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延吉视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县官被绑架何以红了烂尾工程

县官被绑架何以红了烂尾工程

2015-10-26  来源:人民网  作者:毛建国 阅读:  字号:【
    网传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绍文(曾任河南商城县县委书记)遭到绑架,至少两名绑匪将其携至信阳市浉河区鸡公山一带后逃逸。10月24日下午,信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称该案系刑事案件,细节不便对外透露,但人质已被解救出来。

  对于“细节不便对外透露”,我们更倾向于理解,这是因为办案需要,待到案件水落石出,细节终究会公布。此时此际,舆论还关注一个细节,即是李绍文主政商城期间,曾通过招商引资32亿元打造“世界桂花博览园”项目,但该项目因资金问题烂尾。

  在这起绑架案中,李绍文是受害人。按照传统伦理,“伤者为大”,似乎不便在伤口上撒盐。但在烂尾项目中,商城人民却是受害人,因此大众对烂尾项目表示出了极大兴趣,关注度甚至超过绑架案。可谓“县官被绑架,红了烂尾项目”。当大众对一个细节表示出集中关注时,往往是因为“此事兹大”,对准了社会的痛点或者兴奋点。如果李绍文知道大众更关注烂尾工程,相信有些失落吧,因为这代表大众对其评价不高。

  对官员的评价,由来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这两种评价,有时是统一的,有时存在一定距离。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官员信奉“谁粗谁大”的哲学,更为在乎官方评价。而且,一些官员认为“民意如流水”,只要自己提拔到了更高位置,告别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即便当时有一些反对声也不要紧,会随着时空而转变;还有一些官员认为“民意好糊弄”,并不是十分了解真情,谎话重复一万遍也就成了真理,只要全面发动宣传武器就行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河南内乡老县衙一幅名联勉励官员:莫以百姓可欺。“莫以百姓可欺”起码有三层内涵,一是提醒你不要做对不起百姓的事;二是告诫你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三是警示你百姓是有记忆的,你做得好做得不好,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在嘴上。现实中,几乎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有着民间版本的“历任官员政绩排名榜”。一个官员即便在官方评价里得到了高分,获得了提拔,但是民间风评极差,大众不屑一顾,不满声挤满几条街。

  对于现代官员来说,真能完全无视民意吗?不在乎民间评价吗?在利欲熏天时,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一旦到了一定级别,到了一定年龄,回想起过去的一切,就会有不同感受。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官方评价和民间评价越来越趋同,你曾经的缺点和污点,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来,让你如芒刺背,成为你成长进步的痛点和阻点。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一些官员虽然早早离开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单位,但一旦有新闻出来,曾经的过去就会被人翻出来。所做过的一切,认与不认,都在那里,逃不过逃不脱。

  县官被绑架何以烂尾工程红了?这一舆情点,细思量,自难忘。古人在做工程时,常常要把负责官员的名字刻在器物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对于现在的官员来说,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物勒工名”。你付出了辛苦,做出了贡献,大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不作为、乱作为,特别是胡作非为,大众同样心知肚明。因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不能不重视名声,必须干净干事、为官有为。


【本网责编 王春荣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5/1026/thumb_150_105_20151026104922220.jpg
相关热词搜索:县官 工程
上一篇:摄像头对准举报箱是愚蠢的挑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好客山东”输给一只虾的警示 [10-08]
·“三少年杀老师”不担刑责,合法不合理 [10-22]
·请先挤出退休年龄不足55岁的水分 [10-16]
·网络语言别拿低俗“任性” [10-19]
·摄像头对准举报箱是愚蠢的挑战 [10-23]
·如何看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04-18]
·“最后一公里”考验公车改革 [07-21]
·鞭炮声里的文明思量 [02-09]
·“网络劫持”式的转载当休矣 [04-27]
·降关税、升油品:总理四句“强音” [04-30]
图片新闻
县官被绑架何以红了烂尾工程
县官被绑架何以红了烂尾工程
摄像头对准举报箱是愚蠢的挑战
摄像头对准举报箱是愚蠢的挑战
“三少年杀老师”不担刑责,合法不合理
“三少年杀老师”不担刑责,合法不合理
3块钱投保,扶老人困局有解吗?
3块钱投保,扶老人困局有解吗?
外媒看延吉
·【新华网】延吉纪委:“三转”实现信... [10-22]
·【中国新闻网】延吉市推进基层公共法... [10-22]
·【人民网】延吉:东北边城的城镇化愿景 [10-19]
·【吉林日报】中超,我们来了 [10-19]
·【吉林日报】延吉交警大队送戏下乡宣... [10-15]
·【中国新闻网】延吉市全面推进“一社... [10-13]
·【吉林日报】南航推出延吉—长春“空... [10-13]
·【中国新闻网】延吉市启动科技走进乡... [10-10]
·【中国新闻网】延吉再次提高城乡低保... [10-10]
·【新闻直播间】东北最美高铁 串起最... [10-09]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