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走吉林 让吉林经济产生“1+1>2”效应
记者 赵赫 通讯员 郭文军
盛夏吉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长达11个月的会前对接,紧锣密鼓的活动日程,让央企在吉林这片热土上结缘、生根、壮大、结果……在与央企的合作中,吉林经济借力行船,产生“1+1>2”的强大倍增效应。
一组数字令人振奋:此次“央企走进吉林”活动,共促成合同项目156个,引资总额1668.67亿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项目6个,占比3.85%;石油化工项目39个,占比25.00%;农产品加工项目6个,占比3.85%;装备制造项目12个,占比7.70%;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项目3个,占比1.92%;医药项目8个,占比5.13%;旅游项目2个,占比1.28%;服务业及其他项目80个,占比51.27%。
近年来,大型央企纷纷在吉林这片热土上抢滩布局,掀起一股投资浪潮。面对着强有力的对手,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央企青睐,吉林究竟以何胜出?
空前的战略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央企投资吉林的多重动力。
项目带动,脉络清晰——
一家企业,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育出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挺进世界杯、登陆波士顿、缔造“中国脑”、称雄兰新线、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经过多年沉淀积累,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稳坐国内地铁头把交椅。今年一季度又迎来开门红,相继斩获了北京16号线地铁、兰州1号线地铁、南昌2号线地铁车的订单,与巴西的合作更堪称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典范。多年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创新,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品质佳、口碑好的轨道列车产品,实现了轨道列车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在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正在抓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生产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旗下的全新高端车型,年产能达到30万辆,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579亿元。这是继实施长春丰越20万辆扩能项目之后,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又一个整车扩能和转型升级的丰硕成果,是我省汽车支柱产业当之无愧的支柱项目,更是全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顶着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国内石油市场呈下行态势的压力,吉林油田公司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科学优化生产运行,着力破解稳产难题。调集多方力量,止住“出血点”、找准“挖掘点”、紧盯“盈利点”、管控“风险点”,多点进攻,推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原油23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4%,实现了逆势稳产,达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截止2014年底,驻吉央企共660户,职工人数33.6万人,资产总额12207.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866.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17.3亿元,上交税金1015亿元。域内央企在我省产业引领、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拉高标杆,借梯登高——
携手央企,吉林站上发展新阶段;央企驻吉,机遇良多大有可为
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我省高度重视与央企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发挥央企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提供优惠政策,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良好环境,全力扶持一汽、吉化、吉林油田等域内央企不断做大做强。同时,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不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众多的域外央企来吉林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与我省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央企走进吉林”活动以来,中国石油、中车集团、中航工业、兵器工业、国家电网、中粮集团、国药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三大电信公司等一大批域外央企走进吉林、投资吉林,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同时,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理念,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添砖加瓦。截止今年5月末,双方签约的70个项目中,已建成投产项目24个,在建项目27个。这70个项目总投资达995.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达177.3亿元。
未来几年,借助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吉林省将有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组织实施。在我省着力抓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振兴工程的同时,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发展工程、服务业提升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也将有序推进。央企在吉机遇良多,大有可为。
同呼吸,共命运——
让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担当
凭借着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吉林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特色鲜明,每一个都有转型升级、释放能量的巨大空间,特别是我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不断拓展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俄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为央企与吉林深化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结合我省产业特点,针对央企投资方向,按照“精准、高效、务实”的原则,围绕全省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等领域,我省积极谋划了一批具有引领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的大项目。同时,坚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深入开展“小分队、点对点、巡回式”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务实成效。从省到市,从企业到地方,吉林用诚意、优势、前景促成一个个合作意向相继达成。
在长春市一汽集团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系列的关于解决一汽重大项目建设难题的项目追踪记录:供电问题1项、供水问题2项、土地问题3项、Q工厂7项、规划许可证2项、大众竣工项目消防验收问题解决5项……年初以来,协调办共为一汽解决了25项有关项目建设中的供电、供水、土地、规划等问题。
企业的困难就是吉林省的困难,“三供一业”问题一直束缚着央企前进的步伐。此次活动,国务院国资委和吉林省政府签订的驻吉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协议,让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为企业化解难题,成是吉林省义不容辞的责任。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大企业、大项目的落地让吉林省经济提档加速,与央企携手,让吉林产业实现一个个飞跃,带动经济的不断起跳。
驻吉央企,已渐入佳境;吉林经济,正阔步向前!
盛夏吉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长达11个月的会前对接,紧锣密鼓的活动日程,让央企在吉林这片热土上结缘、生根、壮大、结果……在与央企的合作中,吉林经济借力行船,产生“1+1>2”的强大倍增效应。
一组数字令人振奋:此次“央企走进吉林”活动,共促成合同项目156个,引资总额1668.67亿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项目6个,占比3.85%;石油化工项目39个,占比25.00%;农产品加工项目6个,占比3.85%;装备制造项目12个,占比7.70%;电子信息及高新技术项目3个,占比1.92%;医药项目8个,占比5.13%;旅游项目2个,占比1.28%;服务业及其他项目80个,占比51.27%。
近年来,大型央企纷纷在吉林这片热土上抢滩布局,掀起一股投资浪潮。面对着强有力的对手,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赢得央企青睐,吉林究竟以何胜出?
空前的战略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央企投资吉林的多重动力。
项目带动,脉络清晰——
一家企业,带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育出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挺进世界杯、登陆波士顿、缔造“中国脑”、称雄兰新线、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经过多年沉淀积累,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稳坐国内地铁头把交椅。今年一季度又迎来开门红,相继斩获了北京16号线地铁、兰州1号线地铁、南昌2号线地铁车的订单,与巴西的合作更堪称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典范。多年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抓住机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努力创新,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品质佳、口碑好的轨道列车产品,实现了轨道列车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在一汽大众,奥迪Q工厂正在抓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生产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旗下的全新高端车型,年产能达到30万辆,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579亿元。这是继实施长春丰越20万辆扩能项目之后,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又一个整车扩能和转型升级的丰硕成果,是我省汽车支柱产业当之无愧的支柱项目,更是全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顶着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国内石油市场呈下行态势的压力,吉林油田公司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科学优化生产运行,着力破解稳产难题。调集多方力量,止住“出血点”、找准“挖掘点”、紧盯“盈利点”、管控“风险点”,多点进攻,推进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原油231万吨,完成年计划的51.4%,实现了逆势稳产,达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截止2014年底,驻吉央企共660户,职工人数33.6万人,资产总额12207.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866.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17.3亿元,上交税金1015亿元。域内央企在我省产业引领、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拉高标杆,借梯登高——
携手央企,吉林站上发展新阶段;央企驻吉,机遇良多大有可为
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我省高度重视与央企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发挥央企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提供优惠政策,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良好环境,全力扶持一汽、吉化、吉林油田等域内央企不断做大做强。同时,立足自身发展优势,不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扩大对外经济联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众多的域外央企来吉林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与我省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展“央企走进吉林”活动以来,中国石油、中车集团、中航工业、兵器工业、国家电网、中粮集团、国药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三大电信公司等一大批域外央企走进吉林、投资吉林,建成了一批重大项目的同时,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经营理念,为推动吉林振兴发展添砖加瓦。截止今年5月末,双方签约的70个项目中,已建成投产项目24个,在建项目27个。这70个项目总投资达995.3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达177.3亿元。
未来几年,借助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吉林省将有一大批重大项目集中组织实施。在我省着力抓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振兴工程的同时,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发展工程、服务业提升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也将有序推进。央企在吉机遇良多,大有可为。
同呼吸,共命运——
让企业轻装上阵,实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担当
凭借着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吉林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特色鲜明,每一个都有转型升级、释放能量的巨大空间,特别是我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不断拓展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俄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为央企与吉林深化合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结合我省产业特点,针对央企投资方向,按照“精准、高效、务实”的原则,围绕全省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等领域,我省积极谋划了一批具有引领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的大项目。同时,坚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深入开展“小分队、点对点、巡回式”招商引资活动,推动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务实成效。从省到市,从企业到地方,吉林用诚意、优势、前景促成一个个合作意向相继达成。
在长春市一汽集团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系列的关于解决一汽重大项目建设难题的项目追踪记录:供电问题1项、供水问题2项、土地问题3项、Q工厂7项、规划许可证2项、大众竣工项目消防验收问题解决5项……年初以来,协调办共为一汽解决了25项有关项目建设中的供电、供水、土地、规划等问题。
企业的困难就是吉林省的困难,“三供一业”问题一直束缚着央企前进的步伐。此次活动,国务院国资委和吉林省政府签订的驻吉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工作协议,让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为企业化解难题,成是吉林省义不容辞的责任。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推动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大企业、大项目的落地让吉林省经济提档加速,与央企携手,让吉林产业实现一个个飞跃,带动经济的不断起跳。
驻吉央企,已渐入佳境;吉林经济,正阔步向前!
【本网责编 胡骁】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