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民生疾苦前,他们缘何“摆拍” |
民生疾苦前,他们缘何“摆拍” |
2014-08-11 来源:新华网 阅读: 字号:【大 中 小】 |
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夏旱”,部分地区水库干涸、江河断流、农田绝收,农民饱受缺水之苦。有些严重缺水的村庄,一个星期得不到一车“救济水”。而让村民感到不满的是,一部分县乡领导下来送水像是走过场,“他们是跟着送水车一起来的,坐着高级轿车。问了问情况,现场有人拍照、录像,场面热闹一阵……也就约一个小时,那些领导和随从人员也就一起都走光了”,而来时作出的承诺也随之烟消云散。
禾苗枯死,土地撂荒,欠收、绝收已是无可挽回,这归咎于天灾似没问题。但旱灾不是一天两天,甚至也不是一年两年,倘若人的饮水也无法保障与及时救济,发生这等惨绝人寰的事,地方政府是难辞其咎的。有些地方本是十年九旱,像叶县五间房村,过去也一直存在缺水问题,因而当地国土部门大约三年前在村口打下了一口机井,让人百思不解的是,这口机井一直没安装向村里引水的配套设施。近期县领导来村里时当着村民们保证,“三天内一定为大家接通水源”,而过去一个多星期了,水还没影。
涸辙之鲋对“激西江之水”的大话空话,忿然作色说“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当地的政府部门与官员,打了井,却不给水,答应了接通水源,却话出如风,有口无心,这与“激西江之水”的空话无甚差别。村民为了一口活命水,步行二三十里,24小时排队,还不一定轮得到自己去打水或“刮水”,只能抓阄定夺;还有80多岁的老太攀爬下井去“刮水”,这是何等凄怆的一幕。这一幕,是坐着轿车到乡下摆拍一个小时的领导们看不到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带着送水车这“恩赐”来的,自然不会随村民到几十里外的取水处逗留片刻。至于摆拍之后,上了报纸电视的“关怀版”头条之余,这送水车还来不来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了。
郑板桥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可说是对“父母官”一词最好的诠释。父母之于子女,是出于爱,是出于责任,是对下负责,是对每一个细节负责,是真正的知疼知热。而坐车到民间摆拍的官员,别说知疼知热知饥知渴了,因为他的眼睛始终朝着上面,媚上唯上是取胜之道,形象大于本质,形式重于内容,对民间百姓的疾苦,不说漠不关心,只是表现出来的“关心”,只是“自肥”的一种方式而已。这样的作为观,或者说是作秀观,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与民间百姓始终隔着千山万水。
焦裕禄式的好官,走的就是“群众路线”,是与百姓同呼吸共患难。报道说,汝州邢窑村艰难的状况已经延续了几个月,却一直未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直到7月底,有媒体将该村用水艰难情况的图片和文字发诸报端,并传到网上,才引起重视。可以说,一直以来对民生的漠视,包括对饮水供应的欠账,是官员如今前来“送水”的原因,而只知表演“送水秀”,又会是将来不断出现“临时性吃水困难”的原因。
【本网责编 付正健】
|
相关热词搜索:疾苦 民生 |
上一篇:沃尔玛黑油为何能逃过26次检查 |
下一篇:别让“官赖”成为诚信建设绊脚石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