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每日头条 > 正文  
站内搜索

北京奥运“无与伦比”的中国印

[十年回眸·重大事件亲历]

2012-10-09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总会有一些重大事件,具有历史符号和时代标记的价值,“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就以这样的价值载入史册。

  回望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北京奥运会是一次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的展示与提升;回望满途坎坷艰辛的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奥运令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圆,堂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回望神州热土绵延数千载的历史长河,北京奥运被看作东西方文明的一次伟大交融,余韵悠长。

  近日,当我们走进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一幢小楼,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门厅外一座“奥运缶”无声讲述着4年前的辉煌。更多的故事与感慨,则深深印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时任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的脑海中。

  90%的问题在各个场馆就地解决,国际奥委会改变惯例取消每天的早会,28个大项的竞赛主任全部由中国人担任

  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北京奥运会所经历的数千个日日夜夜,最令蒋效愚难忘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申办成功之夜。

  “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当萨马兰奇说出‘北京’时,我们都跳了起来,那一刻真是热泪盈眶。”蒋效愚回忆:“当时还有个小插曲,按约定需要6人出席和国际奥委会的合同签字仪式,但因为到处挤满了欢庆的人,找来找去,最终只有5个人出席,少了一位嘉宾。”

  如果说最初的欢庆难免出现意外插曲,那么随后开始的筹办工作,北京则迅速进入高速有序的运转状态中。

  2008年8月,一届完美的奥运会呈现在世界面前。当时,蒋效愚和总导演张艺谋等人坐镇指挥平台,“伦敦奥运主创团队的代表就在我们身后,他们拿着望远镜细细观看,每个细节都无懈可击,伦敦来客啧啧赞叹。”

  细节来自千锤百炼,成功来自万众一心。关于奥运的记忆中,蒋效愚感触最深的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凝心聚力。

  奥运会期间有一个惯例,每天早上7点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要和奥组委主要领导举行早晨工作会,会商解决出现的问题。“北京奥运期间,早会连开两三天,无事可议。罗格自己决定,不开了——你们都已把问题解决,不耽误大家时间了。”

  蒋效愚说:“90%的问题在各个场馆就地解决。此外,每天下午6点,组委会和各场馆要举行电视电话会议;每天晚上8点,中央奥运领导小组还要开会。往往不到晚上8点,当天出现的事情就都解决了,怎么还能等到第二天早上呢?”他说:“最有把握的事,就是组织工作会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高效运转中,我们的制度优势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奥运会的新纪录不仅诞生在竞技场上,北京奥运会28个大项的竞赛主任全部由中国人担任,这也是一项难被复制的纪录。迄今为止,除了北京,还没有一个奥运东道主能做到完全由本国人担任竞赛主任。

  “国际奥委会选拔竞赛主任的原则很严格,公平公开,唯才是举。”蒋效愚说,“国家体育总局和奥组委提前四五年就准备这件事,物色人选。这是一次艰苦的人才培养过程。最终,我们推荐的所有人选都通过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考察,得到认可。”

  “事实证明,由中国人担任项目竞赛主任,在沟通协调上有非常大的便利。”这些人,也成为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事业留下的一笔宝贵人才资源。

  蒋效愚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原因总结为“十力”——国家实力、体制威力、文化魅力、人民能力、领导给力、创新活力、理念效力、朋友助力、团队努力、多方合力。

  “金镶玉”奖牌突破技术手册“硬杠杠”,从不被认可到欣然接纳,透射出一个文明古国对“包容”二字的理解

  “可能大家不知道,我们设计的‘金镶玉’奖牌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认可。”蒋效愚说。

  国际奥委会有关技术手册规定,奥运奖牌的材质必须为金属。“奖牌上怎么还能有块石头?你们没看懂技术手册吗?”起初,国际奥委会的反应并不积极。

  技术手册当然看了,也懂了。为奖牌镶嵌玉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深意,是充满人文色彩的中西合璧创新思路。

  “我们耐心解释,这不叫石头,叫玉。”蒋效愚笑着说,当年这个让人着急上火的“坎儿”,现在回想别有一番滋味。

  经过反复沟通,终于,国际奥委会接纳了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金镶玉”得以问世。中国以匠心独运和真诚耐心,突破了技术手册的“硬杠杠”,也为奥运史留下一段佳话。“金镶玉”的设想,更透射出一个文明古国对“包容”二字的理解。

  举办奥运,中国以成熟、包容、开放、自信的心态拥抱着世界。

  因为奥运,国际社会获得了近距离观察中国的机会。“奥运筹备期间,我们邀请不少海外媒体的中高层人士来中国访问。他们多数都是头一次来中国和北京,对中国有了新的、真实的认识,看到了中国开放的积极姿态和发展的勃勃生机,也开始反思以前对中国的一些主观印象。”蒋效愚说。

  正如罗格所说:“通过奥运会,世界与中国的了解在不断加深。”

  北京奥运会后,各方总结梳理出13类4000多项措施和经验,应用到城市管理和运行的长效机制之中

  奥运虽已告别北京,有些东西却长久地留存下来。

  “鸟巢”和“水立方”成为北京新的景点。被称为“鸟巢一代”的青年人,犹如一颗颗种子,将志愿精神带到四面八方。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在以新的标准定位自身发展方向。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得到一次伟大的释放与弘扬。

  “奥运会的体育和社会遗产让奥林匹克运动最终得益于北京2008:奥运会越来越具广泛性,在促进不同文化和信仰的人们相互理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不同文化的融合。这是一个伟大的遗产,因为世界体育的重心和中心开始向东方移动。”

  这两段陈述引自国际奥委会的《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最终报告》,字斟句酌,正呼应着“无与伦比”的评价。

  2011年,北京“十二五”规划出台,人们又看到了三个熟悉的字眼——人文、科技、绿色。这源自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样的发展思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渗入城市科学发展的深层脉络之中。

  蒋效愚说:“通过奥运会的实践,三大理念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长远价值,推动着发展转型。”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奥运梦想成为现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又推动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更为坚定。奥运会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北京奥运会在严格遵守主办合同,遵循国际惯例的同时,又以传统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发展的伟大成就,为这项全球盛事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风采,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蒋效愚说:“和国际接轨的同时,要结合国情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

  “北京奥运会积累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弥足珍贵。从体育场馆到新航站楼,从安保措施到媒体运行,从规章制度到宝贵人才,从发展理念到城市建设……这些都是财富,这些财富都将影响深远。”蒋效愚说。北京奥运会后,各方总结梳理出13类4000多项措施和经验,逐一讨论,应用到城市管理和运行的长效机制之中。从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在安保、媒体运行、食品安全等各个方面,北京奥运会的模式被不断复制,持续发力。

  奥运助力中国,中国影响世界。当北京奥运会“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册上深深钤上了彤红的中国印”,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东方古国焕发出的全新神采,“中国人民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北京奥运 无与伦比
上一篇: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两手都硬
下一篇:精神支柱更挺立(党的建设巡礼)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人民日报:严惩失信才能让诚信发光 [09-27]
·李克强出席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 [09-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长征精神引领和... [08-18]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六中全会10月召开 [09-28]
·习近平:中国队加油!中国加油! [08-26]
·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 习近平等出席 [10-01]
·习近平: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10-10]
·迈向健康中国新征程 [08-19]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09-19]
·2016国庆黄金周热词盘点 [10-08]
图片新闻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习近平: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习近平: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奏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乐章
奏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乐章
外媒看延吉
·【新浪】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一期... [10-12]
·【吉林政府网】延吉市启动新农村建设... [09-22]
·【吉林政府网】延吉入选2016(第五届... [09-22]
·【人民日报】延边 图们江涌开放潮 [09-07]
·【吉林日报】“延吉·图洽会”规模大... [08-31]
·【吉林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 [08-29]
·【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图洽... [08-29]
·【凤凰视频】第十一届延吉“图洽会”... [08-29]
·【吉林日报·头版】第十一届“延吉·... [08-29]
·【经济日报】第十一届中国延吉图洽会... [08-29]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