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先后提高补贴优惠标准,硝烟弥漫的“打车软件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使用软件的的哥与乘客都得了实惠。但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结果背后,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如今在街头招手打车却变得比以往更困难。
打车软件火后的“便利”真相,让人又爱又恨?
近日,打车软件开启第三轮血拼。微信支持的“嘀嘀”启用每单最低12元最高20元的随机补贴,支付宝撑腰的“快的”则宣布每单补贴涨至13元。据统计,双方宣称的投入补贴已经达19亿元。打车软件火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称赞“便利”的同时,“非必要打车”增多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火拼,滋生了严重挤占公共出租汽车资源的“非必要打车”。17日下午2时许,的哥赵师傅抢到从华联到威胜大厦的订单,“从华联到威胜大厦也就一里多路,走着去也就五六分钟。如果是花自己的钱,肯定不会有这种情况”。赵师傅介绍,自从用打车软件,他能接到各种怪异的打车订单,比如从天虹商场到南山小学,都是超短途,“有了打车软件,很多人都不愿意走路了,多一步都不走”。
打车软件火爆,老人却成了“弱势群体”
“以前高峰时段还能打上车,现在碰上空车也不停,人家说已经接单了。”张女士说。对于打车软件60岁的刘女士也不是很认同。刘女士说,虽然她还没遇到打车遇空车不停的情况,但是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类似的报道,“老年人很难学会这些高科技手段,要是以后真都用这种打车软件了,我们这些不会用的老年人以后还怎么打车?”
“两马”相争难逃“补贴一停、用户就减”的现状
据了解,目前打车软件并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有专家认为,两大打车软件背靠着阿里、腾讯两大金主,双方都“不差钱”,“烧钱大战”还将持续,因为哪一方先停止补贴,就意味着前面投入的钱全部打了水漂;中国移动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李易称持相同意见,他认为,从互联网企业历史上看,只要能烧成“ONLY ONE”,不愁以百倍、千倍、万倍将钱再挣回来。
http://www.yanjinews.com/uploadfile/2014/0327/thumb_150_105_20140327094148667.jpg
|