念日益彰显,重塑人们的一言一行,让他们尽情品尝生态生活的鲜美。

  许多人懂得了拒绝,拒绝白色污染,拒绝灰霾空气,拒绝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多人学会了接纳,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接纳所有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代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评价:“公众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百姓日常生活行动。”

  这10年的味道,是践行生态文明过程之咸。

  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的付出。为了更加幸福的明天,无数人挥洒着咸咸的汗水。

  一位普通农民,与沙共舞40年,在大漠中筑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长城”,书写了荒沙变绿洲的传奇,带领上千人走上了致富路,“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他成了“沙漠大叔”,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石光银。

  一位高山瞭望员,坚守深山34年,没能看到两个孩子的出生,没能替老父亲送终,但却准确报告火警近300次,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他成了“森林眼睛”,他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余锦柱。

  这10年的味道,是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之甜。

  污染的、耗能的选择还在,但越来越少;清洁的、节能的选择更多,且越来越多。

  限塑令颁布短短4年,全国每年减少塑料购物袋240亿个以上,相当于节约石油480万吨,约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1/8;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区区3年,5.2亿只节能灯、5000多万台节能空调、460多万辆节能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和解”,如今高悬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贯穿于神州大地的施政理念层面,更加融入在亿万民众的生活方式层面。三个层面由生态文明穿珠成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就是中国的10年嬗变:

  生态文明,从顶层设计萌芽,根系已达每一位居民;两型社会,从政治报告滥觞,潮流已至每一寸土地。

  这就是中国的绿色传奇:

  一个将“天人合一”化入脊髓的文明,正在由一个“以人为本”的伟大政党改造和创新,缔建人类历史的又一个奇迹、又一幕盛景。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生态 文明 永续
上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
下一篇:中国成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人民日报:严惩失信才能让诚信发光 [09-27]
·李克强出席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 [09-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长征精神引领和... [08-18]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六中全会10月召开 [09-28]
·习近平:中国队加油!中国加油! [08-26]
·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习近平等出席 [10-01]
·习近平: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10-10]
·迈向健康中国新征程 [08-19]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09-19]
·2016国庆黄金周热词盘点 [10-08]
图片新闻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习近平: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习近平: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奏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乐章
奏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乐章
外媒看延吉
·【新浪】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一期... [10-12]
·【吉林政府网】延吉市启动新农村建设... [09-22]
·【吉林政府网】延吉入选2016(第五届... [09-22]
·【人民日报】延边 图们江涌开放潮 [09-07]
·【吉林日报】“延吉·图洽会”规模大... [08-31]
·【吉林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 [08-29]
·【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图洽... [08-29]
·【凤凰视频】第十一届延吉“图洽会”... [08-29]
·【吉林日报·头版】第十一届“延吉·... [08-29]
·【经济日报】第十一届中国延吉图洽会... [08-29]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