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延吉视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短命公共工程呼唤责任终身制

短命公共工程呼唤责任终身制

2014-06-20  来源:新华网  作者:毕舸) 阅读:  字号:【
  唯有责权分明,如近来反腐那样实施明晰到人的责任终身制,无论官员是离任还是高升,乃至于退休,短命工程的问责都要追到他身上,才能避免工程短命而官员与政绩长寿的悖论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2011年2月完工的项目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却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高于它的建设费用(6月19日《东方早报》)。

  2.7亿元建3亿元拆这笔账,只要略懂小学算术的人都明白,是一笔典型的坏账。这意味着连建带拆已经损耗了5.7亿元巨资。这还没算上商铺租户因为突然拆迁带来的先期投入损失,因景观严重受损、涉及国境界河给当地民众以及政府管理带来的无形损失。

  可是,2.7亿元建3亿元拆又很可能变成说不清道不明的烂账。据报道称,当初虽然包括内部多名官员都对此工程反对,却无碍于工程顶风硬上,但当初不顾民意和内部反对,让工程迅速上马的官员,目前却未必在任。或许是因为政绩突出而高升,或许是任期满了调任异地,俗话说人走茶凉,现在恐怕是人走责黄——官员拍拍屁股走人,本应承担的责任也就跟着黄了。

  所以,2.7亿元建3亿元拆源于功过两条线,虽然当初的工程既与民意相悖、又损害公共利益,还造成巨额财政投入浪费,然而这种多输局面却诞生了唯一的赢家,那就是依靠此政绩工程获取各种利益回报的决策者。更为可笑的是,文化长廊的倒下也源于政绩思维。据报道,河口县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有关将河口建成国际化滨江城市的要求,制定了《河口县开展口岸国门形象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官方称,“本着还河于民、还景于民”的理念,“文化长廊”将被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和平台。由此看来,文化长廊的政绩工程遗产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在另一形式下打着“还河于民”的口号还魂。说不定某些官员就会以擅长的坏事变好事,变成政绩簿上的又一新账。

  以往很多人都批评政绩工程的决策者是短视思维,不顾长远利益。其实,政绩考核的功过两条线,决定了那些官员必然要大上快上政绩工程,短命工程。他们其实是在与充满短期性的政绩考核抢时间,他们深知宁肯得罪民意,也要讨好上级和政绩考核体系,工程虽然短命,可自己的仕途就此打了保险,至于留下的那堆烂摊子和损失,就留给当地民众去背吧。

  没有人是傻子,精于算计的官员恐怕早在工程上马之前,就已经核算了每笔账,当然这些账只关乎自己的小算盘,只取决于个人利益的得失,与公共利益无关甚至会形成零和博弈。所以一个个工程死得像未成年的孩子,而短命工程的决策者政绩则活得比谁都长,甚至越活越好。

  短命工程是公共性质的,每分钱都会分摊到纳税人头上,每笔损失都会由当地民众去买单,无论期限有多长,债务有多高。但政绩是私人的,收益由官员独享,出了问题责任也无需自己来承担。收支两条线如此泾渭分明,掌柜只会把心思用在唱歪嘴经上。

  所以,唯有责权分明,如近来反腐那样实施明晰到人的责任终身制,无论官员是离任还是高升,乃至于退休,短命工程的问责都要追到他身上,才能避免工程短命而官员与政绩长寿的悖论。

【本网责编 付亚男】
相关热词搜索:终身制 责任 工程
上一篇:世界杯:足坛盛事怎成“豪赌盛宴”?
下一篇:“打击新闻敲诈”正是为捍卫批评权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频道月排行
·天津港爆炸事故,怎可能官官相护 [08-17]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08-19]
·有领导退下多年还不撒手 让新领导为难 [08-10]
·有权当用,别让机遇期变"蹉跎期" [08-11]
·提速降费,运营商该让用户早“获得” [07-28]
·冬奥,北京与世界又一次“美丽约会” [08-03]
·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08-14]
·“互联网+”时代,换脑当先行 [07-29]
·爬坡过坎,东北人口红利从哪来(连线... [08-10]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08-24]
图片新闻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政府搬迁,楼市就涨?
政法委副书记打副市长和解即了?
政法委副书记打副市长和解即了?
“准点下班”呼唤换位思考
“准点下班”呼唤换位思考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天津爆炸事故,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外媒看延吉
·【交通部】延吉运管所重拳出击整治道... [08-24]
·【北国网】沈阳到延吉将运行3小时54分 [08-20]
·【县域经济网】延吉以“产城融合”助... [08-20]
·【央视·大手牵小手】延吉市中央小学... [08-19]
·【城市发展网】吉林各县市区国家级荣... [08-18]
·【中国吉林网】第二届中国(延吉)民... [08-18]
·【央视网】阿里满天星“点亮中国”溯... [08-17]
·【吉林日报·头版】延吉开展纪念抗战... [08-17]
·【吉林日报·头版】延吉成为阿里巴巴... [08-12]
·【东亚经贸新闻】延吉绿化三大指标赶... [08-11]
延吉简介 - 网站简介 - 联系方式 - 营销中心 - 免责条款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新闻归档 - 专用邮箱
Copyright (C) 2011-2016 www.yanj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延吉市委宣传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吉ICP备12000887号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吉)字156号
0433-8333404(外联) QQ:663914 E-mail:YJxww2012(a)163.com
技术支持:延边速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