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延吉视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串门少了,靠什么加深感情?

串门少了,靠什么加深感情?

2016-10-27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串门少了以后,用什么来代替?串门虽然有些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交往方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感觉近年来互相串门的越来越少了,46.5%的受访者更愿意去饭店招待来访客人。工作生活压力大、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变得宅了被认为是“不爱串门”的主因。71.1%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淡。

  串门,本质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的时间相对自由,但活动范围狭窄,娱乐、交际手段单一,再加上普遍贫穷,承担不起其他交际方式的成本,于是串门就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不过早年间,城市仍然流行串门,这是因为虽然生产方式变了,但绝大部分人依然是单位人,活动范围狭窄,娱乐和交际手段单一、收入偏低的特点都没有变。

  而这次调查是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农村也出现了“不爱串门”的现象。相信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串门是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去邻居家,基本上跟到自己家一样随便。现在居然也在变成记忆的进程中,不免让人有些感叹。这表明,农村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农村了。现在的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有的人做生意,有的人也过着类似上班族的生活,这必定会引起他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就生活方式本身而言,也已经“城市化”了,出现了种种串门的替代品,最早是电视机,现在则是手机、广场舞之类的,串门于是被逐渐遗忘了。

  这不免会引起很多人的感伤,人是念旧的生物,更何况,串门与很多美好的个人记忆联系在一起。但也必须指出,人们的记忆往往有过滤功能,往往会把不好的东西从记忆中过滤掉,只留下美好的。实际上细数起来,由于串门引发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为数不少。时代变了,串门这一习俗只能越来越少,很难被保留下来,感伤也无济于事,所以感伤完毕,该干啥就干啥去吧。

  关于这一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串门少了以后,用什么来代替?串门虽然有些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交往方式。串门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持续下去了,但是其中蕴含的精髓能不能传承下去呢?现在确实有很多健康、温馨的事情来代替串门。但令人担心的是,当代的生活方式,也很容易令人变得孤僻,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这样的人群,怀念怀念串门,并用其他的方式弘扬“串门精神”,倒是非常有必要的。(周云)


【责编 王春荣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6/1027/thumb_150_105_20161027014343200.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
延吉新闻网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感情
上一篇:“双11”前严打“炒信”正当时
下一篇:最后一页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打击电信诈骗就该“一律立案侦办” [08-29]
·领导干部咋就不能“亲自” [10-12]
·让更多巨贪“把牢底坐穿” [10-10]
·对暴力伤医行为必须零容忍 [10-09]
·上着今天的夜班,还领着上世纪的津贴? [10-13]
·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偷拆”? [10-18]
·最无争议的涨薪: 给儿科医生 [09-23]
·背景靠山学难挡法律正义之路 [12-11]
·王德泰:威震敌胆的抗联骁将 [09-23]
·“特能输”的中国足球又输了 [10-15]
图片新闻
串门少了,靠什么加深感情?
串门少了,靠什么加深感情?
“双11”前严打“炒信”正当时
“双11”前严打“炒信”正当时
“路边买菜被通报”的未竟之问
“路边买菜被通报”的未竟之问
楼市限贷调控“一石二鸟”
楼市限贷调控“一石二鸟”
外媒看延吉
·【吉林日报】一路向东筑高地——延吉... [10-18]
·【新浪】延吉至大蒲柴河高速公路一期... [10-12]
·【吉林政府网】延吉市启动新农村建设... [09-22]
·【吉林政府网】延吉入选2016(第五届... [09-22]
·【人民日报】延边 图们江涌开放潮 [09-07]
·【吉林日报】“延吉·图洽会”规模大... [08-31]
·【吉林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 [08-29]
·【新闻联播】第十一届中国延吉·图洽... [08-29]
·【凤凰视频】第十一届延吉“图洽会”... [08-29]
·【吉林日报·头版】第十一届“延吉·... [08-29]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