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党内民主建设十年:党内选举制度日益完善 |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
2012-08-10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回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十年间,从党务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保障不断加强,到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日益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健全,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的成果,让拥有82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团结统一,党的创造活力不断增强。
党内选举:选票彰显民主分量
胡霞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在不久前完成的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中,她是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党委换届选举的候选人之一。龙袍镇有90多名党代会代表,胡霞得到11张选票。
落选让胡霞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基层工作时间短、经验缺的不足,更让她切身体会到选票的分量和选举中的民主氛围。“纪律严格、程序一环扣一环,这样的选举动真格、真民主。”胡霞感慨道。
从新一届省区市党代表差额比例由上次换届的26.4%提高到28.7%,到对新班子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从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到普遍采取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公示、实绩分析、实地考察、延伸考察等方法……四级党委换届过程中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胡霞的话道出的正是这个鲜明特点。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委党校教授姚桓认为,这项制度的完善,突出表现在使全体党员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保障党员作为选举人表达真实意愿。
正是朝着这个目标,十年来,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并提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完善党内选举办法,并提出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妨碍选举人依照规定自主行使选举权。
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决策中。十年来,对党内选举制度的探索与推进在基层实践中也不断深入。
2001年,四川平昌等地首次运用“公推直选”打破党内“任命制”;2010年,南京农村和城市社区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全部以公推直选方式产生……
十年间,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改革在江苏、云南、四川等试点地区广泛推行。地方党委换届过程中,一些地区流动党员自费从打工地回乡参加党代表选举,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试点地区党员参选热情高涨。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价,中共党内选举的价值取向,“正在悄悄改变中共基层组织干部选任的生态环境,中共党内民主发展正在有序、有力向前生长”。
党代会:制度完善折射民主深度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组织制度,是党内民主运行的体系保障。
十年间,从党代会代表提案制提出并逐步推广,到“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写入党章,再到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规模不断扩大……党代会制度不断完善,党代会代表更加充分地行使权利。
在广东,2009年4月,省内首个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在深圳宝安区文汇社区挂牌。工作室成立第二天就成功调解了垃圾转运站噪音影响附近幼儿园孩子休息的问题。
在浙江,2008年9月,来自基层的40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首次列席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标志着代表任期制工作在浙江迈出重要一步。
此外,在一些试点地区,党代会年会制建立,党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决定重大问题;党代会代表在会上通过提案、评议等方式发挥作用,在闭会期间开展调研,了解群众意愿和要求。
今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270名十八大代表肩负着全党8200多万名党员和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重托。
人们注意到,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比例逐步从22%提高到28.4%,到中央对十八大代表选举提出“两增两减”“一个提高”的新要求,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不断改善。
人们注意到,在贵州,中央分配的代表名额被扩大5倍以上作为初步人选推荐名额;在吉林,从各推荐单位遴选上报173名推荐人选,到投票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到最终选举产生37名代表,差额比例达18.9%……各地实行层层差额,逐级遴选的程序更加严格。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十八大代表的选举工作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党内民主推进的深度。”
党务运行:公开是最好的阳光
中共山西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闭幕之后,山西的首次党委新闻发布会引起关注。
发布会上,人们了解到山西省委对当地“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未来5年让农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收入增长,及时回应了公众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普遍关切。
“我的第一次党委新闻发布经历让我体会到,党务新闻发布的内容其实并不空泛,它可以很具体,而且离老百姓很近。”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杨波这样回忆自己作为党委新闻发言人的体会。
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部门和单位通过不同形式让公众了解党务运行的状况,推进党务公开,使党员权利得到更多保障。
“不知情何以参与和监督?知情权是党员民主权利中的重要部分,提供情况是党委会和党内职能部门的必须责任。”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说。
十年中,党中央推进党务公开的举措更具体更实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等一系列具体部署绘制成推进党务公开的“路线图”……
十年中,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对外界敞开大门,举办开放日活动,中央文献研究室开通官方网站,发表和披露重要文献……上下呼应的党务公开举措不断走进公众视线。
十年中,党中央13个部门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新闻发言人全部“就位”,开始各种方式的新闻发布活动,大多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党委也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在全国建立。
十年中,各地农村把“两委”经费开支,发展党员和结对帮扶,以及各项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等一一“张榜公示”,村民随时阅览,基层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纳入党务公开范围。
公开是最好的阳光。回首十年,党务公开不仅植入人们的观念,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做法。
党内决策:民主化促进科学化
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地处大别山余脉,村里植被茂密,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高达80%。两年前,针对“村里林地该不该对外租赁”的问题,一场党员议事会开得很热烈。
“咱这儿山清水秀,污染企业坚决不让进!”“得让入驻的企业帮我们解决村里一部分人工作。”“村集体最好能跟他们用参股的方式合作!”……围坐在桌子周围,十多位村内党员争相发言。
党员议事会制度在安徽已经推广了几年。凡冲村的村支书说,现在村里的大事,都必须让党员议事会成员先知道,然后讨论决定下一步做法,以前村里事务由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看不到了。
让权力背后有监督的眼睛,这既是对权力的规范,更是对党员和群众权利的守护。
接受监督,党中央率先垂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的消息引起海外媒体关注,日本《东京新闻》评论,这“表明了党的领导集体愿意接受党员监督、扩大党内民主的态度”。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制度。中央纪委常委会向中央纪委全体会议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分别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报告工作一次等,也作为制度坚持下来。
十年来,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广泛推行,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进一步提供制度保证——
2002年7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规定“市(地)、县(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由上级党委常委会提名,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党的十六大以来,许多地方在认真执行这项规定同时,把票决制扩大运用到全委会和常委会对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上。
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肯定各地的创新举措,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从江苏省“公推票决”地级市市委书记,到温州探索为“工程项目选干部”实行“张榜招选”;从北京市宣布全面推行干部任免票决制,到三亚市任用重要干部全委会票决,当场宣布结果……票决制度普遍出现在各地党委重大决策出台和重要干部任用过程中。
十年前行,积微成大。随着党内民主理论的创新、制度的完善、实践的开拓,全党意愿和主张必将得到更广泛凝聚,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必将进一步加强。
十年进步,意义深远。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指引航程的中国共产党将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华春雨 郭奔胜)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相关热词搜索:党内民主 建设 十年 |
上一篇:战略机遇期的精彩答卷 |
下一篇:相约大海 让梦想高飞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