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延吉视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警惕假大学到农村真忽悠

2017-07-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更可怕的是,随着城市宣传力度的加大,假大学在城市的“市场”被日益压缩,这些学校盯上了偏远地区的有志青年

  “100%就业,毕业分配到高铁当乘务员”“农村户口享受国家助学补助,上学也能赚钱”“与××大学合作办学,降分录取可拿名校毕业证”……又到招生季,不少家长和学子最近又在不同渠道看到了上述“好事”。

  遇到这种听上去很美好的招生宣传,家长和学生可要当心——这可能是遇到了“假大学”或“骗子学校”。这些学校要么无办学资质、不具招生资格,要么无实体校址、只有空壳网站,要么仅是培训机构却打出与名校合作的幌子……它们用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让一些高考落榜学子和社会青年跃跃欲试,但背后的陷阱总让受害者欲哭无泪。

  更可怕的是,随着城市媒体对“假大学”的揭批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骗子已经很难在城市骗到生源,它们开始盯上了偏远地区的学生。记者曾关注、报道过一所培训助学机构,现在就打着与某高校联合办学名义,成了坑骗农村学生的“假大学”。这所学校里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每年学费要六七千元。

  “假大学”危害巨大。一旦农村学生被忽悠,进了各种各样的“假大学”,不仅白交了学费,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还拿不到正规文凭。这样的骗局,既在精神上打击着那些期待靠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贫寒学子,也用骗取金钱的方式吞噬着扶贫成果。

  近日,记者查看一些假大学受害者所发的帖子发现,来自农村的受害者仍占绝大多数。其中,不少人都怀抱着“教育改变家庭命运”的目标前去就读,但由于一些学校的刻意隐瞒,加之受害者核对相关学校信息的渠道有限,使得他们很难辨别假学校。

  “假大学”有哪些常见骗术?有受骗的家长表示,现在有一些“没听过名字”的大学,纷纷镇上租房开设招生站;还有一些假大学的招生人员,故意入住当地教育部门附近宾馆,显得很正规……即使家长有一些疑问和担忧,他们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确实很容易让人上当。

  不过仔细想想,一些“假学校”的骗术并不高明。今年7月,有网友发现一所号称能“到高铁当乘务员”的学校,在一段简介中赫然写着学校“是西北铁路局指定重点培养学校”,介绍中还有“进入铁路岗位就业上班”字样。可事实上,这是人为制造语言陷阱外,因为所谓的“西北铁路局”纯属虚构。

  对这些号称“包分配”的高铁乘务员学校,兰州铁路局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铁路正式招考的生源都来自参加全国统考并被录取的考生,号称掏钱就能上的学校肯定是假的,包分配更是荒谬。

  其实,这位负责人已经把假学校的骗人把戏揭露无遗:给钱就录取,连分数都不需要,或降分幅度很大,而且还保就业包分配,在高校招生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的当下,怎么可能有这等“好事”?

  尽管相关部门不断发出提醒,并对此类学校进行曝光、打击,但每到招生季,类似骗局就会变着戏法再来一遍,而且上当者众。出现这个问题,监管部门难辞其咎。有些所谓的“学校”,实际上是培训机构,它们以公司身份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何这样“假大学”能游离在监管之外?

  严打“假大学”“骗子学校”,防止其在农村大行其道,仍需多方给力。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民办院校招生监督管理制度,对“假大学”的忽悠行为零容忍。要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监管不留漏洞。同时,应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比如,通过发布“黑名单”和提醒提示等手段,可以帮助求学者明辨真假;对于跨省忽悠的“假大学”,也可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联合打击。对“假大学”的违法违规招生问题,应实行责任倒查机制,用严格问责确保监管不打盹。

  第二,强化规则意识,摒弃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处事”思维。记者发现,在全国多地出现的假学校招生,尤其是以联合办学名义忽悠学生就读的事例中,个别教育主管部门在处置过程中,存在罔顾规则,“特事特办”主动牵线将受骗学生“转学”至公立大中专院校就读现象。这样的处理,虽于情合理,但于法无据,也是对其他学子的一种不公平。

  第三,将辨别假大学、假学校的相关知识等,纳入教育扶贫的相关宣传中,在城乡广泛形成对此类“学校”的人人喊打之势,避免更多群众因此受到损失。(何晨阳)


【责编 胡骁】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7/0721/thumb_150_105_20170721045206664.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 大学
上一篇:“用户第一”的58同城为何坑了用户
下一篇:最后一页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领导干部咋就不能“亲自” [10-12]
·让更多巨贪“把牢底坐穿” [10-10]
·对暴力伤医行为必须零容忍 [10-09]
·上着今天的夜班,还领着上世纪的津贴? [10-13]
·最无争议的涨薪: 给儿科医生 [09-23]
·村民“违规”办寿宴被罚款的是与非 [08-26]
·傅园慧“网红效应”正在递减 [08-17]
·为啥还是要考公务员?——部分考生心... [04-22]
·他们的存在让这个假日更美 [10-08]
·“儿媳举报公公”不是反腐利器 [09-29]
图片新闻
警惕假大学到农村真忽悠
警惕假大学到农村真忽悠
“用户第一”的58同城为何坑了用户
“用户第一”的58同城为何坑了用户
脱贫攻坚需要党员坚持“多出汗”
脱贫攻坚需要党员坚持“多出汗”
怎样防止违规“谢师宴”
怎样防止违规“谢师宴”
外媒看延吉
·【吉和网】跻身全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 [07-20]
·【搜狐】延吉荣膺最新全国生态环境质... [07-20]
·【城市发展网】延吉荣膺全国生态环境... [07-14]
·【吉林新闻联播】延吉:保护利用好恐... [07-13]
·【新闻早报】延吉市朝阳川镇太兴村美... [07-13]
·【城市发展网】延吉跻身全国城市小康... [07-07]
·【城市发展网】新兴街道民平社区倾力... [07-04]
·【新闻早报】长白山—延吉首通列车 ... [06-30]
·【凤凰网】延吉市成立女性电商创业孵... [06-30]
·【吉林广播网】延吉入选“中国十佳不... [06-30]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