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10年,一个国家能向着未来走出多远?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过非同寻常的10年,创造铭于丹青的光荣历史,写下举世瞩目的恢宏篇章。
10年转型,形成中国理念;10年改革,写下中国探索;10年挑战,塑造中国精神;10年崛起,做出中国贡献;10年奋进,铸就中国品格……在现代化事业波澜壮阔的伟大进军中,在改革发展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中,中国故事不断展开新的内容,中国道路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本报今起刊登“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回顾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以凝聚我们的力量、增强我们的信心,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的成就、赢得新的光荣。
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大历史。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意味深长的瞬间。
刚刚过去的6月,世界再次瞩目东方。墨西哥海滨小城的G20峰会,“中国态度”影响世界经济走向;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神九”、“蛟龙”写下中国力量的壮丽交响;香港迎接回归15周年,东方之珠依然璀璨辉煌……
仿佛是一种象征,“中国一月”,激情诠释着2012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奋斗崛起的第十个年头。
1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10年前,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10年后的今天,中国 GDP跃居世界第二,即将接近50万亿;10年前,中国才完成与美国欧洲的艰难谈判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今天,中国贸易额和GDP仅次于美国;10年前,下岗、失业带来种种转型阵痛,1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逐渐覆盖亿万人民。
这10年,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游浩瀚太空,梦想变为现实;这10年,迎战非典、抗震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愈挫愈勇;这10年,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建立社保体系,民生极大改善——这是国家强盛的10年,是经济飞翔的10年,是温暖人心的10年,更是脱颖而出的10年。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从2002年到2012年的中国往事,对于未来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那些曾经悲观预言中国的人,重新打量并将敬重的目光投向世界的东方?又是什么,将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为举世瞩目的“黄金十年”?
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早在2009年,《纽约时报》一篇介绍中国的文章,加了这样的题注:“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10年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创新型国家、新农村建设、执政能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和谐世界……一个个关键词载入中国发展大词典,成为中国转型10年的思想坐标,成为中国发展10年的动力之源。
发展关键的10年——
中国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攻坚期、群众政治参与活跃期、思想文化多元碰撞期、国际地位上升期。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风险,10年艰辛、10年突围,中国沉着走出“历史的三峡”
这一个10年开始时,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一样多。
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到2002年,已经进入第二十四个年头。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到90年代末对国企改革和金融领域的攻坚,及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不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
但与此同时,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因语出惊人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今天看来,最终破产了的“崩溃预言”,确实也折射出中国在这一个10年征程上的重重困难。经济发展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资源消耗过多、创新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进步,但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还未能跟上。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却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起来的问题不比不发展起来的少。
2001年,当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人欢呼雀跃,将其与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并称为当年的“三大盛事”;也有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国门洞开之后的中国经济将会向何处去,骤然面对世界的中国企业又将遭遇怎样的冲击?
加入世贸,只是中国发展艰难转型的一个侧影。进入新世纪,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到了关键路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迅速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基础薄弱、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渐渐耗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爬坡的“中国号”列车,不进则退。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2002年12月5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并在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前久久瞻仰凝望。在这里,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是共产党人10年新“赶考”的思想起点。一年后的夏天,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当年金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观以其对时代风云的准确把握、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座里程碑。
10年来,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支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由此造就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将社会主义中国送上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
今天,即使一度唱衰中国的人也不禁慨叹:“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10年发展,让预言“历史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看到中国共产党“适应变化和自我修正能力”,让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感叹中国“以其自身模式挑战西方的民主政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时,中国共产党在东方大地上,以转型10年写下风雷激荡的篇章。
来之不易的十年——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抓住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思路不断明晰、理念不断创新,10年探索、10年实践,与时俱进中成就中国道路
马克思说过,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我们坚信,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对理论的接受,更不会顺理成章。新的发展观,是对旧有观念的荡涤,也是对发展惯性的扭转;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整,更是对执政思路的再塑。
船大掉头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生产方式转变,在这理念带来实践剧烈变革的10年里,要让“中国号”巨轮沿着科学发展的航程劈波斩浪,战胜艰难险阻,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该有多少脱胎换骨的阵痛,壮士断腕的决断,甚至凤凰涅槃的悲壮?
回首10年,我们记住了非典疫情的来势汹汹,记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诡云谲,记住了汶川、玉树、舟曲的悲泣与悲壮,记住了新疆西藏数次上演的分裂闹剧。但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观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如静水深流,推动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行进,奏响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
改革。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水落石出,各种利益发育之后的博弈此消彼长,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政治勇气,也需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重点领域逐步突破,关键环节渐次打通。司法制度不断发展、政务公开稳步推进,教育改革路径明确、医疗改革破浪前行……近10年间,堪称密集的改革举措,让国际舆论感叹“中国从不满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更成为党心与民意的共鸣。
转变。关键之处,一字千钧。发展要求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由“总量”到“人均”。这个10年,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不仅向市场经济要效益,更向社会主义要公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结合向纵深处推进,吹响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认识之变、观念之变、格局之变,开启了当代中国从单项改革到全面改革的又一次远征。
创新。直面挑战,主动变革。这十年,中国网民从接近6000万到超过5.13亿,农民工数量从不到1亿到超过2亿。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决心和魄力,打破了“管社会”的旧思路,创造了“办社会”的新格局。“放权松绑”、“共建共享”的观念解放,让中国走上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突围,突破,突变。10年发展背后,是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是一种发展的“中国理念”从萌芽到成形、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机结合,以金融危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民生指向导引社会领域创新,以观念更新助推现代化格局调整,中国道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
这种力量经受住了政治逻辑的检验。十六大以来的10年探索,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特质,更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共建共享的执政追求,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信念。这10年,发展越是千头万绪,党和政府越是关注民生。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外电评论:“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题。”
这种力量经历了特殊时刻的考验。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互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重大自然灾害与国际金融危机相伴。这10年,中国面对着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局面。矛盾与冲突,危机与灾难,风险和考验,剧烈颠簸着“中国号”巨轮。然而,穿越10年惊涛骇浪,中国航船破浪前行,倒逼出思路转变、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V”形发展曲线,彰显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2010年初,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10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
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中国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此起彼伏的新问题中,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从哲学上看,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从历史来看,发展来自对时代的回应。10年奋斗,中国理念写下来之不易的答卷,为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奠定格局的十年——
保障人民权利、参与国际竞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成果喜人,10年奋进、10年辉煌,世界东方写下载入史册的“中国故事”
10年前,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曾预言,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五年,中国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国内企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10年过去了,当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了瑞典巨头沃尔沃,当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了五大洲,昔日的预言已成笑谈。这个“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以难以置信的“中国奇迹”,让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焕发。
有学者评论,中国走向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次被动和应景式的策略性选择,而是自共和国建立以来发生的又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和大跨越,其意义与已出现过的1949年、1978年的两次转折有着同等的内涵。
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变迁,都是要解决时代的问题。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从“发展是硬道理”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初步奠定。正是这些理念导引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完备的物质基础、体制框架、思想体系,改写了世界舞台上现代化模式的既定格局。
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面对“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的特殊国情,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始终保持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风险考验从容应对——纵观人类现代化历史,可谓前所未有。
这10年,是“发展基础”格局奠定的10年。经济10年间年均增长11.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民生的黄金期、重要的增长极、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10年,是中国人民全方位收获改革开放成果的10年,是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进一步实现的10年,也是中国深入参与世界格局调整、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的10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从未如此急切,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参照。
这10年,是“制度框架”格局奠定的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10年间,我们坚定开启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历程,深入推进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探索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信心。
这10年,是“中国理念”格局奠定的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深刻变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统筹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统筹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统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理念和实践的成熟对接,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架构了最长久的动力与最务实的思路。
早在2004年,观察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表现,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曾一连用“三个想不到”来形容:“想不到,他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想不到,他们威望的增加比想象中要多;想不到,中国外交政策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自信。”4年后,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北京奥运会后慨叹: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在中国理念的激荡下,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2/0705/thumb_150_105_20120705093406511.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