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绑救市”当三思慎行 市场机制应发挥作用
不过,眼下铜陵、南宁、无锡、天津滨海新区等地或放松调控,或采取部分刺激举措的行为,仍是高度敏感,备受关注,且无一例外地被市场解读为“救市”信号。
专家认为,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制,本身无可厚非,从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来看,也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但是,如果纯粹为了“救市”而出台刺激政策,则大可不必,也有悖于楼市调控的初衷。
杨红旭认为,部分地方政府依据以前的惯性思维,在微观领域直接干预房价的定价权,这种做法值得商榷。目前楼市处于形势高位,正在慢慢下行,明年或是一个探底的过程,经过一、两年的去库存,市场供求关系将由目前的供大于求慢慢转变成供求平衡,这是一个市场再平衡的过程。政府更应该维护市场的稳健运行,而不是看到降价就急于“救市”,甚至干涉开发商的定价行为。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房地产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既要防止在稳增长中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又要防止房地产较快下滑对经济的伤害。尽管当前房地产的增速放缓在情理之中,但市场的观望情绪增加,部分居民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明显,所以,要在保持定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在调控的方式、节奏上做适当的预调和微调,防止房地产风险的积累。结合长效机制的建立,包括房地产税立法、不动产登记、户籍制度改革等,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贾康认为,目前所有的迹象合在一起,不必刻意针对房价去强调调控。应当强调,在市场出现分化后,地方政府应该相机抉择,让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权宜之计退出历史舞台。再跟上中长期制度建设,应能有效防止超出正常幅度的强烈大反弹。
业内人士指出,楼市已呈分化态势,各地冷热不均,不宜放大危机,也不应忽视风险。作为市场主体,开发商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属于自主的商业经营行为,这正是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体现。从长远来看,以长效机制来取代限购、限贷等硬性措施是大势所趋,一些地方政府选择“救市”,应当三思慎行。
【本网责编 付亚男】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4/0508/thumb_150_105_2014050801152454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