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火线撤离 伟大祖国接我回家 |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事件亲历] |
2012-10-2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
这是一组至今依然震撼人心的数字——动用182架次中国民航包机、24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70架次外航包机、22艘次外籍邮轮、1000余班次客车……2011年2月底至3月初,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撤离,让分布在利比亚各地的35860名受困中国同胞,在短短12天中全部安全撤出、回到祖国怀抱。
“外交为民”,中国再书一个经典。
过去十年,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工作机制日益完善,能力不断增强,水平显著提升,让海外中国公民更有安全感。利比亚撤离行动亲历者、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对此感触尤多。
一整套指挥体系火速建立,海陆空一体、东西南北多路的大撤离迅即展开,“摆渡”和“蓄水池”成为两个撤离模式
2011年2月19日,利比亚局势动荡导致部分城市失控,有中资机构营地财物被抢、人员受伤。
消息传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相关方面迅即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我驻利比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紧迫,一旦战火四起,3万多同胞就可能危在旦夕。党中央、国务院及时研判利比亚局势走向,果断做出决策——撤离在利比亚中国公民。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国家行动。规模空前、距离遥远、局势动荡,如何确保我国公民在利比亚全面开战前全部撤出?部署与执行都困难重重。
2月21日16时,外交部召开部际协调会,在研究利比亚局势后作出判断:形势严峻、事关重大、外交部恐难独立应对,须上升至国家层面研究。自此,这场撤离行动,从外交部层面升级为国家行动。
“从2月21日起,领事保护中心就开始24小时运转,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迅速起草方案、完成报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黄屏语气颇为振奋。
22日一早,国务院应急指挥部正式成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I级响应。当时指挥部明确提出“千方百计保障我人员安全,千方百计保障我财产安全,千方百计维护我国家利益”,“这为开展撤离行动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黄屏如是说。
一整套指挥体系火速建立,海陆空一体、东西南北多路的大撤离迅即展开。
“摆渡”、“蓄水池”两个模式应运而生。“摆渡”,顾名思义,选择交通便利、食宿条件较为充裕的地点作为中转站,将自利比亚撤出人员先集中到中转地安置,再转运回国。而“蓄水池”,则是针对大规模撤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无序现象,将分布在机场、码头附近的中资企业营地作为“蓄水池”,集中安置待撤人员,再分批有序组织人员前往机场和码头登机登船。
看到货船上升起一面面五星红旗,岸上同胞们就如同吃了定心丸,和平外交理念和路线也让中国在关键时刻赢得支持
前方后方,撤离行动高效、有序开展。
黄屏对当时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依然记忆犹新。
“21日发出指令后,中远与中海运的5艘货轮很快就赶到了班加西港外深海区集结。尽管班加西港的吃水深度只有9米,大型货轮无法停靠,但这些轮船没有离开,而是在船上升起一面面五星红旗。岸上的同胞们看到国旗,就如同吃了定心丸,知道祖国来接他们回家了!”
“撤离过程中,很多人来不及带上护照和证件。我们急中生智,迅速设计启用了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就是一张A4纸。撤离工作组在利比亚、埃及边境现场发放、填写、贴照片,作为撤离人员的临时身份证明。从利比亚撤往突尼斯的万余人,很多也是拿着这样的‘护照’顺利过境。”
“由于大多外航包机都拒绝冒险,为了进入利比亚南部组织撤离,赴塞卜哈工作组只能马不停蹄地从北京飞往开罗,又转机飞往马斯喀特,再飞往迪拜,最后在埃及航空公司包机敲定后,飞回开罗,再从开罗赶赴塞卜哈。他们连续飞行几天几夜,被大家称作‘把飞行进行到底的人’。”
“撤离过程中情况瞬息万变,一个变化往往引起连锁反应,协调难度非常大,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随时掌握每个地方有多少人急待撤离,有多少人需要转运回国,有哪些交通工具可用。每天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就很‘奢侈’。”回忆起紧张的组织指挥工作,黄屏说:“由于工作强度太大,我们规定普通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2小时后,必须执行一项任务——睡觉。”
同时,中国长期坚持的和平外交理念和路线,也让中国在关键时刻赢得了支持。撤离行动中,我国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协调,不少国家对我撤离行动提供便利和援助,大部分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全力以赴地帮助我国公民撤离。
希腊提供了克里特岛上的邮轮和度假酒店,不仅积极协助我国的撤离行动,还为13300多名中国公民保障了住房与饮食;突尼斯杰尔巴岛的机场平时主要供小型飞机起降,但在11000多名中国公民通过此地撤离的过程中,当地机场迅速为运送撤离中国公民的大型飞机改善了加油设备;苏丹喀土穆的机场允许我国军机降落;埃及为我国公民撤离转运提供了大巴车……
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截至3月2日这一天,全部同胞顺利撤出利比亚。3天之后,所有同胞全部回到祖国。
2002年到2011年,我国内地出境公民从1660万人次猛增到7025万人次,“外交为民”理念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黄屏认为,自利比亚撤离我公民是我国众多“外交为民”案例中最突出的一个,而撤离规模之大、时间之短、组织之有序,不仅显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体现出中国在“意愿”、“实力”、“制度”、“外交”、“队伍”、“党组织”六个方面的巨大优势。
首先体现了“意愿”优势,国家领导人和人民有共同的意愿,集全国之力来解救我们在外落难的同胞;第二是“实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实力和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民;第三是“制度”,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确保了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第四是“外交”,中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满天下的朋友,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各国帮助;第五是“队伍”,我们拥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的外交队伍,这还是一支特别能打硬仗的外交队伍;第六是“党组织”,在35860名撤离人员中,近3万人来自中资企业,这些公司中的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撤离行动的成功也要归功于一线“有组织”。
伟大祖国对每一位同胞生命的珍惜温暖人心。回顾过去十年,包括惊心动魄的利比亚大撤离,中国共开展了12次撤离海外公民行动,从所罗门群岛、汤加、东帝汶、黎巴嫩、乍得、加蓬、泰国、吉尔吉斯斯坦、海地、埃及、利比亚、日本等12个国家,把近6万名同胞从饱受战乱、灾害的异国他乡接回祖国。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活跃在世界各地。2002年到2011年,我国内地出境公民从1660万人次猛增为7025万人次,在外劳务人员数量从41万人增加到81万人,境外企业从不足7000家增长到1.8万家,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外交为民”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除了处置重大突发安全事件,更多的工作是提供日常领事保护和协助、开展预防性领事保护工作。点滴小事看似简单,却积水成溪。十年来,累计处理来自留学生、海外访客、游客、经商者等求助事项近20万件,涉及数百万人。
谈起十年来亲历的一场场撤离行动、一件件日常工作,黄屏感慨道:“作为外交人员,我们时刻牢记着胡锦涛总书记的那句话——珍惜每一位同胞的生命。祖国强大了,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也为中国外交工作尤其是领事保护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相关热词搜索:火线 撤离 伟大祖国 |
上一篇:中国经济 筑底企稳积极信号显现 |
下一篇:培育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