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吉林新闻 > 正文

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在长召开

2016-08-18  标签:东北亚地区 首脑 地方政府  来源:吉网
  吉林日报8月17日讯(记者黄鹭)今天,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在长春召开,围绕“新形势、新机遇、新起点——开创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新局面”这一主题展开了务实讨论。省长蒋超良在会上致辞并作主旨发言。

  在致辞时,蒋超良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本届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国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东北亚地区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二十多年来,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作为聚焦东北亚、放眼全世界的重要平台,秉承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促进交流、加强合作的宗旨,通过开展区域合作、加强投资贸易洽谈等活动,取得一系列成果。各方经贸关系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合作层次日益提升,成为具有建设性和包容性的区域合作机制。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曲折复苏,密切区域合作、实现率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广泛共识。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将围绕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源建设、旅游环保等各方共同关心的话题,开展交流,谋求共识,扩大合作。期待各位嘉宾、使节和学者充分发表真知灼见,不断扩大交流、交往、交融,共绘充满活力的东北亚新愿景。吉林省愿意与各国地方政府一道,紧密合作,齐心协力,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

  蒋超良在作主旨发言时指出,东北亚各国地缘相近、人缘相通,既是亲密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继续。应对风险挑战、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互惠发展是我们的共同愿景。现在,中国正在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吉林省正在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推进向东向南开放“双翼共进”,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携起手来,深化睦邻友好,强化多边合作,推动共同繁荣。

  蒋超良指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是加强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依托。各会员地区应在各国发展战略指引下,围绕农业、能源、旅游、环保等领域,找准区域交流合作的契合点,完善新的合作机制和平台,深化投资贸易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是各方共同利益所在。各会员地区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应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丰富资源开展国际产能、投资贸易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快互联互通建设,是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根本保障。各会员地区应紧密合作,争取各自中央政府支持,加大对东北亚大通道建设的投入,加快陆海空航线和通道建设,构建区域交通物流网络。加强通关制度合作,共同研究简化物流通关手续,降低区域内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成本。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是巩固扩大东北亚区域合作成果的重要条件。应在完善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等基础上,探索建立合作成果推进落实机制,加强各方协调沟通,有效解决问题,使各方共同受益,推动实现新发展。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州长米克卢舍夫斯基、韩国江原道知事崔文洵、日本鸟取县副知事林昭男、蒙古国中央省副省长蒙赫巴特尔也作了主旨发言。韩国驻沈阳总领事申凤燮、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白德福、日本驻沈阳总领事石塚英树、蒙古国驻呼伦贝尔副领事德·钢巴雅尔先后致辞。会议还围绕各方关心的话题进行了自由讨论。

  会上,各地方政府首脑签署了《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共同宣言》。

  副省长隋忠诚主持会议,省政府秘书长刘喜杰参加会议。

  又讯(记者黄鹭)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召开前,举行了中国吉林省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韩国江原道《关于恢复与发展陆海联运航线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省长蒋超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州长米克卢舍夫斯基、韩国江原道知事崔文洵分别代表各方签署了《关于恢复与发展陆海联运航线合作协议书》。

  副省长隋忠诚、省政府秘书长刘喜杰出席签字仪式。

  又讯(记者黄鹭)8月17日下午,省长蒋超良与出席第二十一届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首脑会议的各国来宾一同参加了第十八届东北亚地区美术作品展开幕式。

  省政府秘书长刘喜杰参加活动。


【责编 胡骁】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