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养老金“并轨”考验公民理性 |
养老金“并轨”考验公民理性 |
2014-12-2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洪乐风 阅读: 字号:【大 中 小】 |
亚里士多德曾言,“社会的理性取决于个人的理性”。备受关注的养老金并轨方案出台引来各种讨论。如何评判这一改革举措,并形成社会合力来推动,取决于每一个讨论者的公民理性。一则,公民的理性要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延展;二则,理性的公民只能在全民讨论的民主参与中逐步生成。
哪怕再偏激的观察者,也会承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的方案最终通过,无论如何都是迈出了难得的一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增收困难重重时,拿出这一既要“为养老金池蓄水”,又要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费、设置职业年金的办法,实属不易,展现了改革者的决心与锐气。这,难道不应当给予理性的评价吗?
如论者言,历史造成的问题,只能历史性地解决。机关及部分事业单位,之所以依赖财政养老,并享有较高的养老金,有当年的老干部离退休顾虑,也有一定的扩大内需的考量。并且,这一群体的利益切割,确实直接关乎社会的安定,不得不采取渐进式策略,没办法一蹴而就。同时,累积下来的矛盾,比如新人、老人的区别,都还需要细则来审慎推进,离不开时间上的宽容。
空间上看,各地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不可能一刀切。中西部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千块的月工资,如果只是强行应缴,可能吃饭、生存都成问题。就算发达地区广东,前不久有传言出现“集体退休潮”。倘若真的出现这种局面,连窗口办事都没人理,甚至夜间上街安全感都会下降,那到头来不还是纳税人吃亏么?所以,区域、部门、岗位之间的平衡,同样需要一个协商过程。
但是,不管时间、空间上有多复杂,如何呼吁公民的理性,终究离不开一场充分的讨论。曾经有统计,49%的人对养老金“双轨制”严重不满。那么,不满的地方究竟有什么差别?对改进的方案有没有更好的意见?还算满意的那部分人,有多少是既得利益,又有多少属于利益相关者。倾听这些“沉没的声音”,相信会是涵养公民理性的良性过程,也是中央反复强调“人民主体作用”的良苦用心。
那么,这场讨论的本质将是什么?首先肯定是利益之争。可利益之争,不等于盲人摸象,不可缺少经济学的“透视眼”。财政养老的钱,来自企业的税收、企业的利润,说到底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养老保险“单位缴纳”“个人缴纳”,本质上还是来自纳税人。政府部门是服务机构,本身不创造财富。因此,不要寄望“朝三暮四”的拼盘,而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公平性。何为公平?勤政廉政的程度、社会服务的效度,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匹配度,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的考核点——当思考进入此般流程,公民理性便初现端倪了。
坐而论道,保持理性容易;利益面前,切蛋糕的纠结,最考验人。呼唤民主,不仅是民主的形式,更是民主能力的锤炼、民智的开启。这一考,我们躲不开,惟有一同应试、一同培育难能可贵的公民理性。
【本网责编 付亚男】
|
相关热词搜索:养老金 公民 理性 |
上一篇:2014人物史,勾勒时代的心灵河床 |
下一篇:当贺卡不再是福利“标配”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