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领导干部“晚节不保”怨谁? |
领导干部“晚节不保”怨谁? |
2014-05-2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平 阅读: 字号:【大 中 小】 |
到下月19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正式退休恰满一年。但26日晚,中纪委发布消息:湖南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阳宝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初步统计,阳宝华系十八大以来第27位被调查的省部级官员,也是今年以来第10位被调查的省部级高官。(5月27日《新京报》)
领导干部“晚节不保”的情况不在少数,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因升迁而心理失衡,有的禁不住美色利诱,更有的抱着“一辈子做清官,退休了还不捞一把”的侥幸心理。当心智被蒙蔽从而误入歧途,当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后悔为时已晚。若不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晚节不保”又能怨谁呢?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很多腐败分子最初都能坚守清贫、恪守本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是,当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后,或贪欲膨胀,或攀比显富,或心存侥幸,或贪图享乐,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需要得到补偿,因此心理失衡、见利忘义、腐化堕落。一旦信奉“拜金主义”,将“升官发财”作为人生追求,心里就开始扭曲,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退休并不是跳进了保险箱,上了一道保险锁。身为人民公仆,将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官,才能赢得一个好名声。因此,要时常给领导干部念念“紧箍咒”,压压担子,清理清理思想尘埃,辅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从不敢腐到不能腐最终达到不愿腐,让有侥幸心理的领导干部及时勒马收缰。
“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制然后可以治人。”领导干部不妨多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保住“晚节”还得靠自己。
【本网责编 付亚男】
|
相关热词搜索:晚节 领导干部 |
上一篇:辩证看待“惯例” |
下一篇:为公判公捕叫好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