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蓝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蓝军曾任松原书记,当年离任,出现了“千人送蓝书记”的场面,一群人手拉着各种横幅,如“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蓝书记,我们不愿您走”等,颇为引人关注。
新京报发表胡印斌的观点:从图片资料可见,当时送别的人群服装统一、表情呆板,显得过于僵硬、刻板,似乎在“公事公办”,那么,这样的“群众”究竟是自发的,还是被自发的?还有,官员离开工作的地方,“群众”是怎样、通过什么渠道获知具体时间的?又是怎样事先准备好款式、标准一致的横幅?凡此种种,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真实的民意不是导演出来的,严重的违纪也不是“千人相送”可以掩盖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欺下瞒上,都是不会有出路的,即便可以侥幸得意于一时,也终究会露出破绽,从而实现剧情反转。“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惟有多一些埋头苦干,少一点迎迎送送,踏实践行清正、清廉、清明的为政之风,才有可能真正赢得民众的口碑。
中国青年报发表毛建国的观点:要说因为出现“千人相送”,就一定证明某个官员是好官,没有问题,恐怕不尽然。由于行政透明化不够,特别是有些官员“长袖善舞”,有意遮挡、曲意引导,很多时候百姓看到的听到的,未必就是一个“真实的好官”。日前,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在反馈时提到了“能人腐败”问题。有些官员在工作中确实有“两下子”,而且平时尚能平易近人,讲话办事“有板有眼”,也为百姓办了一些实事好事。但在私下里,这个官员却有可能人格分裂,依然伸出了贪婪之手。这样的官员离任时,有可能得到好评,甚至出现“千人相送”。但这并不代表没问题,也不代表以后不倒下。
小蒋随想:一些官员很喜欢营造“表面光”。比如,某些领导的发言讲话“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至于能兑现多少连他自己心里都没谱。还有,一些领导力推广场与大道等形象工程,百姓关注的实事却被选择性无视。更有甚者,有决策者大肆低价征地、侵害百姓利益,又与开发商勾结交易,大拆大建倒是“颠覆”了地方的原有形象,却欠下一屁股政府性债务。像本例这种“千人送别领导”,在当事人严重违纪被调查后观之,更是不折不扣的笑话。“看上去很美”之所以有市场,就在于有些行政考核还停留在表面,搞“花架子”的人还能从中尝到甜头。即使某些人最终玩砸了,但面对其曾经的务虚得逞,还是给人留下“马后炮”印象。只有政绩秀没了市场,某些“演员”才可能死心。
【本网责编 付亚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